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教学平台是在线学习的技术基础,对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也不例外,平台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MOOCs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首先从三个方面综述了MOOC平台的发展态势,从三大典型MOOC平台认识到自身不足而加速研发,各个国家积极推进自身MOOC平台的建设,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主流研发机构为顺应MOOC潮流而推出新平台;进而从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平台运营权和本土化教育教学需要四个方面探讨了MOOC平台多元化和本土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后分析了MOOC平台多元化和本土化创新发展将给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带来的影响,体现在支持高校混合教学改革、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促进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开放与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实践发展先于学界关于MOOC的理论研究。通过对MOOC进行文献分析、参与观察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MOOC的内涵主要从课程形态、教育模式和知识创新三个维度诠释。根据MOOC的学习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形式,MOOC的教学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基于内容的MOOC、基于网络的MOOC和基于任务的MOOC。与传统课程相比,MOOC具有规模大、开放性、网络化、个性化和参与性等内在特征,拥有包括在线学习有效性、精细掌握学习、学伴交互协作和复杂系统自组织等核心学习机制。在线学习有效性机制揭示MOOC构成要素对其教学效果的效应机理,精细掌握学习机制和学伴交互协作机制阐释MOOC核心要素的学习机理和作用机制,复杂系统自组织机制解释MOOC的动态演化过程、自组织涌现现象和后现代课程特征。  相似文献   

3.
MOOC引入欧洲三年来发展良好,高等教育机构对MOOC兴趣渐浓。欧洲远程教育大学联合会的报告《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MOOC策略》显示,高等教育机构发展MOOC的主要目标是影响新学习者和创造弹性学习机会,而政府推动MOOC的宏观驱动力是对e技术和工作的需求、提高学习质量和国际化。在发展过程中,欧洲MOOC具有谨慎引入、自下而上和注重结合已有的技术和理念的特点,也存在着相互合作不足、与传统的在线教育融合还不够、缺乏课程质量评定标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席卷世界高等教育,其在中国也广受各大高校青睐,成为教育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媒体和微博对MOOC发展趋势的讨论以及各种社会反响,大多数都表现出对MOOC的热情,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和报道也是赞扬多而批评少。从反面角度出发,本文着重地分析了MOOC教学难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学习体验缺失及课程完成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努力推进MOOC中国化,使MOOC更加适应中国的国情,进而推进MOOC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程玉  胡凡刚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12):259-262
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MOOC作为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体,在全社会掀起一股热潮。但是,热潮背后隐藏的是发展中的问题。基于中国大学MOOC学习经验,对MOOC热现象从专家呼吁、媒体杂志宣传等方面,分析MOOC发展中存在的辍学率高、学习体验缺失以及学习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提出创新技术理念、创新课程模式、完善服务系统以及加强合作联盟等发展策略,以期为MOOC“降温”,真正做到技术赋能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线学习支持服务是影响MOOC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结合ACSI模型和ECM模型,构建学习支持服务对MOOC课程持续学习意愿的影响模型,以273位MOOC课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确定变量间结构与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显著影响MOOC课程持续学习意愿;期望确认、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显著影响MOOC课程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并以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持续学习意愿;期望确认对感知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MOOC课程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为促进MOOC课程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在美国快速发展之际,其在我国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文章提出了推进MOOC发展的关键视角:学习者、资源、平台、学校。文章并从这四个方面整合分析了我国MOOC发展存在的以下问题:网络学习者情感缺失的通病仍然存在;学生流失率高;兴趣激发与作弊阻止难以甄别;资源上MOOC教学模式的实质性创新有待加强,课程存在局限性;平台上存在跨国文化的学习障碍,发展同质化;学校发展MOOC不均衡,校际竞争激烈等。文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推进策略,包括创建实体化学习群体,加强学习支持服务、适度增加"学习成本",完善评价监督机制;创新MOOC课程教学设计,加强MOOC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平台增加语言选择功能和跨文化背景介绍,建立平台标准;以及构建校际联盟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MOOC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在校学生及社会工作者利用MOOC学习热情达到空前高度。但由于MOOC属于新兴事物,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没有可以相关经验可以借鉴、相关标准予以约束,造成MOOC后续发展缓慢,无法有突破性发展。本文着重讨论MOOC进一步发展需考虑的因素,以期达到MOOC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645篇MOOC主题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共词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和SPSS 20软件进行内容数据统计和分析,绘制出能直观反映各个高频关键词之间关系的树状图和Euclidean距离模型。结果发现:国内MOOC研究主要集中在MOOC的发展研究、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应用模式研究以及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四个方面。未来需要积极开展“中国式MOOC”应用模式的构建与探索,重视“后MOOC”时期多样化在线学习样式的研究与实践,立足实践积极探寻MOOC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并重视MOOC学习中的课程资源、课程平台和学习分析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MOOC含义、起源与模式特征。从MOOC发展趋势、现代学习理念、高职教育信息化战略、高职教育的课程特征角度论证了高职教育引入MOOC的应然性。其引入MOOC的路径是:加强全方位研究、做好顶层设计,营造MOOC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实行混合式教学,稳步开展MOOC实验,对教师和学生普及在线学习理念与方法,探索"用数据说话"的教学管理模式再造。  相似文献   

11.
MOOC支撑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OOC快速发展背景下,如何利用MOOC优质资源,并结合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开展混合式教学,是摆着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首先简述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接着分析MOOC的发展、优势与局限,重点论述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MOOC支撑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在线教学模式以极快的速度席卷全球.从合作大学、课程数量、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评估、学习成果等角度对全球MOOC的三大平台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MOOC的普遍特征,并论述了MOOC在我军官兵终身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的可行性,探讨了借鉴MOOC理念模式,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开展远程教育实践的优势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云计算、云平台、云学习为标志的云时代到来,推动了网络教育模式的发展,典型的网络学习模式MOOC开始被广泛关注。在对MOOC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云学习环境为切入点,阐述了MOOC对云学习环境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MOOC模式下的云学习环境框架。  相似文献   

14.
MOOC的崛起,触动了中国高等教育最敏感的神经,教育界关于MOOC的讨论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危言耸听。MOOC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是文化入侵、高校颠覆、教学方式改变、教师消亡,还是其他?文章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对果壳网进行的"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调查数据分别从MOOC的参与者、平台使用及学习状况、学习的动机、辅助工具的使用和阻扰完成课程的原因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指出MOOC尚没有形成颠覆高等教育的实力,MOOC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关系符合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发展轨迹,MOOC的学生支持服务系统是制约参与者和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MOOC是一个国际名校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15.
MOOC将对大学生学习及大学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浙江3所高校学生调研数据发现,总体来看,现阶段大学生参与MOOC学习的程度还不高,MOOC的发展尚未对大学教学产生较大影响。专业、大学生上网行为、对网络课程认知和对大学课堂教学评价影响学生参与MOOC学习的倾向。大学生在大学课堂学习与在MOOC学习被发现具有互补性。为应对MOOC冲击,建议提升大学课堂教学的内涵价值和核心竞争力,革新大学课堂教学理念、模式、手段和形式,并引导大学生理性选择网络课程学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概念与发展,MOOC提供商可以给完成MOOC课程学习的利用者颁发结业证明,这种结业证明在性质上与学历文凭相似,MOOC课程结业证明会在劳动力市场上和学历文凭形成竞争。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个性化教学管理与泛在学习环境的实现变得容易。目前大规模开放网络化教学模式(MOOC)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重点阐述了MOOC平台的技术发展与理论基础,厘清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要素,诠释了在MOOC支撑下高职院校优秀师资教学团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库与教学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建构。目的是建构一个由网络环境、高职院校环境和学习环境组成的教学管理生态系统,创新高职教学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教学平台是在线学习的技术基础,对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也不例外,平台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MOOCs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首先从三个方面综述了MOOC平台的发展态势,从三大典型MOOC平台认识到自身不足而加速研发,各个国家积极推进自身MOOC平台的建设,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主流研发机构为顺应MOOC潮流而推出新平台:进而从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平台运营权和本土化教育教学需要四个方面探讨了MOOC平台多元化和本土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后分析了MOOC平台多元化和本土化创新发展将给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带来的影响,体现在支持高校混合教学改革、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促进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开放与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理解MOOC平台学习者的动机结构和基本特点是提升MOOC平台建设质量和学习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中国最大的MOOC平台之一——"学堂在线"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中国MOOC学习者自填的动机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MOOC学习者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三类九种。其中,稳定型学习动机包括认知兴趣、提升自我和习惯性学习三种取向;实用型学习动机包括职业发展、补充学习和外界影响三种取向;尝鲜型学习动机包括优质资源、新型学习和人际交往三种取向。稳定型特别是认知兴趣取向的学习动机占比最高,反映出在线学习目前是一种自主性、非制度性的学习方式,以满足个体非功用性需求为主。MOOC学习动机和过程性学习质量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MOOC(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授模式和学习方式,在教育界发展迅速。为探析MOOC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财经类院校建设MOOC课程的可行性,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研究我国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对MOOC的了解程度、线上互动情况。以大学生视角评价MOOC的课程设计,并提出改善MOOC在财经类院校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