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借鉴日韩新发展经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彩娟 《未来与发展》2012,35(6):39-43,38
我国2010年人均GDP达到了4 393美元,按世界银行2008年收入分组标准已正式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成员。根据国际发展经验,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存在"中等收入陷阱",而日、韩、新3国是国际公认的成功跨越国。本文以统计数据勾勒日、韩、新3国这一阶段的发展特征,用翔实资料总结其经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提出了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些启示,以期为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宏图 《科技风》2012,(21):250
当前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应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需要从多方面改革完善发展,从而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但是自从2010以来经济增速一路下滑,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中等收入陷阱"概念最先是由世界银行提出的,中国学者对此也有不少有价值的研究.但极少从制度视角作深入研究的.然而从高收入国家的发展道路来看,中国要想成功顺利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制度选择是关键.但中国目前的制度供给是缺位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要制定能够激发国人创造性的科技创新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向教育强国转变的教育制度和进一步完善有效约束的干部队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传统福文化在经济视角的再解读,从"经济红利"、"改革红利"及"人口红利"3个方面,获得了新的观点与方法,为解决当前经济问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等收入陷阱"是颇具争议的概念。它是对一些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国家面临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而进行的一种粗略归纳,更准确地称之为"中等收入现象"。然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揭示了一个经济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地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科技创新和促进社会公平,将可能陷入经济长期低迷和停滞不前的泥潭。因此从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等三个层面分析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古耀杰 《未来与发展》2012,35(6):44-47,83
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处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羁绊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妥善解决,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从而出现经济增长趋缓局面。"中等收入陷阱"方面的研究目前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在梳理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为父,城市化为母,摩天大楼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工业化与城市化失衡是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魁首.摩天大楼的冲动表现为建设摩天大楼的神经兴奋和理性薄弱,助推滑向“中等收入陷阱”.抑制摩天大楼的冲动,解决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我国防范“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陈彩娟 《未来与发展》2012,35(10):45-48
我国2010年人均GDP达到了4 393美元,按世界银行2008年收入分组标准已正式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成员。根据国际发展经验,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存在"中等收入陷阱",而阿根廷、智利、巴西三国被国际公认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本文以统计数据阐明阿根廷、智利、巴西三国在上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特征,用翔实资料分析其失败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提出了我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些启示,以期为我国成功跨越这一陷阱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朱慧  徐卫彬 《科学学研究》2016,33(8):1161-1168
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受到广泛关注。沿用Woo等的观点将知识产权保护分为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发生机理。随后,收集42个国家1980-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首先,中等收入国家知识产权直接效应较弱,高收入国家知识产权直接效应较强;其次,中等收入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呈非线性关系,而且自主创新是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最后,高收入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之间呈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后半叶,少数东亚经济体基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成功跨越“中等技术陷阱”。这些经济体如何善用外来引进的技术,然后追赶、超越中等技术水平,步入技术进步的前沿?这段历史对我国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有着很强的启示作用。文章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为研究对象,从外部及内部两方面梳理这些经济体成功的共同要素:从外部来看,这些经济体享有宽松自由的国际环境,人才、商品与资金的跨境流动成为技术扩散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从内部来看,这些经济体受益于逐步市场化的政策环境、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与开放的人力资本,能够把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的企业科创系统,以及具有本土特色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1.
郑永年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11):1579-1592
无论从供应链、产业链还是价值链等维度看,中国目前的技术大体上正处于中等技术水平,具体情况是:(1)缺失原创性技术,即缺少“从0到1”的技术创造;(2)发展以应用技术为主,在“1—10”的刻度内处于“4—7”的位置而缺少“8—10”的技术水平,即在很多领域还没有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许多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对外依赖度依然很高;(3)在某些应用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但这些领域还处于零散的状态而没有形成系统,或者说技术的整体水平还远未达到全方位系统性的强大。文章探讨了中国在上述状况下,如何谋求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相似文献   

12.
依据包容性创新的作用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影响因素的契合性,找到了收入分配结构、内需和产业结构3条路径,利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包容性创新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3条路径的有效性,并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包容性创新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 包容性创新能够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分区域来看,包容性创新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助推力度呈现从东部到西部逐渐递增的态势.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通过包容性创新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何冬妮  易达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11):1685-1697
打造区域科创高地是破解“中等技术陷阱”难题的重要抓手。区域科创高地承担着突破原创性技术、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吸引汇聚全球高端科创要素、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等重要角色和重大任务,是我国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的“引领者”“探路者”及“试验田”。为此,文章尝试在回顾和梳理区域创新系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释区域科创高地的角色,分析打造区域科创高地的要素,提出区域科创高地引领我国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等收入居民在整个消费市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对中等收入居民消费行为的分析研究对改善当前通货紧缩的局面和促进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十分有必要。利用SPSS等多元统计分析工具试图找出中等收入居民消费的重点、趋势及制约中等收入居民消费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修正标准货币效用模型(MIU)入手,从理论上说明,通胀对中等收入国家家庭福利会造成严重影响,进而提出理论假设:通胀所造成的家庭福利损失将严重影响中等收入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相关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后,又通过FGLS、差分GMM以及系统GMM方法对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自进入中等收入以来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基础设施、债务水平、技术创新以及储蓄率的前提下,通胀对上述国家人均GDP增长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通胀的调控,以确保我国顺利进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6.
通过扩展罗默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依次将模仿与自主创新两种技术进步的方式引入研发部门建立一个后发经济体技术赶超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后发经济体技术赶超中的经济运行路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间品生产企业的价值变化与中间品种类数的变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动力系统推动着后发经济体的技术进步沿着一定的路径运行。该路径会经历模仿与创新两个漩涡式的均衡点,赶超经济体想实现赶超就要跨越模仿均衡达到创新均衡。  相似文献   

17.
赖格  孟渤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11):1593-1606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实力的提升有目共睹,但仍然没有摆脱“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该现象的讨论引起学术界和政策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技术进步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后发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通过技术模仿实现经济增长从而促进收入提升相对容易,但在技术模仿之后要想实现技术赶超和原创性技术进步并非易事。基于这一事实,文章认为中国现阶段正处于“前有埋伏”(来自先发国家的技术封锁)、“后有追兵”(来自其他后发国家的低价竞争压力)的中等技术水平;只有大力推进原创性技术进步,才能避免掉入“中等技术陷阱”。  相似文献   

18.
《软科学》2019,(2):32-37
运用超效率DEA与双边DEA衡量2006~2015年间垄断行业、非垄断行业及全行业的技术进步程度,并通过37个工业细分行业样本期间的面板数据实证回答学界关于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扩大差距亦或缩小差距的争议,认为技术进步对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现阶段技术和产业结构的有偏发展长期来看可能会使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因此政府需更加注重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从而使技术进步能促使收入分配更趋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收入分配通过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对自主创新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效应。在对收入分配前后消费者需求变化进行理论分析,及运用全国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第一,收入不平等与自主创新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创新水平的提高,但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则将抑制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收入不平等提高了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而后者所引致的创新产品需求规模的扩大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力;第三,收入不平等抑制了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得低收入阶层对创新产品难以形成有效需求,市场规模的缩小则降低了自主创新水平;第四,收入分配改革中的"提低"和"扩中"策略能够有效地培育创新产品的市场规模,因而更有利于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张米尔  田丹 《科学学研究》2008,26(2):322-327
 分析了第三方技术源的特点及作用,研究了利用第三方技术源跨越“追赶陷阱”的机制。研究表明,在企业自身能力成长的基础上,与第三方技术源的合作有助于克服制约产品开发的技术瓶颈,加快中国企业的技术追赶进程,利用第三方技术源开展集成创新正成为跨越“追赶陷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