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俊如 《中学科技》2010,(3):46-48,F0003
我们都知道飞机是靠强劲的发动机推力和机翼的升力飞上天空的,而滑翔机不需要发动机,也能在天空翱翔,靠的就是上升气流对机翼产生的升力。  相似文献   

2.
一、机翼升力实验改进在教学初中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时,飞机升力作为伯努利原理的应用来分析,教材一般设计飞机升力实验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人教版教材中,将纸按照图1甲尺寸剪下,折成图乙形状并用小段胶带固定,就制好了纸质机翼模型,MN是固定在机翼前端的细线。把细线拉平绷紧,用嘴对着"机翼"前端的位置用力水平吹气,可以看到"机翼"在气流的作用下向上翘起(如  相似文献   

3.
<正>我在初中学习"飞机为什么能上天"一课时,总有一点疑惑,现在结合高中学习知识,查询了大学相关课本知识,针对这点疑惑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向老师咨询,进行了一点总结,现将我的一点收获分享给大家。"飞机为什么能上天"出自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压强与浮力》第七节。课本上关于飞机机翼升力的产生是这样描述的:飞机飞行时,空气相对飞机向后运动,气流在机翼前方分开。由于飞机的机翼都是上凸下平的  相似文献   

4.
飞机迎风起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可以缩短起飞或着陆时的滑行距离,二是安全性比较好。飞机起飞时,只有当机翼所产生的升力大于飞机的重量,飞机才能够离开地面。而升力的大小,同流过飞机机翼表面的气流速度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飞行的关键在我们对升力学的认识,提供升力的关键在机翼,随着升力学理论的成熟,针对机翼的改造层出不穷。不管是速度的追求、高度的需要、操控性能的考量、起飞跑道的需要,还是经济价值的追逐,在机翼的演变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机翼演变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飞行技术的一步步发展史,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在总体上一观全貌,展望未来,推动飞行理论摆脱现实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肖守宇 《现代教学》2003,(12):42-43
在课件制作中,常常需要制作像水流、电流、电子流、磁力线(流)、气流等“流体”的动画,尤其是讲飞机升空原理时,当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形状不同,使得机翼上下气流速度不一样,压强也就不一样,从而产生一个压力差,使飞机得到升力。像这样的例子,用小黑板画图或使用实物模型都很难表现清楚,但用“流体”动画课件,却很容易把机翼上下气流行程及流速等表现出来,使教师易于解释、学生易于理解。类似的例子还有像粗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留心,可能会注意到飞机的翅膀,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提高,飞机的机翼相对于机身来说,是越来越短了。为什么飞机的飞行速度越快,机翼就越短呢?飞机是靠机翼产生升力,而把飞机托上天空的,机翼越大,升力就越大。但是,从另-方面来看,机翼在飞行中也会产生阻力,机翼越大,阻力也越大。在飞行速度比较低的时候,为了产生足够的升力,就要把机翼做得长一些,例如滑翔机的翅膀就特别长;当速度提高以后,特别是在超音速飞行的时候,如果机翼长,所产生的阻力就特别大。因此在高速飞行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想办法把机翼做得越短越好。不过,机翼减短以后,会不…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飞机机翼的升力作用,我们设计了机翼升力作用演示器,该演示器具有材料简单,制作容易,效果明显的特点。现介绍如下。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机翼升力原理演示器2制作方法a.取厚2.5cm,长15cm,宽6cm的泡塑一块,...  相似文献   

9.
《中学科技》2009,(1):48-48,F0003
机翼主体 机翼是如何产生升力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从机翼的剖面形状谈起。将机翼放平,横向用刀切下去,从切开的伤口处(又叫截面)水平地看过去,我们可以看到机翼的截面形状,一般的飞机和一般的模型飞机都采用平凸形的翼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粉样的开关能产生升力(图1)。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第四节要求学生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我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制的"机翼升力演示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翼梢小翼可以有效减小和耗散飞机飞行时产生的翼尖涡,减小诱导阻力,从而达到商用飞机减阻增升、节省燃油的目的。本文通过介绍商用飞机翼梢小翼的设计原理,包括根据气流流向分析翼梢小翼的"拉力效应",基于涡格法计算飞机机翼展向升力分布,并以波音747-400飞机为模型计算了翼梢小翼减阻效果,及翼梢小翼设计参数变化对减阻效率的影响。同时,本文基于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的产品对翼梢小翼设计变革与发展趋势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小学自然课中的机翼升力实验,有一种方法是“做一个机翼,两端吊起,两绳从架子上的滑轮绕过后配一重物,正好平衡,然后用家用电风扇吹,可看到机翼慢慢升起。”这样做实验要做一个大机翼,还得用电风扇,不太方便。现介绍一个微型机翼升力演示器,它使用方便,容易保存,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它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这几个例子,对于提高你学习三角形的兴趣,可能会有帮助. 三角形机翼我们平常见到的飞机机翼,不少是长而直的形状,有些超音速飞机机翼的形状则是三角形(图1).这种机翼比长而直的机翼更容易穿透空气.具有这种机翼的飞机在飞行时,可产生很大的升力,而阻力则较小,从而使飞机飞得更快.  相似文献   

14.
1935年芬兰人卡里奥研制成第一架地效飞行器,自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就开始研制地效飞行器。1974年,俄罗斯中央水翼船舶设计局经过试验后,设计出“小鹰”号地效飞行器。地效飞行器是利用地面效应提供支承力而飞行的运载工具。它的外形同水上飞机有些相似,机翼面积很大,由于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 机翼下表面形成气流的“堵塞”,使机翼升力增加,诱导阻力减小,因而大大提高机翼的升阻比,这一现象称为地面效应。地效飞行器因在巡航飞行阶段不与水面直接接触,可大大减小航行阻力,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时速可达400-550千米。与常规飞行器相比,它的载运重量  相似文献   

15.
仿生飞行器     
作为最常见的飞行器———飞机与普通的飞行生物体———鸟类在飞行方式上存在极大差别。但从现在的情形来看,未来的飞机也可以像鸟类一样振翅飞翔,随飞行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羽翼”。那便是———由于观察到鸟类在飞行时会改变翅膀的形状,莱特兄弟发明了可变形机翼,使用缆索和滑轮来调整两侧机翼升力,以控制飞机翻滚。在随后的年月中,由于飞行速度提高,飞机制造者开始采用坚固的机翼,它能够更好地承受空气动力学应力。这种机翼采用副翼,以便产生控制翻滚所需要的不同升力。如今,航空学工程师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柔性的(利用由机翼前…  相似文献   

16.
氢气球升空靠的是空气对气球的浮力,大家一般容易懂。飞机升空靠的是机翼上的升力,大家却很难接受。只有做一个实验亲眼看一看,才能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这就需要制作一个升力试验器。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采用对称翼型的小展弦比三角形机翼模型,对其在亚音速状态和超音速状态时的升力特性、阻力特性、升阻比特性、稳定性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并针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超音速流场特性,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相差不大。得出结论:该翼型机翼在飞机巡航速度为Ma=2时气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中国地图出版社教学地图编制中心联合编著发行的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地理图册》第 2 3面有这样一段话 :在航空港建设中 ,跑道要沿盛行风方向修建 ,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 .为什么 ?学生很难理解 .要弄清这个道理 ,必须从飞机升力的产生说起 .飞机为什么能飞行 ?尽管有各个部件的配合 ,但是最主要的是飞机有一对采用特殊剖面形状的机翼 .机翼剖面又称翼型 ,典型的翼型是上凸下平 ,人们通常称之为流线型 .图 1表示机翼的横截面 ,机翼前缘到后缘的距离 AB叫做翼弦 ,以机身为参照物 ,空气相对于飞机而流动 ,翼…  相似文献   

19.
水翼艇翅膀的形状和飞机的机翼很相似,上面是弯曲的,下面几乎近于平直。它不是直接安在艇体上,而是用支柱和艇身连接起来。同学们肯定知道,飞机在前进的时候,机翼会产生升力。根据相同的原理,水翼艇在前进的时候,水翼上面  相似文献   

20.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人们把这个规律应用在飞机的机翼和水翼船的船翼上,将它们制成上凸下凹的特殊造型,从而使飞机和水翼船在航行时获得升力.当然,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自然现象都可以利用这个规律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