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在共建“一带一路”语境中,具有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语境中,具有促进区域性发展的内涵。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是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教育实践,是响应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化深度合作号召的行动,是助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但是,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在构建过程中,面临着制度体系不同、发展不平衡、供需不匹配的时代挑战。因此,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需要秉承共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倡议,通过共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理念、共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共享职业教育国际优势资源、共研职业教育国际育人体系、共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等有效路径,实现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9月15日,202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教育部副部长陈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陈杰表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和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周年。中国始终把东盟作为职业教育合作的优先方向,愿与东盟各国加强职业教育合  相似文献   

3.
黄蘋  陈时见 《教育科学》2020,36(2):76-8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变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并呈现出新的方向。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由“校企利益共同体”“校企情感共同体”“校企文化共同体”和“校企责任共同体”组成,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最高形态,具有共生性、包容性、开放性和互补性等特征。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健康发展,需要构筑义利统一的发展共识,需要构建情理交融的共生合作机制,需要共建开放包容的合作文化,需要落实互融共生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4.
常爽 《职教通讯》2024,(2):107-111
为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进一步探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空间,以“集聚开放·合作创新”为主题的“202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论坛内容集中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个板块,与会专家围绕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产教集聚融合、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建设等主题进行分享与交流,并对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未来还应不断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全球经济最具增长力的区域之一。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中也存在着政策法律缺失、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通过全面建立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优化合作机制、完善职业教育合作体系等举措,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既是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使命,中非双方多年来的交流合作也为职业教育合作打下良好的政策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在推进非洲职业教育发展、助力中非合作走深走实、推动非洲职教观念革新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中国还需与非方共同携手,通过开展多元合作、扩大国际话语,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标准建设、提升品牌影响,政校行企协同、强化经费保障等方面,不断深化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服务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7.
跨域治理对促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与共同体建设意义重大。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强化联动、促进企业参与以及资源带动等方式,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在跨域治理方面已形成初步探索。但跨域治理结构松散、治理工具缺乏、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公众参与治理程度低以及治理效能不高等问题制约了跨域治理总体水平。通过完善认同机制、主体协同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强化产教融合机制及信息机制等,不断提高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跨域治理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西面向东盟的职教“出海”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职教“出海”,在擘画发展蓝图、搭建对外窗口、形成典型模式、打造品牌效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着政策供给牵引力、平台载体支撑力、典型模式适应力、品牌效应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十周年之际,广西职教“出海”应加强顶层设计、描绘行动路径,借助平台整合、畅通合作机制,坚持质量为本、完善育人体系,依托科研助力、推进系统研究,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更高水平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是国际形势和区域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拥有对外开放国际化政策的全面支持,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的典范。回顾中国—东盟建立伙伴关系30年间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历程,双方在平台组建、政策制定、跨境教育层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与持续性发展,但依然存在合作机制不完善,保障性不强;吸引力不强,合作领域有待进一步扩充;共同体意识缺失,影响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应在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畅通渠道、提质赋能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合作,携手共建高质量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社会合作共赢、加强全球开放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繁荣发展的时代选择。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属于典型的领域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其理论内涵是基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需求构建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规范性导向和交往秩序。构建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世界经济下滑、对接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完善全球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意义重大。建议从理念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制度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五个方面着力构建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2023年12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202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本次论坛以“集聚开放·合作创新”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国际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就强化职教发展模式交流互鉴、创新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共创职业教育国际产教融合新范式和加强职教智库合作等方面形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逐步增多,在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教育合作从无序走向有序,合作办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合作形式从线下走向线上。然而,数智时代的到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如合作机制尚不完善、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共同体”意识薄弱、教育数字化程度和水平差异明显。因此,为提升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适应性与现代化,需要双方协同构建系统的数字化合作新机制、共同搭建职业教育合作数字化新平台、推动制定差异化职业教育合作新战略、协力构建更加创新包容的数字教育联盟。  相似文献   

13.
202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近30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实现了从建立对话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演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双边层面、东盟组织层面以及在东亚合作框架内,形成了多元复合的合作局面。虽然南海问题长期难解,但基本保持在可控范围。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制度性合作升级,逆转了冷战期间中国与该地区的对抗、冲突,甚至战争局面,堪称奇迹。中国与东盟在后冷战时代所创造的总体上"和平繁荣"局面,根源于各自的正向发展与良性互动,也就是"东盟奇迹"和"中国奇迹"的融合共进。"东盟奇迹"是指东盟成立50多年来所创建的"地区和平生态系统"马凯硕,孙合记.东盟奇迹[M].翟崑,王丽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41~44.,"中国奇迹"是指中国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因此,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标志的双方关系的良性发展,就是本文所提的"第三个奇迹"。翟崑.探索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地区的演进之道[J].东南亚研究,2019,(6).本文的立意是探究第三个奇迹何以形成,受何制约,以及如何维护其良性发展。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教育推进构建中国与东盟命运共同体,促进我国与东盟成员国职业教育的合作,推动《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贵阳共识》"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的落实外交部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承办的首批20个"中国-东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广西作为民族地区,同时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以及作为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广西职业院校面对跨国跨境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探索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文章重点针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化办学理念较为欠缺、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创新不足、产教融合国际化发展配套政策滞后、产教融合国际化质量评价亟待完善等现状及问题,提出以命运共同体为导向强化产教融合国际化办学发展理念,以服务产业链为导向推进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一体化建设,以完善教育链为导向制定权责清晰产教融合国际化政策,以完善标准链为导向构建产教融合国际化质量评价体系等重点举措,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开展跨国产教融合项目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东盟在桂留学人员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其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人文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促进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目标,通过分析在桂东盟留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理论教育、拓展教学方式、提供多元文化环境及构建“网络课堂”等具体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9月19日上午,以"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构建职教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此项活动也是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现场,中国教育部领导,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领导和东盟10国教育代表按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启动按钮,共同为2019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启幕。据了解,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与成  相似文献   

18.
南花霞 《教师》2024,(10):120-122
在进一步深化与东盟产能合作的形势下,实施“职教出海”战略,培养“走出去”企业在海外发展急需的本土化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共建“一带一路”对中国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文章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究广西“双高”院校在服务东盟产能合作视域下构建“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总结阐述服务东盟产能合作视域下广西“双高”院校“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实践路径、改革成效以及长效机制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民心相通"是增进合作交流的关键节点。作为"第四外交",教育不仅是中国-东盟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领域和载体,更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深化中国-东盟的高等教育合作,不仅只是繁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区域成功的需要,亦是推动中国-东盟稳定发展、互利共赢、搁置争端、共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过程中,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战略需求,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人才的重要机制。回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双方的合作呈现出了"对等性"、"偏单向性"、"差异性"、"政府主导性"及"内部竞争性"等特点。为了切实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需要造势与蓄能,打造高等教育"我的优势";着力挖掘教育输出与援助的"对口需求"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历史交往的主旋律。自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坚持世界历史理论原则下,新型中阿合作主张进一步开展对外交流,推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拓展各自的发展领域。2022年12月举办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充分体现了中阿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充实深化。本文认为,新时代的中阿合作虽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但区域性合作仍持续加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应抓住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机遇,从经济合作、治国理政、人文交流等方面入手,探寻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