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翁方纲与其得意门生谢启昆的笔墨来往作一探析,以期对肌理说的传播和影响有一个新的认识。翁方纲重视在师生授学、笔墨来往中宣扬自己的学术观点,尤其在与谢启昆的笔墨来往中,翁方纲常常宣扬自己的诗学思想。谢启昆也深受翁方纲的点拨和影响,这在他与翁方纲的书信和几组论诗诗中可以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作为清代"四大诗说"之一的翁方纲的"肌理"说以"肌理"为核心概念构筑其诗学体系,就其大要,大致可以分为诗歌本质论、诗歌创作论、诗美学、诗史观等四个相互连属的部分。通过对其进行细致的辨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翁方纲的诗说,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其在整个清代诗学史乃至中国诗学史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晚清诗学,以陈衍《石遗室诗话》及其续编所建构的体系为集大成者.民国以来,关于清代诗学特别是近代以来诗学的描述,无不以陈衍诗论为重要参照.而陈衍在其诗论中对于道咸以降诗风宗宋的描述,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翁方纲的意义和作用,造成我们对翁方纲的文学史与清代诗史之地位认识的不足.本文围绕陈衍与翁方纲二人的诗论主张和生平交游,梳理其中有关道咸年间宗宋诗风的因果脉络,试图对翁方纲与道咸年间宗宋诗风的关系,给出更符合史实,也更具说服力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虽然学界对翁方纲的诗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仍堪称最夥,但是在翁方纲四库提要稿的整理与研究、诗文的研究等方面,也开始进展迅速,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形成了翁方纲研究的新格局.论文对新世纪以来所形成的翁方纲研究的新格局作一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展望,即整理点校翁方纲的相关论著,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5.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注重抒写个性情感,强调独创,反对传统教条,他的诗话著作《随园诗话》以"性灵"为论诗内核,对诗分唐宋、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等清代主潮诗学均进行了批评,主张诗歌抒写"性灵",诗歌形式应不拘一格,"兼综条贯",为"诗写性情"服务。袁枚的这些诗学思想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走出唐宋诗窠臼、走出复古摹拟做出了努力,也为中国古典诗歌向近代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孔子诗论》的作者学术界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定是儒家孔门的诗论作品。《孔子诗论》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诗言志"、"诗显情"和"诗传教"三个方面,其别具一格的论诗风格以及诗学思想对于研究先秦诗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诗论》的出世为深入研究先秦诗学提供了有力的凭据,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受《周易》神秘文化影响,在中国哲学与诗学中,处处体现着"阴阳"交感生成思想。"阴阳"之气的氤氲化生被用以说明文学创作的生命意识、心物感应构成和以"气"为主的诗性思维特征。"气"可以说是古代诗学诗性感知的生命基础,从"气"这一概念入手研究中国诗学之生命意识与心物感应构成思想,对准确把握中国诗学核心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的诗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理式"论基础之上的,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思想则是建立在他的"四因"说(特别是其中的"形式"因)基础之上的。本文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柏拉图"理式"论的来源及其在诗学思想方面的矛盾性,阐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在其希腊艺术理论中的具体运用,辨识了理式论与四因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9.
翁方纲"肌理说"的生成,以对"盛世"的盲目认同为背景,隐含着对满清政权的充分肯定。"士生今日"是肌理说的发轫点,以学问、考据入诗反映了《四库》馆臣之一的翁方纲的职业特点。作为朝廷恢复"试帖诗"的执行者,翁方纲虽对"帖括气"不满,仍对乾隆、嘉庆两代皇帝崇尚"学问"的文学趣味亦步亦趋。其诗论的理学背景亦只是来自官方规范的程朱理学,并未真正继承宋儒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0.
孟子诗学在中国诗学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其诗学的核心观念"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解读的主要途径.本文试图通过对"知人论世"诸概念间的内在理路进行考察,对后世相关诗学实践作进一步的剖析,并试图通过在与西方文艺阐释学的相互观照中进行一次"活化"中国古典诗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诗学的诗歌本体论既吸收了前人的诗学思想也有所创新,是一种总结性的诗学理论。诗歌本体论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一方面将诗歌与其他文体和学科界分开来。另一方面,对诗以言理为主的宋代诗学观念予以纠偏。王夫之提出的"以显而函微"与"以事而函理"是诗达情的主要艺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卞之琳前期诗歌艺术特色是在他"化古"、"化欧"的创作实践中形成的。论及他的"化欧",就必须注意到他对艾略特的学习借鉴,尤其是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对他的影响。本文重点论述了艾略特"经验"诗学思想及卞之琳前期诗歌(1933—1935)对这种思想的吸纳与融化。  相似文献   

13.
今人多以为张问陶的诗学思想与袁枚相同,且前后始终一致。其实张氏的诗学思想前中后三期变化颇大,前期论诗主张"诗发乎情,情触于遇",特别推崇杜甫以及李白,崇尚清狂大气与风骨,所谓"狂到杜陵甘作客"",清狂才称谪仙人"",大声有骨是奇才",核心当是"大声有骨",但也提到"真"与空灵,为中期诗学的发展嬗变奠定了基础。这种诗学观当是张氏少年壮志与巴蜀先贤影响的结晶。  相似文献   

14.
张颖 《天中学刊》2012,27(6):73-77
通过对具体诗人的评点来体现自己的诗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优良传统。杜甫"沉郁""雄浑""集大成""入神"的诗歌风格与严羽的诗学理想和诗学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契合,严羽的许多重要诗学思想都在杜甫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因此,严羽推崇杜甫也就不容置疑了。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作为"诗界革命"的始作俑者和主要提倡者,源于思想深处深沉浓厚的历史意识,在讨论近代诗学的过程中,融入传统诗学的"诗史"精神,又将之与近代以新民为主旨的启蒙思想紧密联系,为新诗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文选>选诗所体现的诗学观是萧统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诗主情尚采,追求文质相半;诗法上注重新变,又不废通变;文体上突出五言,又兼及众体,且于组诗予以了空前的关注.其诗学思想有别于同时代"主文"的萧纲和"主质"裴子野,力求"中和美",彰显明显的时代的烙印和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7.
许印芳的诗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结果.一方面,他注重儒家伦理道德,要求诗应反映"忠君爱国"、"亲故戚忻";另一方面,他标举兴会,强调"入神"为诗的最高境界,要求诗要像"日月常新",这显然是受道家"自然"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传统诗学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于诗歌所具有的济世化人等方面的价值和功用的实现;道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对诗人审美体验的深化和诗的审美境界的开拓;二者相互作用,内外协调,相互补充.这在许印芳诗学思想中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8.
《济北诗话》是日本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诗话著作,也是日本第一部以"诗话"为名的作品。作者虎关师炼,在日本五山时期便以诗文著称,被称为"五山文学之祖"。《济北诗话》中记述了虎关师炼对中国诗人、诗作以及诗论等方面的评述,当中鲜明地表现了其"诗言志""适理""雅正"等诗学观念。其诗学思想深受中国诗学思想的影响,但却也富含着其个人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9.
"摩罗诗力"是鲁迅留日时期诗学思想的一大关键词,其形成固然得益于西方浪漫派文学思潮的推助,但其"底子"却是中国近世的心学思想传统。"摩罗诗力"的形成,是对近代异端思想特别是宋明心学思想广收约取的产物,而在对心学传统的扬弃中,鲁迅又以蔑视道德、反对权威、抗俗守真等异端精神为其诗学原质,在人性的自然抒发和灵魂的自由表达方面找到了一条古学更新的涅槃之路。这一切构成鲁迅诗学现代性特征的内在基础。这种"先行结构"在"异邦新声"的直接点化之下,成就了一种"摩罗诗力",也完成了一个"原鲁迅"。  相似文献   

20.
国际诗学关系研究是比较诗学的第一领域。比较诗学需置于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它不是不同国别诗学的相互比较。基于"理论旅行"思想的诗学关系的历史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事实的实证研究,也要充分运用其他理论资源,考察国际诗学关系史所包含的各种理论问题,做到历史考察与理论讨论相互结合。同时,影响和接受研究需从单一视域扩展到多重视域,使得研究对象多样性的"来世生命"更丰满;对多种文化的影响和接受研究进行再比较、再综合,也可以加深对"理论旅行"内在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