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创业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共生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  彭金鑫 《软科学》2011,25(2):11-14
以生态共生理论为基础,用创业风险投资额和高技术产业产值为主质参量,构建了创业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共生度模型,提出了基于共生度分析的创业风险投资和高技术产业共生模式的评判标准,对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和高技术产业共生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产业经历了寄生和非对称互惠共生两个阶段,将向正向对称互惠共生方向发展。预测了形成对称互惠共生的时间,得到了对称互惠共生的条件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的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联盟是一个典型的利益共生体,实现互惠共生是共生体的最终努力方向.依据互惠共生理论,分析了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关系成立的充要条件,针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研发项目的合作问题,利用杂合遗传算法构建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筛选出有助于实现联盟互惠共生的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指出知识资源互补性、文化相容性、相互信任持久性、利益分配均衡性、共生模式合理性以及组织柔性化是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互惠共生伙伴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共生模式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模式。研究表明: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模式经历了寄生和点共生、偏利共生和间歇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连续共生的演化过程,认为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是最有效率、最具凝聚力且最稳定的一种状态,是共生模式的优化目标,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模式优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利用2012—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技术引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地区国外技术引进额、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且区域间有较大差距;对外技术引进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在对外技术引进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转型及“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研究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对矿产资源产业演化微观机制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认为技术创新型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是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而实现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产业绿色技术的创新机制、产业共生机制、矿产资源产业与生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联动机制以及政府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根据共生界面的系统平均非对称分配因子、能量使用选择系数、阻尼特征系数三个重要参数,结合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这三个参数的定量分析模型,分析了它们对风险投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共生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系统平均非对称分配因子的减小,共生关系在行为方式上从寄生向偏利共生、再向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转变,最终形成理想的对称性互惠共生。能量使用选择系数越大,说明共生系统的组织模式倾向于点共生;反之,则倾向于一体化共生。阻尼系数越大,共生组织模式越偏向于点共生;反之,则向一体化共生方向进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7-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政府支持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政府支持有利于促进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提高,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来实现的;分地区比较表明,政府支持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政府支持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没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中西部地区政府支持则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提升,且主要也是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来实现的。不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上述结果均成立。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得出了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提升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保险制度是保证知识产权权利人和使用者等权利相对人与潜在的侵权人利益的统一。专利保险有利于加强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融合,保障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强化企业、地区及产业创新发展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苏州创新工作机制、开发综合保障、提供政策扶持,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中介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专利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9.
胡涛  李本乾  刘强 《软科学》2011,25(8):66-70
在分析新媒体数字版权①产业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尝试建立版权人、传播者、使用者的收入共享合同模型,用以分析三者的利益平衡机制;试图通过经济学、博弈论建模方法,运用定量分析对利益平衡机制的重构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复杂适应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复杂适应性行为个体,并认为高技术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专业供应商、政府、金融投资机构等是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主要存在个体;然后分析了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复杂适应性假设条件,主要包括集群个体的区域主动适应能力、区域多样性变异功能、区域核心优势能力和区域遗传性保存能力;最后分析了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复杂适应性实现机理与过程。  相似文献   

11.
煤电产业共生系统是一种基于资源、环境与社会三方面高度协作的先进产业组织模式,稳定性作为煤电产业共生系统的重要维生机制,对共生体的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从煤电产业共生系统的目标模式及其共生策略两方面对系统稳定性进行深入探讨。利用Logistic模型,通过对煤电产业共生系统不稳定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探讨煤电产业共生目标模式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机理,从两个角度对系统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证煤电产业共生系统的稳定性不仅需要产业共生系统内各主体从自身出发促进合作、自动形成凝聚力,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并获取利益,而且还需要强化产业共生系统外政府的管控机制,利用政策鼓励企业间的诚信合作并建立信用机制,增加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减少矛盾与冲突,从而维护产业共生系统企业间的长期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团体标准是标准体系改革的重要成果,数量大幅增加,但对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布缺乏有效评估。基于全国2803条团体标准数据,通过区位熵值反映了团体标准发展的区域结构及其变动情况,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估发展一致性。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团体标准有资源依赖性;第二产业团体标准建设领先其他产业,存在行业偏好;第三产业团体标准的区域布局不平衡。山东、辽宁、江苏的团体标准结构与全国的一致性较高,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建筑业在各区域的行业异质性较小。  相似文献   

13.
产业共生是提高工业废弃物利用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针对产业共生形成模式的选择问题,以演化博弈为主要方法构建了产业共生演化博弈模型。该模型以实现社会总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从治理主体和驱动模式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产业共生形成的四种情景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出可以实现产业共生的九个参数情形及其对应的产业共生实现概率。研究表明:第一,在给定参数的情形下,可以根据该模型进行上下游企业工业废弃物治理的形成模式选择;第二,无论治理主体是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政府与市场在机制选择中的替换作用并没有明确的边界;第三,当治理主体为下游企业时,仅靠市场作用很难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近期发生的"中兴被制裁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从全球价值链重构视角探索该事件对中美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剖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高高技术专利强度、强化知识产权应用以及改善国际贸易地位等方面提出中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重构政策建议,旨在为中国高技术实现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了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抗交叉评价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设计了"弱标准指数"(WSI)对传统的DEA模型评价值和对抗交叉评价值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标准指数"(SI)作为评价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指标;并根据各地区的SI排名情况,对全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提出综合性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具有耗能少、规模小、产值高、利润大的特点。高技术产业区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地区,是一种集教育、科研、生产、贸易、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共生结构,是高技术产业的孕育和成长基地,被誊为“立足于科学的工业区”、“未来战略产业的摇篮”。随着世界上第一个高技术产业区——美国硅谷的巨大成功,世界各地一大批高技术产业区相继涌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技术产品标准化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在指出当今世界技术标准化的特征之后,阐述了世界高技术产品标准出竞争过程,从标准化的主体上,论述了我国高技术企业,高技术产业协会,政府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的高技术产品标准化战略。  相似文献   

18.
结合高技术产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构建包含专利和非专利产出"2维度-7指标"的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再根据TOPSIS法测度并综合评价2009年-2013年5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并构建评价模型。结果表明,2009年-201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呈现增强趋势,但是每年的增强幅度处于逐年递减状态。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三个视角提出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美国进步时代食品药品监管制度的起源为研究主题,对<1906年纯食品药品法案>通过的宏观历史背景,以及在该结构性环境下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互动进行深入分析,意图彰显出近代监管型政府在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基础上发韧的基本逻辑.本研究的最后发现在于,在工业化和商业化等宏观历史因素的交错影响下,各方基于追求自身利益的平衡和妥协是推动监管体制形成的具体机制,具体来说,具有进步主义理念的政府官僚、社会团体、大众媒体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而产业利益在公共利益和国外贸易保护压力面前的妥协与配合,是促成监管体制的关键,而较好地协调了维护公共健康、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和保护国家的战略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该制度得以建立的利益共识基础,这对于一方面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另一方面食品医药产业创新严重不足的当下中国的监管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作用机制,通过构建高技术产业制度创新指数,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关系,并测算了两者对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政府干预下降、市场发育和产权制度创新具有显著协同关系,通过"技术→制度"和"制度→技术"两条路径对产业生产率升级产生协同效应,其中市场发育与技术创新协同效应最大,产权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效应次之,政府干预下降与技术创新协同效应最小。除政府干预下降与技术创新外,"技术→制度"路径协同效应大于"制度→技术"路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