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校史是高校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高精尖“大思政课”的重要文化资源。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来看,红色校史资源建设要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服务立德树人为基本原则,从搜集整理红色校史文献入手,以加强红色校史研究为支撑,以探求思政教育的元素和方法为关键,积累红色校史融入“大思政课”的教学经验,提升红色教育的立德树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大的思想根基。红色校史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入挖掘、利用好红色校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推动高校“大思政课”走深走实,真正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打造“离学生最近的思政课”,更好地发挥红色校史文化立德树人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四史”教育,既可以增加“四史”教育素材的丰富度、生动性和亲近感,又能给地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提升研学内涵提供契机。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为例,它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通过探寻萧山历史文脉与红色根脉,研制萧山红色地标与研学路线,融入统一标识直观学、四史集成广泛学、追忆校史融合学、思政课堂深度学、红色印记研究学等方式,开展“四史教育”的区域实践,能够促进新时代“红色根脉”传承人的培育。这一案例可以为依托地域红色资源开展“四史教育”提供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职责。红色校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校史文化教育无论在研究生自我教育还是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都起重要作用,要重视充分发挥红色校史文化在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中的优势,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校史编研和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校史编研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史编研中普遍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这严重阻碍了学校文化建设。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探求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发挥着航标灯、助推器和聚能环的作用。将红色文化的“理想信念”“追求真理”“人民至上”“核心价值”基因融入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通过促进红色文化传播大众化,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化,擢升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聚焦红色文化环境特色化的实践路径,有利于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性、覆盖度、实效性和感染性,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凝聚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红色教育基因”对于发挥教育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着重要价值。“红色教育基因”事关师范生政治高度,影响着未来师者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养成;“红色教育基因”事关教育学理论深度,影响着教育学课程思政育“师”功效的发挥;“红色教育基因”事关“马工程”落地实践,影响教师教育课程良好生态的构建。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与课程评价四个维度上对“红色教育基因”融入教育学课程的路径进行整体设计,围绕培育基础教育领域的“四有”好教师这一课程目标,将“红色教育基因”与章节知识进行深度融合。开展“五个一”特色教学工程,实行多维度、多元素综合评价,深度挖掘校本特色“红色教育基因”,建设课程思政资源案例库,从而生成具有校本品牌效应的教育学课程思政模式。  相似文献   

8.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清醒剂”,可以在对历史的审视中发现破解问题的“答案”。新时期开展卓有成效的“四史”教育,既可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又能显著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意识。文章在认识和理解“四史”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红色文化与“四史”教育融合的要求及瓶颈,在课堂维度、网络维度、实践维度探讨红色文化与“四史”课程教学、网络活动、教育实践相融合的现实路径,意在通过红色文化与“四史”教育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校史是一所学校精神血脉的积淀,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红色校史作为红色文化在学校历史中的缩影,如能将其蕴含的精神力量有效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京邮电大学作为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的一所高校,其校史中蕴含了宝贵的红色基因。文章以南京邮电大学积极推进红色校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从理念、素材、载体和模式4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为例,探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成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鹿秀颖 《高教论坛》2023,(11):70-73
高校校史文化是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蕴含着培育高度文化自觉、增强思政教育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以“宣讲”为依托的校史文化育人彰显出学生主体优势、青年话语优势和赋能协调育人优势等独特优势。目前,校史文化育人存在宣讲团自身建设薄弱、宣讲员理论积淀不足、内容上材料编撰单一、效果上偏于环境营造等问题,对此,应当着力于完善“宣讲团”组织管理、夯实“宣讲员”理论功底、凝练“宣讲事”价值内涵、拓展“宣讲地”育人场域,以提升高校校史文化育人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1.
余友辉 《福建教育》2023,(21):43-44
<正>校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职院校要把“校史+思政”视作育人的重要环节,切实认识立德树人视域下校史文化的价值与契机。因此,梳理校史文化与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相促的逻辑和理路,发挥校史资源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性和亲和力,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校史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一、指向立德树人的“校史+思政”育人优势校史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着合乎理性的价值支撑。探索以校史资源涵养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界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研究,利用某一区域红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已经成为深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探索之一。新时代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诉求,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鲜活的理想信念元素有力地破解了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本文从“人”“事”“物”“魂”的角度全面梳理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剖析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诉求,进而探析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性及其价值意蕴,旨在为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厚福盈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在戏剧教育共同体的指导下,开展戏剧教育教学,开发戏剧教育“盈美课程”,融戏剧教育于课程体系建设中,传承红色基因,形成学校办学特色。1.传承“厚小”精神,开展戏剧教育学校拥有百年办学史,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基因,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红色文化特点的“厚小”精神。  相似文献   

14.
红色校史作为地方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将红色校史中的可教育性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协同创新,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模式之一,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红色校史挖掘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融合,在传承红色文化、培育红色基因、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凝聚和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大量的红色资源得以产生,并转化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红色基因。这些红色资源有很大一部分保存在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是这些机构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学术界从公共文化机构红色资源建设、开发利用、服务创新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加强公共文化机构“红色教育”功能、价值及使命的理论研究,强化红色资源精神内核的挖掘研究,完善公共文化机构红色教育的实践研究,注重公共文化机构协同开展红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持续推进红色文创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元宇宙环境下红色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开展高校校史教育,要充分发挥校史的"留史、资政、育人"作用,明确校史教育的功能定位、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繁荣高校校园文化和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优良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的教育与管理成为当前学生管理的热门话题。本文针对大学新生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校史校风教育、加强生活指导等措施,从而缓解大学新生文化过程中障碍。  相似文献   

18.
安庆师范学院作为安徽省高等教育的根和源,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年来,该校党委宣传部通过开展“百年校魂”教育,在传承校园文化、凝练校园精神等方面起到了独到的作用,彰显了校史资源在新时期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青 《教育探索》2012,(1):140-141
校史教育资源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整合利用校史教育资源,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要加强校史研究,挖掘校史资源,二要整合校史教育资源,建设校史展馆;三要编写校史教育读本,设置校史教育课程;四要建设校史教育景观,开展校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校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认识到校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创新校史文化传播形式,搭建校史文化的立体传播平台,推进校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