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素质教育理念正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上不断深入,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肢体联动记忆能力。本文将结合体态律动教学的特点,讨论其在加强情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肢体实践、增强鉴赏能力等方面的应用,为加强小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运用到低年级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喜爱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孟李仲 《科学中国人》2014,(4S):191-191
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主要的模式,在中学的音乐教材当中,融入了很多优秀的歌曲,内容丰富、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对于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学生在学歌曲时,既要欣赏,还要视谱、练耳,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还可以学到速度、节奏、音准、音乐表现力等音乐相关的知识。由于中学生不同的音乐素质以及不同的嗓音条件,在合唱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找不到音和调,也没有什么音色可谈的现象。达尔克罗兹指出,音乐,它本身与律动是不可分割的,律动与人体的运动又紧密相联,所以,教师一味的教音乐,非常孤立也不全面,与身体体态的运动相结合的音乐才是真正的音乐,这也是体态律动教学的由来。笔者在本文中,对中学合唱与体态律动相结合的音乐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手指律动是体态律动的形式之一,可以形象化地表达音乐内容,传达心中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手指律动,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全面感受力。在做手指活动时,大脑也会协调同步运动。两种不同的艺术实践方式关联到一起,能够促进学生的主观情意与音乐情感相融合。音乐与舞蹈具有一体性,当学生在聆听到音乐时,常会不由自主地尝试用手势来表现它。教师可以顺应学生的行为模式,在音乐教学中多指导学生参与手指律动。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乐理教学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觉性方面探索到了一些方法 ,并在实践中获益匪浅。1 体态律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身心得到愉悦体态律动是瑞士音乐家 ,教育家达尔克罗斯独创的教学法。它不同于舞蹈训练。舞蹈是以训练有节奏 ,有美感的姿态动作来反映编导者及表演者的思想感情 ,而体态律动则是以身体为乐器 ,通过身体动作 ,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 ,力度 ;时值的变化 ,以音乐刺激听觉 ,产生印象 ,从而获得音乐的能力 ,用动来表现音…  相似文献   

6.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由瑞士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的教育方法,该方法强调将身体的律动融入到音乐教育活动中,从而使个体更好地感受音乐。研究者选取了两组同质的被试者,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A组采用体态律动教学法,B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者通过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被试者的表现,发现体态律动教学法更有利于幼儿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的体验与学习。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知识,达到其审美的目的。证明了“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唱、好奇好玩、好说好表现和注意的时间较短等年龄特点。低年级的音乐课应根据其特点让他们在唱、跳、动、玩之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高其注意力 ,发展多向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现以课例谈谈小学音乐“全身联动乐学”法 :一、全身联动 ,引起兴趣全身联动即眼观耳听、眉目传情 ,手舞足蹈、口唱悦心。开课伊始 ,使教学在轻松愉快、和谐美好的气氛中开始。继而是“律动训练”。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摇头晃脑 ,蹦蹦跳跳 ,动手动脚 ,因而对律动便有着特殊的感情与兴趣。把律动练习…  相似文献   

9.
邓嫒姿 《科教文汇》2013,(20):115-116
音乐是一门能够有效培养人们艺术气息的重要课程。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小学教育逐渐提高了音乐等课程的改革,创新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把培养音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为了保证人们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逐渐加重了对小学教育的改革力度。小学音乐就是重点改革课程,应用舞蹈律动进行音乐教学成为我国音乐教学的重点。本文就重点分析了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如何应用舞蹈律动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小学音乐教学中首先就要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节奏的教学与设计,能启发人与生俱来的律动感。不仅解放人们逐渐僵硬的肢体,也解放禁锢在内心的情感与想象力。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种类繁多。文章从欣赏的角度入手,通过朝鲜族舞蹈的体态、律动、音乐节奏、动作技巧与表演形式这五大方面,论证了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戴倩怡 《科教文汇》2012,(29):170-171
借鉴奥尔夫的节奏训练和达尔克罗兹的律动训练法,结合教学实践,从音准、呼吸、节奏、体态律动这几个方面对聋儿开展音乐教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学音乐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课程突出问题表现在小组合作模式流于形式,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很少。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课堂的听课质量有很大帮助。因此,小组合作是小学音乐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发掘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力。笔者在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同时给出了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希望对研究这方面的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当今教育体系中倡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接收课堂中教师教授的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游戏的喜欢程度相对较高,为了将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游戏教学法应运而生,为小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音乐课程是小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涵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性格心理与音乐学科的专业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智力游戏,体会“玩中学”的乐趣;创编节奏,尝试创作的乐趣;结合律动,体会音乐课“动”的乐趣;创设情境,体会表演的乐趣。让兴趣贯穿教学始终,才能收取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学音乐教学是为了开发学生音乐潜能,并使之能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受益。小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个别学生音乐学习效果不理想而成为了慢孩子,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评价等手段来使这些孩子在音乐方面得以有效转变。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慢孩子"转化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提供更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晓岚 《大众科技》2015,(3):117-118,166
音乐是情感艺术,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因而情感教学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文章首先阐述了情感教学的含义,指出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音乐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情感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教学阶段,在素质艺术教育培养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学备受关注。但是在实际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有限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无法做到熟练,或者是所运用的伴奏与所需音乐风格不相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对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利用钢琴伴奏的旋律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音乐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合唱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一种喜爱,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学中最为基本的一个阶段,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最为主要的部分,如果要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抓好学习音乐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一种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使学生乐于学习音乐,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所以学习音乐是十分有必要的,学习音乐可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让学生有一个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教学的效果,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以及创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基于多元化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希望能够给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