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靖雯 《广西教育》2023,(24):16-20
本文梳理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并与云南、贵州两省的教育交流合作模式进行比较,结合广西自身特点,提出完善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政策体系、充分挖掘教育交流合作平台的潜力、提升科技创新与教育合作交流融合的黏力、联合推动广西建设成为与东盟教育合作交流的强区等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交流合作的策略,助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社会合作共赢、加强全球开放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繁荣发展的时代选择。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属于典型的领域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其理论内涵是基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需求构建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规范性导向和交往秩序。构建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世界经济下滑、对接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完善全球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意义重大。建议从理念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制度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五个方面着力构建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在这一特定时期,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伴随着中国—东盟经贸格局的演变,中国在东盟地区的国际经济影响力大幅提升,为新时代双方深化地缘经济合作,加快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重组,全面发挥“陆相型”和“海相型”贸易和资源禀赋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但是,在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东盟开展地缘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条件的挑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开展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合作,以全面深化与周边东盟国家的关系,不断开创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地缘政治新局面,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快建设区域协调政策体系;优化双边经济合作的结构;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强化地缘经济关系;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在共建“一带一路”语境中,具有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语境中,具有促进区域性发展的内涵。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是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职业教育实践,是响应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化深度合作号召的行动,是助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但是,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在构建过程中,面临着制度体系不同、发展不平衡、供需不匹配的时代挑战。因此,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需要秉承共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倡议,通过共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理念、共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共享职业教育国际优势资源、共研职业教育国际育人体系、共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等有效路径,实现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共同体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规划对接,建立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的区域价值和全球意义。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源远流长,双边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框架与机制陆续建立,务实合作取得突出成果,为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新形势,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还存在顶层设计滞后、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缺漏、教育形势复杂等诸多不适应。为此,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要始终坚持政府引导、民间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基层行动、中介监测,注重策略谋划,规范工作流程,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6.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10年来,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人文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促进双方的民心相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推动中国和东盟人文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合作领域不平衡、人文合作平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因文化差异带来误读等问题。鉴于此,应该加大对人文交流合作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文交流合作长效机制、继续完善人文交流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制订人文交流合作计划、拓展人文交流合作领域与范围、支持和鼓励非官方主体参与人文交流合作,更好推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在国家、政府、民间层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及成效。但依然存在合作办学规模欠佳的问题表征,其他表征还包括双边职业教育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国际化程度低、质量保障体系亟待完善。深究其问题根源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教育体系和政策差异、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对此,需构建四级教育经费资助体系,引进多方教育资本;增加教育互信,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中国—东盟高等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构筑双边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李太生 《广西教育》2020,(7):4-5+35
本文论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职教国际合作模式创新,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现状,阐述中国与东盟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贵阳模式"和"南宁渠道",提出中国—东盟职教国际合作可在政策制度创新、合作模式创新、积极推动中国技术标准和课程标准"走出去"等方面不断加以探索和创新;同时,高职院校应依托区域和办学优势,积极与东盟国家构建职教共同体,"政、行、企、校"多方参与,深化和创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利用区域特色打造职业教育人文交流闪亮名片。  相似文献   

9.
202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近30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实现了从建立对话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演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双边层面、东盟组织层面以及在东亚合作框架内,形成了多元复合的合作局面。虽然南海问题长期难解,但基本保持在可控范围。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制度性合作升级,逆转了冷战期间中国与该地区的对抗、冲突,甚至战争局面,堪称奇迹。中国与东盟在后冷战时代所创造的总体上"和平繁荣"局面,根源于各自的正向发展与良性互动,也就是"东盟奇迹"和"中国奇迹"的融合共进。"东盟奇迹"是指东盟成立50多年来所创建的"地区和平生态系统"马凯硕,孙合记.东盟奇迹[M].翟崑,王丽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41~44.,"中国奇迹"是指中国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因此,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标志的双方关系的良性发展,就是本文所提的"第三个奇迹"。翟崑.探索后冷战时代东南亚地区的演进之道[J].东南亚研究,2019,(6).本文的立意是探究第三个奇迹何以形成,受何制约,以及如何维护其良性发展。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是国际形势和区域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拥有对外开放国际化政策的全面支持,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国际交流合作的典范。回顾中国—东盟建立伙伴关系30年间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历程,双方在平台组建、政策制定、跨境教育层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与持续性发展,但依然存在合作机制不完善,保障性不强;吸引力不强,合作领域有待进一步扩充;共同体意识缺失,影响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应在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畅通渠道、提质赋能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合作,携手共建高质量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1.
马春燕 《文教资料》2020,(7):105-106,83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个人和中国长远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以平等协商的政治观、合作共赢的利益观、包容互鉴的文明观、共建共享的安全观、绿色持续的生态观,追求共同价值,统筹中国内外部协调发展,融合各国人民利益,衔接“中国梦”与“世界梦”,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四维特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承继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性、国内与国外相关联的整体性、普遍与特殊相区分的求是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是双边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对254个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在区域分布、建设主体、合作国别、专业分布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形成了庞大的平台体系、构建了多元协同的格局、提供了积极的教育援助、拓展了丰富的合作内容,但也存在地区分布差异明显、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综合类平台比重偏低、人文交流有待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对此,建议通过构建地域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提高教育援助的精准性、拓展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重视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等措施来优化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3.
推动"两廊一圈"建设是基于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全面深入发展在经贸合作方面的具体成果,标志着中越经济在迈向一体化方面步入了规划和实际操作层面,是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个战略举措,并对区域内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包括茶叶在内的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产品需求日益升级。广西北部湾作为唯一同时服务"一带一路"的衔接门户,建设中国—东盟茶叶物流中心,对发挥广西北部湾比较优势,提升广西乃至中国茶叶出口东盟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常爽 《职教通讯》2024,(2):107-111
为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进一步探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空间,以“集聚开放·合作创新”为主题的“202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论坛内容集中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个板块,与会专家围绕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产教集聚融合、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建设等主题进行分享与交流,并对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未来还应不断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首个十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研究依托人员、领域、治理的框架分析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发现学生流动的主体性地位持续强化、教师流动取得优先性和战略性地位、教育合作领域更加立体化和协同化、教育合作制度与治理体系持续优化。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存在中国面临教育合作需求增长与外部竞争加剧、东盟各国教育现代化转型与需求收缩、渠道数字化的系统性变革等挑战。为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可对接区域教育合作的新需求,推动学生流动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定位区域教育合作的新结构,打造层次多样、供给充足的教师队伍;扩展区域教育合作的新领域,建立更具韧性的教育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区域教育合作的制度,推动教育合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办学改革,在集中跨国优质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打造跨国合作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广产教融合标准,提升中国职教国际影响力;推进产教协同创新,服务东盟中小企业发展;深化国际化办学改革,树立国际交流合作品牌等方面开展办学实践。在构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背景下,未来职业院校国际化产教整合需要加强政策规划对接,明确产教合作方向;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服务高水平开放合作;打造产教融合新机制,推进高水平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思想,彰显中华优秀传统"和"文化,鲜明体现"和"文化的和平、和达、和睦、和谐理念,传承与创新"和"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逐步增多,在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教育合作从无序走向有序,合作办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合作形式从线下走向线上。然而,数智时代的到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如合作机制尚不完善、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共同体”意识薄弱、教育数字化程度和水平差异明显。因此,为提升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适应性与现代化,需要双方协同构建系统的数字化合作新机制、共同搭建职业教育合作数字化新平台、推动制定差异化职业教育合作新战略、协力构建更加创新包容的数字教育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