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朗读则是达到此目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范读在教学中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引领学生肘课文进行读解的“催化剂”。但是随着电教器材进入课堂,教师范读课文越来越少。很难见到教师声情并戍的朗读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教师的范读。  相似文献   

2.
范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规范学生的朗读.智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它还可“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提高欣赏和朗读的水平。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感的熏陶。但是.在实行课改的今天.有的教师为片面地追求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教师的范读,  相似文献   

3.
熊玉梅 《考试周刊》2013,(86):39-40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朗读训练,重视范读和领读,传授朗读的具体方法,介绍课文背景材料,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  相似文献   

4.
魏惠兰 《考试周刊》2014,(75):33-33
<正>新课改下,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要抓好朗读教学,必须从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抓起。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呢?通过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一、精彩范读,让学生"想读"所谓范读,有教师范读与录音范读。这是教师常用的范读方法,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朗读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好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朗读训练,重视范读和领读,传授朗读的具体方法,介绍课文背景材料,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  相似文献   

7.
沈迪钦 《学周刊C版》2019,(9):104-104
朗读是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以插图、动画、录音、范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0.
“范读”,顾名思义,就是示范性的朗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他们学习朗读的技巧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模仿而来。因此,精湛的范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同时,范读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怎样有效地运用范读,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耿梅琴 《教师》2010,(29):81-81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教师精彩的范读,会激发起学生们要向老师学习的愿望,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对课文朗读水平的审美标准产生感眭的体会。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都会作一番深情的范读。每当范读时,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敬佩,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  相似文献   

12.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不从长远来说它对于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就针对一堂语文课来说,课文朗读效果好了,就如画龙点睛,整堂课都活了。老师优秀的范读,能传情达意,文章的真挚细腻之处尽在声音的传递中。学生优秀的朗读,能展现出自己对课文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读,因此也产生了多样的读法,每种读法的恰当使用,都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例如,老师的范读、学生的齐读、分角色朗读或学生自读等等,人们总会根据课文的不同特色和上课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读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一、教师范读营造气氛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  相似文献   

14.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要,朗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在朗读时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课文读流利,可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却需要教师的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朗读呢?一、教师范读引导当前,许多教师的做法是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点名让学生朗读,由于没有教师的范读,学生就不会带有感情的朗读,导致学生对朗读越来越没有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书处于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陌生的课文,对很多的生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尤其是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抓住课文情感点、教师范读、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一些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燕 《考试周刊》2013,(35):30-30
范读,顾名思义就是语文课堂上教师起着示范作用的朗读。朗读是指有感情、有理解、有体会,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的朗读。它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可以让课文的语言有效地浸润学生,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开辟一个整体把握文本的时空。如果教师重视用丰富、优美、正确、清晰、生动形象化的语言去范读,哪怕只是一段,甚至是一句,有意识地让学生想象,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想象力的提高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教师范读在语文诵读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瑜 《教育教学论坛》2012,(20):159-160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范读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然而,教师的范读决非仅仅是朗读技巧的展示,而是对课文的理解和再阐述。因此,不同的课文就适用不同的范读主体和范读方式,范读使用方式的不同体现了教学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朗读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朗读。实施朗读教学,语文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朗读水平。提出具体要求,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基本方法。根据课文类型,可采用教师范读、背诵式朗读、欣赏性朗读、表演性朗读、反复性朗读、模仿式朗读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完美的范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和领悟,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朗读技巧和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20.
范读,是教师把自身对教材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课文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适时的范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