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一、重视诗歌教学,开掘文本的诗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渐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些话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语文教育的本质特点。可见,语文教学的内核和灵魂是其内在的人文性。语文新教材增加了学生背诵的诗词和美文,减少了教师教参的分析讲解,使我们的语文课本更加富于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诗意的语文教 相似文献
4.
刘绝峰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1,(6)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学好语文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对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行引导与锻炼,因此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了许多教师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年级进行区分,尤其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授课时,教师应当具有更多的耐心以及热情,从而帮助低年级小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进而为以后深入进行语文学习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6.
语文教学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认了不少字,记了不少词,背了不少语段、诗文、篇章,可一旦要提笔成文,仍旧语言贫乏、内容干涩。 相似文献
7.
郑慧英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9):88
语文是人文科学,本质上应具备文学浪漫的想象空间和现实的批判矛头。它是激情的化身。在素质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之际,我们应有拼搏创新的勇气和智慧,用自己的教学交出素质教育的完美答卷。 相似文献
8.
王记红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13,(9):10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里多处提到"语文素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标》实施以前长期以课文内容分析为主、脱离语言教学的旧模式,以注灌为主不注重语言训练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脱离语言训练,造成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后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势必要贯彻执行《课标》提出的"要加强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的精神,改革旧模式,更新旧观念,改进旧教法,真正切实加强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意欲抛砖引玉,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三步走"策略,认为应关注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过程、严格对学生进行始终如一的监督以及突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首先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其次精准确定教学内容,再次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链,然后活动引领展开教学对话.最后开展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等。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探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4,(9)
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直接决定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分析了当前语文教师语言方面的现状,分析了教师语言素养对学生发展、课堂成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从积累借鉴练习反思等几个方面探索了语言素养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陆华山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4):66-69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从以理解文本内容为最终旨归的传统窠臼中挣脱出来,走向以学习文本语言、关注言语表达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才算是回到了语文教学的原点。在一些名师的课堂上,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对语文核心价值(学习语言、发展语言)的孜孜以求,但这只是“点”上的精彩。当你深入到一线的课堂中去,从“面”上看看,你会发现,语文意识缺... 相似文献
13.
樊冬梅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239
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修养,作为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职业生涯的发展。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精选语文教学资源,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强化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精神,这是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青青 《试题与研究:高中理科综合》2024,(4):159-161
在现阶段,新课改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贯彻和执行,要求语文教师以新课标作为语文教学工作的导向,并且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此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保障。笔者在此基于新课改视角,将语文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可行性路径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为我国小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邵荣华 《中学英语之友(新教材高一版)》2014,(10)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首要理念,应当成为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原则和积极追求,但必须去认真求索其形成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策略。笔者具有一定的操作和实践的经验,对形成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策略做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需要一定的艺术性,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是艺术,就离不七“美”字,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完美能力又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美育涌透,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学生一起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新课堂中,师生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无疑给语文教学带来一片自由的天空。因而,让语文活起来,让语文课生动起来已不是庄子望洋兴叹的无奈了。语文教学理应是充满诗意的。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忽视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所带来的教育弊端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容易造成本来完整的知识的割裂;容易造成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不利于构建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因此,有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综合化策略的探索,以便能有力地改变这 相似文献
19.
20.
我们发现,在识字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追求识字的结果、数量,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把学生识字当作是老师教字,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不顾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的训练、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这样的识字教学无法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学生虽然认识了老师所教的几个字,但不能掌握识字的方法、规律,既失去了识字的兴趣,更失去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识字教学呼唤人文素养的同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