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时代逐渐转入存量时代,城市发展向城市更新和提质改造转变。基于C市老旧社区改造实践,结合理论对C市多个老旧社区改造中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老旧社区改造中的四大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发现老旧社区改造工作中存在相关主体缺位、主体间权力结构失衡和多元主体间沟通协同不足等问题,并对此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从参与动力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以及运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构建老旧社区改造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创新以来,如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成为学界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农村社区安全治理作为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伴随着诸多问题和风险,这给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我们仍要看到,农村社区安全治理正经历着重大的"变迁",在变迁中孕育着新的治理模式。为了解决当前社区安全治理遇到的问题,必须建构新的农村社区安全治理机制,这包括构建多元主体联接协同安全治理机制、矛盾化解机制以及农村社区安全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推进垃圾分类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夯实城市环境治理基础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进一步推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提供契机。老旧社区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一大难点,在治理过程中依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规范化程度低、多元结构不完善、智慧化手段应用不足的问题。基于精细化理论,通过T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践,提出推动老旧小区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是推进公立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权力结构关系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必然会遭遇"官本位"行政文化、行政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部行政化管理惯性、既得利益集团及高等教育政策治理思维等各种阻力,但其也具有政府治理方式转型、高等教育治理发展趋向、高等教育去行政化国家战略、师生内在需要等基本动力支持。当前,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阻力大于动力,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应采取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为辅的制度变迁模式,通过重塑大学精神、破除政府行政化管理模式、改革内部权力配置机制,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和推进高校教育法治等基本策略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5.
多科技术学院作为英国应用型高校的典型代表,其治理模式在1992年前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结合三角模型理论和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英国应用型高校外部治理模式变迁的模式演进、动力来源和内在逻辑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英国应用型高校外部治理模式变迁的样态表征为由科层模式转向市场模式;变迁的动力来源于历史、环境和行动者三个要素的互联互动;变迁的内在逻辑表现为历史要素和环境要素决定行动者路径选择的方式和范围,变迁实践兼具创新突破性与路径依赖性。研究对我国应用型高校外部治理模式改革的启示在于,应遵循有序渐进式变迁逻辑,结合基本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改革必然会遭遇传统"官本位"行政文化、行政化管理体制、内部行政化管理惯性和既得利益集团等阻力,但其也具有公共治理时代转型、教育管理体制去行政化战略和师生去行政化变革要求等基本动力支持。当前,由于阻力要大于动力,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只能采取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为辅的制度变迁模式,可行路径是通过重塑大学精神,改革行政化管理模式,改革内部权力配置机制,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和完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等措施逐步推进去行政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社会治理态势的变迁和发展,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完善区域社区治理体系和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作为研究重点,借鉴东部城市治理和建设的经验,参照国际社区治理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果,探索云南城市社区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治理现状,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物权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和规定,将云南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推向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8.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它主要不是依赖政府,而是依赖社区公民、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公共服务组织的参与.美国社区治理表现出了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治理组织化、杜区权力多元化的特征.对美国社区治理的考察为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了经验.那就是,中国社区治理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角色、培养现代公民和发展成熟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经历了由传统的行政型逐步向新型的合作型社区和自治型社区的发展,其基本过程是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城市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我国社区治理模式的主要类型、历史变迁和路径选择,并结合有关实践经验,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社区应采取的模式和理论依据,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治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区域性的终身教育机构,应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各项工作。从相关性来看,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揭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的必要性,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与区域成人高校属性具有一致性,而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是区域成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因此,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清晰的定位,同时,与社区的天然联系成为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的便捷途径。研究表明,区域成人高校参与社区治理创新,立足点在于服务区域民生,突破点在于创新服务方式,关键点在于推进社区治理,基本点在于把握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社会急剧变迁和矛盾的凸显,城市社会缺乏有效组织和整合的状况,急迫需要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治理的建设与创新。基于城市社区的社会治理体制的重新建构成为了政府的必然选择。选择合适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基于法律的框架,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是加强和创新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及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区共同体是社区精细化治理中激发居民参与动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汇聚多元治理主体共识合力、推动协同共治,促成集体行动实现治理秩序、增进互惠互助不可或缺的载体和平台场域。在社会转型变迁和精细化治理冲击下,社区共同体出现了结构松散、功能衰弱的颓势。精细化治理中社区共同体的重建面临着数字技术鸿沟、行政权力全域渗透、制度规制过密、微治理的零散碎片化等诸多困境。为此,要通过提升情感温度重构社区关系网络、优化制度供给完善社区互惠规制、强化组织引领增进社区信任认同、重建社区文化培育共同体精神来实现社区共同体的重建,为进一步优化精细化治理赋能增效。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管理模式经历了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到社区治理的转变。这既反映了社会管理理论的巨大转变,也反映了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和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是摆在研究者和决策者面前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寻找一条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可行之路,为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进程中,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重要抓手。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对老旧小区提出新挑战的背景下,基层党建如何融入城市“末梢神经”的更新治理体系之中值得思考。研究以4个城市15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构建出党建引领公共服务合作生产以实现社区更新的路径模型。在公共服务合作生产过程中,基层党建以直接引领和嵌入式引领的方式解决社区异质性问题,推动多元治理主体间合作关系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在党建引领下,正式领导者通过担任多方关系协调者、正式协商组织者和共同愿景促进者,与担任意见领袖、行动领袖和社区精英的非正式领导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理工具发挥领导力促成公共服务合作生产,实现对老旧小区的更新发展,为今后创新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促进政府和居民的合作关系、破解老旧小区更新治理困境以及社区合作生产类公共服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与周边社区的综合管理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从高校与社区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出发,结合当前高校周边综合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高校与社区共谋发展的优势,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路径策略,促使高校与社区之间人员互动、资源互换、文化互鉴、信息互通,同时吸纳政府机关、新闻媒体以及个人等其它力量形成协同治理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社区兴,则国家治理易;社区衰,则国家治理难。社区善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社区善治的基础在于"人",而文化的教化作用对于培育社区治理主体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唐山X区社区治理为例,从社区文化的视角研究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在治理理念下,要转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健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创新高等教育评估机制,实现管办评分离,从而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社区公共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的基层表现形式。政府的角色定位及行为边界是实现社区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以治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治理理论的多元主体性、治理手段多样性、主体合作互动性等内涵要素特征出发,阐述其对社区公共服务政府职能履行的理论指导意义。接着从政府和社会关系视角分析了我国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四种模式变迁的路径,指出治理理论下的合作治理模式是当下中国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最佳选择。最后针对我国社区实情,提出政府在社区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和行为作用域,为构建政府与社区良好互动合作关系模式,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益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有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方式。中西方大学在这两种方式之间做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主要采取诱致性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我国,主要采取强制性变迁方式。与西方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及其变迁方式相比,强制性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使得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缺乏稳定性,得不到大学微观主体的认同。随着高校及其管理者获利动机加强、资本所有者预期的改变以及外部资本的介入,我国未来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将从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有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方式。中西方大学在这两种方式之间做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主要采取诱致性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我国,主要采取强制性变迁方式。与西方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及其变迁方式相比,强制性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使得我国的大学治理结构缺乏稳定性,得不到大学微观主体的认同。随着高校及其管理者获利动机加强、资本所有者预期的改变以及外部资本的介入,我国未来大学治理结构变迁方式将从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