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中西文化导入失衡的现象,表现为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文化教学定位不明确,大学英语教师本土文化意识淡薄,大学英语教材缺乏本土文化的教学内容。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教师素养的培养、教学策略的提升等方面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成功对接和融合。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不仅包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也包括对自己国家母语文化,即本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然而英语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即教材编排、教师授课方式和教学评估体系,却仍然把重点放在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习得上,从而忽视了本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这使得英语学习者虽然能快速习得英语语言及文化,本土文化意识却日益淡薄,本土文化素养逐渐缺失,导致其在跨文化交际中频频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这不仅成为了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也制约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本土文化的渗透,是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文化教学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树立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文化教育。同时,教师在文化教学时要做到与本土文化进行对比,注重本土优秀文化英语表达的教育,做到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其语言交际水平,更重要的是加强综合文化素养教育,提高其文化交流水平.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要遵循关联性、实用性和适度性的原则,将文化素养教育有效地融入到英语词汇教学、英语阅读教学和口语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5.
朱曙光  夏蕴 《学苑教育》2023,(9):87-88+91
高中阶段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的融合逐渐深入,数字技术、大数据的应用对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赋能。本文就高中英语作业方面,教师通过智慧教学手段,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进行作业分层,提高课后作业质量,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文开 《教育评论》2023,(3):115-118
教师数字素养是赋能高职院校内生发展和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与能力的关键元素。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现实需要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可从培养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主体意识、创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平台、建立教师数字素养的多维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和创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7.
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重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成了目的语文化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本土文化输入,即"本土文化缺失",并由此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频显中国文化失语症。本文认为我们应当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教材,师资,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加强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本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向世界更好地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使英语真正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使其了解英语文化,提升综合文化素养,成为跨文化交际人才。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思政课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他们客观看待中西文化差异,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更有助于完成课程的培养目标。高校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积极参与、用心体会,增强自身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同时,大学生也可以提高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多模态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多模态教学和学生多模态学习两个方面。在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设计多模态教学话语,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达成教与学的目的。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提升综合素养和自身多元能力,积极建构学生外语拓展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史菲 《成才之路》2020,(5):134-135
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会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知识,还应关注英语所蕴含的语言文化。强化语言文化意识对学生英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能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帮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应用、对比、互动、更新等策略,强化学生语言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本土文化输出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研究对河南某高校180名大学英语语言学习者和30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调查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学生们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的能力,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在大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制定出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前,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将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为了加强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文章基于雨课堂的应用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教学设计要素和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希望为相关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素养对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要。通过分析信息素养的基本涵义,培养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提出培养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措施: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而言,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环境与氛围;对教师而言,要转变信息意识与观念,在教学中逐步提升信息素养,自觉培养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4.
袁晓菲  宋代艳  禹航 《海外英语》2022,(16):160-161+167
大学英语教学长久以来大多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文化内容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提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育人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传承和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研发特色本土教材。借助深入挖掘已有教材内容,探索开发特色校本教材;运用多媒体资源,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库;开展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创新考核机制,将文化知识的积累与应用纳入考核体系等方法路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师授课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对15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质性分析,揭示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师的个体特征、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服务支持都影响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素养的发展。据此,提出改变认识观念、优化服务体系、提供政策支持等措施来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传授学生国际文化知识。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要提高文化输入的意识,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语言与文化,及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提高其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旭 《教育教学论坛》2019,(10):231-232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主要是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互相渗透和使用外语导出本土文化的意义。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用外语表达本土文化内容的能力较弱。作为一项高风险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型改革的反拨效应促使教师学生在翻译教学中应顺应历史的潮流,立足本土文化,强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输出作用,切实增强学生用外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今国际交流中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语言教学不仅要引入外国文化,更应该担当起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本土文化,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严重。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优化教材,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素养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教学中的必备素养。但当前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仍存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数字化课程设计能力不足、数字化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数字素养意识不够等不足之处。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包括加强教师数字素养自觉意识、建立数字化教育教学培训体系、加强教师数字素养课程设置、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推广数字教育工具的应用,以及加强数字化教学研究实践。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数字化教育应用能力,推动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