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工商业B.辛亥革命的巨大推动C.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工业利润的刺激给定的答案是C,我认为正确答案应为B。根本原因是指决定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它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外部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必须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主要是由当时中国国内历史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潘秀凤 《广东教育》2007,(11):66-67
解答历史选择题除要审清题目的类型、选项的干扰设置外,还要弄清题目涉及的时间和空间,题目涉及的历史现象的性质、立场、相关理论及其与教材的联系。1.弄清题目的时间限制。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些题目的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中。这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这一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  相似文献   

3.
如图1所示,将电源接到电路中,电路中就有了定向移动的电荷.不少人认为,是电源向外电路提供了电荷,于是电路中才有了电流.那么,电源是电荷的源泉吗?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电场,在实验时我们引入了试探电荷,而作为试探电荷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旧教材:研究电场,必须在电场中放入电荷。这个电荷的电荷量应当充分小,放入之后,不致影响原来要研究的电场。体积也要充分小,  相似文献   

5.
这个问题,经常见诸各种复习资料,均设计成选择题形式,四个备选项基本如下: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存在C.海外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D.拥有广阔的市场与丰富的原料产地而答案也一般是选A。这是否是科学的结论呢?  相似文献   

6.
社会不平等或贫富悬殊并不等于两极分化,关于社会两极分化的思想是十九世纪出现的.不论是马克思、列宁,还是毛泽东、邓小平,都认为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但在使用"两极分化"这一词语时,有时是用来描述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目前,这一词语在使用中的歧义颇大,亟待界定.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现行《热学》教材中的“泻流”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拟出并解答了两道习题,作为教材中有关习题的补充。它有助于深入理解“泻流”问题,对开拓思路、活化知识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正> 1 中学教材中关于光合作用产物的几种主要说法多年来,不同版本的部编高中生物教材以及部编、省编初中有关生物学的教材中,对于光合作用产物的叙述有着不同的说法,其差异主要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什么?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1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初中《植物学》(1982年2月第1  相似文献   

9.
杨慧 《物理教学》2023,(3):78-80+44
检流计、灵敏电流计和直流微安表是三种仪表。检流计是电指示仪表。灵敏电流计是中学学生实验用检流计,不能准确测量微小电流。直流微安表用来测量微小电流,用以改装电表。三者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0.
杨慧 《中学物理》2023,(3):54-57
检流计、灵敏电流计和直流微安表三种测量仪表.检流计是电指示仪表;灵敏电流计是中学学生实验用检流计,不能准确测量微小电流;直流微安表用来测量微小电流,常被用来改装电表.三者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教学三要素之一 ,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客观对象 ,它规定着教与学的范围、程度与目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挖掘 ,是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尤其在当前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 ,引导学生以教材为本 ,以教材为“根”,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 ,就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教材后的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教材内容的涵盖和引申 ,起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作用。它用于检验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 ,更直接更鲜明地启迪学生思维 ,开发学生智能 ,提高学生能力。所以 ,充分重视课后习题 ,并将其…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不平等或贫富悬殊并不等于两极分化,关于社会两极分化的思想是十九世纪出现的。不论是马克思、列宁,还是毛泽东、邓小平,都认为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但在使用“两极分化”这一词语时,有时是用来描述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目前,这一词语在使用中的歧义颇大,亟待界定。  相似文献   

13.
儿子放暑假了,从学校带回一份“暑假素质教育培训班”的招生广告。我看了一下,开设的培训班有:钢琴班、小提琴班、舞蹈班、声乐玉、书法班、绘画班……我问儿子想上哪个班,他说:“哪个班我都不想上,我想回老家去!”我问为什么。他说:“老家有鸭子、有牛、有竹林、还有西瓜地……”是让儿子去学校练书法学绘画.还是回老家放牛赶鸭子?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相似文献   

14.
when与whattim e都可以用来询问时间,相当于汉语的“什么时候”,但用法不完全相同。下面是笔者总结出来的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询问做某事的具体时间(钟点)时,两者可以互相换用。例如:1.—W hen/W hattim e do you go to school?你什么时间去上学?—I go  相似文献   

15.
王芳 《教学月刊》2006,(8):60-62
“具体化”是化学教学的艺术因素之一。具体化原则就是把问题中的抽象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物化,在具体事物中得以解决。教学中只有借助直观的实验现象、形象性的描述与生动的修辞等,把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理论具体化、感性化,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当化学问题以一种全新甚至陌生的形式出现,或表达曲折繁杂时,解决问题就不能只停留于题意的表面,需要灵活变通,如若选择自己熟悉的具体事物作为研究对象,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彼为此等,即可准确、快速、顺利实现解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扼要的回顾了“电荷”一词的由来,讨论了许多物理教科书和一些书籍对“电荷”这一概念的叙述,指出了这些叙述存在的缺点.然后,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阐明了“电荷”的基本含义,并提出了对“电荷”概念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练习和平时的考试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类选择题,如: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了2/5,第二根剪去2/5米,剩下的哪一根长?  相似文献   

18.
吴俊 《物理教师》2004,25(1):46-46,53
1 功率问题 (1)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_出=I~2R=E~2╱{(r+R)~2}R=E~2R╱{(R-r)~2+4Rr=E~2}╱{(R-r)~2╱R+4r} 当R=r时,P_出有最大值即P_出=E~2╱(4R)=E~2╱(4r),R_出与外电阻R的函数关系可用图1来表示,由图中可知,对应于电源的非最大输出功率P,外电阻可以有两个不同的阻值R_1和R_2;当Rr时,若R增大,则P_出减小.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结论都是在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均不变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工具说,人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之说,语言文学论,语言文章论,等等,不一而足。百年语文,百家争鸣。语文,作为中小学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本源不明,何以为教?为此,需溯源穷流。  相似文献   

20.
《木兰诗》开头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 人教版教材1995年将“唧唧”注释为“织机声,一说叹息声”;1998年注释为“虫叫声,一说叹息声”;2001年注释为“机杼声,一说叹息声”;2005年注释为“织布机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