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族群关系是台湾无法回避的一个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生存的眷村文学亦是台湾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族群关系的变迁对台湾外省眷村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创作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眷村作家的族群书写和族群意识建构体现了他们的族群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2.
文学创作与作者的主体意识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多民族国家的文学活动中,作者的族群身份对主体意识的建构和表达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代女性作家创作的活跃和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及文学观念关系密切。当代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是积极而洒脱的,她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着力追求生活质量。在文学观念上。她们把写作看作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认为文学只能是作家心灵自由和真诚的自然表露,作家的责任感应该是对审美的自觉把握和在作品中熔铸作家一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4.
台湾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也是原住民族群文化日益衰落的过程。原住民族群文化的黄昏处境引起了原住民知识分子的高度警觉。为拯救濒临消亡的族群文化,不断成长中的原住民文学自觉地进行抗争。在文学场域中坚守族群文化的主体地位,找寻和重构失落的族群文化。  相似文献   

5.
台湾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也是原住民族群文化日益衰落的过程。原住民族群文化的黄昏处境引起了原住民知识分子的高度警觉。为拯救濒临消亡的族群文化,不断成长中的原住民文学自觉地进行抗争,在文学场域中坚守族群文化的主体地位,找寻和重构失落的族群文化。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是全国惟一拥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直辖市。包括散居于全市各地的少数民族,全市已拥有54个少数民族族别,这是一大化优势,也是一大学优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重庆少数民族作家就随着渝东南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划定.而开始以整体的形象进入重庆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孙犁在鲁迅及其作品的引导下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文学观念,"文学为人生"是他思考文学问题的出发点,他结合当时文学工作者的实际,提出作家双重身份论和文学的生活性理论,以强调作家的主体意识,维护文学的独立性,廓清文学与政治的边界。他认为作家的主体意识是靠作家自身深厚的生活和文艺修养来支撑的。孙犁的这些思考的目的在于捍卫作家美学追求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胡用琼 《邢台学院学报》2007,22(2):38-39,45
土家族作家孙建忠的小说大多都是描写土家人在时代潮流中的风云变化,不仅在于描写了土家人在新时期精神和人格上的自立与觉醒,而且还把笔触伸向了土家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生活的深处,一度克服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图解政治而缺乏民族文化底蕴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9.
日本军事占领中国东北后,炮制了伪满洲国,在文化上欲建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新满洲、新国家、新国民,进行了系统的文化统治,这种文化统治的核心就是建构伪满洲国的国民意识。伪满洲国的文学活动表明,建构所谓的伪满洲国的国民意识只是当权者的一厢情愿而已,规训的文学活动,或者走向与当权者意愿无关的文学活动,或者离开了文学无法起到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把东方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与欧美文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东方文学中环境文学的缺席.中国文学作为东方文学的组成部分,至今尚未在真正意义上打通自然与文学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体系与系统,但是存在其未来发展的土壤与基础,亟待寻求建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家心目中的文学位置总是高于文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位置;在历史上,作家的位置从来不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无论是文学还是作家,才正式“到位”,即达到了应有的位置;文学也好,作家也好,都应该在现有的位置上,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岭南发展史上,明代是一个具有界标性的朝代。在政治建制上,体现为广东成为十三行省之一;在人文领域,体现为广东人文的全面崛起。在崛起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种岭南意识。这种意识源于明代广东才俊敏于“岭南山川之气独钟于物不钟于人”之说与明代广东人文之高涨。本文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明代广东作家,以“岭南意识之发酵源”、“丘濬之岭南意识”、“岭南意识之承传”为片断,勾勒了岭南意识之成因及传承,并指出岭南意识的勃发为近代广东人文的强势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幼儿文学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素材。以幼儿文学为载体建构园本课程应秉持儿童视角,注重作品内容与幼儿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结,强调幼儿的体验与操作。教师可基于幼儿文学的表现形式,以听、说、读、演等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为幼儿创设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课程实践环境。  相似文献   

14.
对著名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如何获得"世界性"问题的讨论,其实离不开对博尔赫斯在获得"世界性"的过程中作家身份建构问题的探讨。博尔赫斯的独特生活经历和文化处境造成了他感情倾向中对西班牙文和英文的两难选择,这种两难选择表象的背后则反映出了他身份定位的焦虑。在博尔赫斯通过想象来构建他的文学世界的过程中,博尔赫斯把自己当作了西方文化的继承者,同时把写作视角放在对世界文化的整体观照之上,站在西方立场上对异质文化进行了归化性的改造。博尔赫斯以这种融入体系内的策略来摆脱现实语境中的话语劣势,进而充实了自己的"世界性"的作家身份,消解了对自身身份定位的焦虑。因此,博尔赫斯的"世界性"是基于西方文化体系之上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边邻地区,几千年来,土家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自土家族形成以来,专家、学者对土家族的文学、艺术研究非常重视,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支学术研究队伍。20世纪80年代以后,土家族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土家族文学、艺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土家族文学、艺术的研究,虽然还不太成熟,但从所使用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上观察,已经逐渐丰厚起来,值得我们去做一番巡视。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相互区别而又统一的整体.民间文学的产生对作家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家文学的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民间文学还为作家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作家创作时运用的体裁,许多都是直接脱胎于远古时代的歌谣和民间传说等;民间语言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各种口语、谚语、歇后语成为作家创作时丰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功能研究--以拉西峒村为个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 ,考察了一个传统的土家族村落中民间信仰的功能及其嬗变。个案民间信仰在村落生活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整合、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慰籍和娱乐。随着条件的变化 ,这些功能发生了弱化、丧失、被替代。认识和理解这一点 ,对于促进土家族地区社会的健康发展应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99-100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国防教育课程,为学生学习国防知识提供重要的途径。但是目前许多大学生只是将国防教育课程当做众多课程当中的一部分,而没有意识到国防教育课程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我国军事发展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国防意识的培养场域为研究空间,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作为研究的重点,找出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方法,为高校进行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场域建构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