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A被传唤进办公室,原因是他总执迷不悟地认为“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名句中的“大约”和“的确”相互矛盾,有语病嫌疑。老师说:“我再告诉你一遍:并不矛盾。‘大约’有两个义项,一是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一是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的‘大约’表估计,表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A掏出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2.
一、设疑悬念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新授课开讲的头几分钟最佳时机,通过设疑,留下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下把学生导入问题情境中去。如有一位教师在开讲《死海不死》一文时,先板书并带点课题:死海不死,然后向学生提出疑问:“‘死海’在什么地方?地理课学到过吗?这个‘海’为什么叫‘死海’呢?既然是‘死海’,可为什么又说‘不死’呢?‘不死’是指什么?课文最后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篇说明文,仔细阅读,看作者是怎么说明‘死海’的死——不死——死,这样一些奇特情况  相似文献   

3.
韩志芳 《文教资料》2006,(17):105-106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的钥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生学习其方法至关重要,方法不当,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举步艰难;方法得当,犹如顺水推舟,事半功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生生存》一书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学生是否“会学”,是“学会”的关键;学生只有“会学”,才会为未来事业的发展夯实基础,才能成为祖国将来的栋梁。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这是现…  相似文献   

4.
回眸一笑     
1.历史课上老师讲道:“历史是过去的东西,现在来学,为的是将来有用。也就是说‘活的’学‘死的’为了‘活的’。明白吗?”一学生回答:“明白!老师,我们整天背得死去活来,可学得还是半死不活,我看是死活也学不好了。”  相似文献   

5.
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习《识字7》。按照我的设计,学生学习记忆生字“情”。我问学生:“同学们,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的呢?”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的,我们学过了竖心旁,再加上一个‘青’草的‘青’字,就是‘情’字。生:“我是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记住的。我用学过的‘清、请’来与‘情’作比较,它们只是偏旁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吕叔湘先生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些话的深刻含义,我们过去不很理解,通过教改实践,现在才逐渐有所领悟。长期以来,我错误地把语文课看成一门知识课,又片面地认为知识完全是靠老师“教”的。因此,在教学中就以“讲”为能事,还自以为这就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法,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晨读下班辅导,一学生问我:“《勾践灭吴》‘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课本上的注释是:‘政’通‘征’,征税。这句话该怎么翻译?”当时我颇觉此问太易,便不假思索地说:“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学生又问:“课文中这一段的末尾有‘十年不收于国’又是什么意思?”顿时,我感到十分尴尬,仿佛落入圈套。因为按译文应该是:“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这样岂不前后自相矛盾:明明上文说只有死了“当室者”或“支子”的才可“释其政”,而此处却是普遍“十年不收于国”。不过我…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要求均衡化发展的今天,“后进生”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各级教育行政及领导部门都已经开始把后三分之一学生的教育作为考核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准。这里所说的后三分之一往往是指学科成绩的·“后”。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曾说过:“所谓的‘落后’,仅仅是指考试成绩落后,事实上‘后三分之一’这个群体中,有许多优秀的学生。一所优秀的学校,应当是这样的一位‘伯乐’,在后‘三分之一’群体中也能发现和栽培出‘干里马’!'’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我们身边有很多学科成绩一般的学生但在其他方面却能取得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学校实行“减负”以后,有些家长十分担心孩子放学后不回家,在外面到处玩。为此,许多学校都各显其能,为同学们组织了各类活动。比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意为同学们创办了“课外活动俱乐部”,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学校副校长郑瑞芳老师说:“过去,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仍然是老师教,学生学。比如美术小组,大多是老师讲一讲美术知识,然后学生照着老师说的去画。因此,许多学生参加几次课外活动以后,就不爱再参加了。现在呢,我们把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学’变成‘学生讲、学生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赖高明 《福建教育》2023,(43):36-38
<正>有校长问我:“你履职新学校后做的‘显著’工作是什么?”我无以回答。是啊,我到这所学校工作确实没有给学校做过什么“项目”式事情,这样看似乎是“没有什么大做为”;但令我欣慰的是,同事对我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反馈是“你有给学校带来‘无痕’的改变”。梳理这种“‘无痕’的改变”,或许可以从“改”稿子与“画”海报说起。  相似文献   

11.
王达五同志在《“死海不死”中的“死”对一个课文标题的看法》(见本刊1990年4月号)一文中认为:“死海”的“死”是“死亡”之义,“不死”的“死”是“淹死”之义,那么,“死海不死”的意思就是“死海是不会淹死人的”了,文章中还强调:“此语是一个单称否定判断,但否定的对象属性已不是死海的‘死’,而是‘淹死’的‘死’了,这叫偷换概念,有悖于逻辑中的同一律”。所以想了个“既保留住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  相似文献   

13.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之后,我发现了学生们在心理发展上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规律:一、二年级言听计从,三、四年级半信半疑,五、六年级忠言逆耳。难怪有经验的老教师也曾打趣地说过“:在学生的眼中,低年级时我们是‘神’,说的话是圣旨;中年级时我们是‘人’,说的话似乎并不全对;高年级时我们是‘怪’,说的话全都不合拍。”其实,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规律,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群体意识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怎样让学生们打开“心结”,与教师畅通无阻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呢?我实施“了悄…  相似文献   

14.
<正>“我最想解决的是我的语文课堂‘干巴巴’的问题。不用说学生不喜欢,我自己都觉得这样的语文课上着太没劲了!”这是2017年我组建青岛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当日,一位成员在研讨环节的发言。我还清楚地记得,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的我这样回应了他的问题:“我们的‘趣味语文’教学理念,就专治各种‘干巴巴’。”“求生欲”,让我迈上研究之路敢说“专治各种‘干巴巴’”这句话,我是有着充分考量的。因为在成立工作室之前,我已经有了十几年相关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春暖花开的时节,我校邀请河南省特级教师张红娜为我们上一节示范课。张老师刚刚准备了一节新课,课题是“神奇的‘内圆外方’”,要借用六年级的学生。我和老师们顿时充满了好奇:“‘内圆外方’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放在六年级下学期上这节课,她要教什么?怎么教?”“‘内圆外方’难道还有什么神奇之处吗?教材上没有相关的介绍啊,老师们也从来没有交流过这样的问题啊。”“她的课总是既厚重又新颖,不知道这次又要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和收获。”  相似文献   

16.
从“充分认识学《讲话》促‘三进’的重要性”,“把握‘三进’的精髓、提高‘三进’教育实效”、“‘三进’的关键在于落实”等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把学好《讲话》促“三进”这一重要工作真正在学校得到落实,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在学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中贯彻始终,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先生道“:有的人原来写文章,东拉西扯,词不达意,颠三倒四,杂乱  相似文献   

18.
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新郑市千户寨中学张英敏“陈建霞,请回答‘死海不死’的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侯庆福,请回答《死海不死》插入传说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惊奇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我。这是我初当班主任第二周的第一节语文课,我便能不假思索地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一、谁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公 “课堂教学是一个大舞台,但这个舞台上只能有一位主人公,要么是教师,要么是学生。”“教学应该是一个‘偏正词组’,但究竟是偏‘教’,还是偏‘学’,这就代表着两种教学理念,如果是偏‘教’,轻‘学’,教师则是语文课堂中的主人公,并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听命于教师的教学;偏‘学’轻‘教’,学生自然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公,语文教师的教学只是服务于学生的而已。”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答北斗杂志问》讲了八条创作经验,其中的第七条说:“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这个意思,鲁迅在其它文章中也谈到过,例如:在《两地书·序言》中说:“我们都未曾研究过‘尺牍精华’或‘书信作法’,只是信笔写来,大背文律,活该进‘文章病院’的居多”;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以‘小说作法’之类,一部都没有看过”;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现在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就是专掏这类青年腰包的”……鲁迅的意思是明白的,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至于“现在市场上”的什么“作法”或“法程”之类的书籍则不要去相信。那么,能否由此而引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鲁迅告诫过“不相信‘小谈作法’之类”,所以凡是“作法”一类的书籍都是不可信的?我以为不能。首先,鲁迅并未一概否定过“作法”一类的书籍。1932年4月,也就是在写了《答北斗杂志问》后的四个月,鲁迅又写过一篇《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