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人类学方法可以确认《九歌·少司命》主角的月亮女神身份。“娥奔月”系由语言疾病导致的假神话 ,其背景则是女神在神话、文化中的地位失落  相似文献   

2.
彝族叙事咒祝诗《孜孜尼乍》与文言短篇小说《画皮》都讲述了一个女鬼的故事,并都有着因果报应、男尊女卑等思想内涵,这是二者的共同点。但二者在作者、民间信仰文化、作品语言形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二者是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基于格尔兹“意义”的相关逻辑,秉承人类学的“阐释”本质,对彝族史诗《支嘎阿鲁王》作一种更加宽泛的略带哲学思辨的文化探讨。其中涉及“阐释”的人类学前提,《支嘎阿鲁王》的神话片段和逻辑,以及《支嘎阿鲁王》二元文化隐喻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外古今文野雅俗都有“共同语言”。这,特别体现在神话和神话思维中。或以为这就是后设性、普遍性的“元语言”。这种元语言及其语法.神话思维及其原型意象和模式.具有某种解析或推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充当破译上古文化的“密码本”。叶舒宪等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便凭借这种文化人类学的密码本,就“永恒回归与《老子》”、“失乐园与《山海经》”、“幻想游历与《楚辞》”、“圣俗消长与《诗经》”、“引譬连类与《说文解字》”、“中心象征与《中庸》”的潜在对位关系做了独特的考察.并对这些号称神秘的典籍进行了独创性和现代性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神话《燃比娃取火》是羌族最重要的文化起源神话之一,讲述着神人之子燃比娃历尽磨难的取火过程,其中蕴藏着诸多文化元素和神话原型。神话原型批评的相关理论注重以宏观性和系统性的视角来审视文本对象,不以其为孤立的个体,而是结合整体的人类文化创造,进行“文学人类学”的解读。以该理论来分析《燃比娃取火》,诸多文化信息得以全面展现,神话文本背后所包含的神人结合的原始意象、历尽磨难的英雄原型、原始思维的历史讲述,以及取火行为所隐含的“成人仪礼”等内容,展现出远古羌人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族群历史和祖先记忆的抽象表达。  相似文献   

6.
《竹枝词》是唐代诗坛上的一枝奇葩,自来以民歌体视之。本文运用文学人类学方法,探明《竹枝词》其实源于西南地区的巫歌,是在“竹王崇拜”这类原始宗教活动中用于迎神的;而“竹王崇拜”又与“竹枝”这种植物图腾的崇拜直接关联着。文章钩沉史籍文献,考明了竹王、竹郎之神最早源于《山海经》中的神话,且第一次给“廪君”这一神话中的西南少数民族的祖先神以明确的解释。同时,对于《竹枝词》的演唱方式,也作了较为合理的推想。  相似文献   

7.
“女娲补天”神话广为人知,但对这一神话的本相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在“考古学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运用了文化人类学中的“交感巫术”等理论,初步认为:“女娲补天”神话本相是史前一次祭祀活动,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8.
《竹枝词》是唐代诗坛上的一枝奇葩,自来以民歌体视之。本文运用文学人类学方法,探明《竹枝词》其实源于西南地区的巫歌,是在“竹王崇拜”这类原始宗教活动中用于迎神的;而“竹王崇拜”又与“竹枝”这种植物图腾的崇拜直接关联着。文章钩沉史籍文献,考明了竹王、竹郎之神最早源于《山海经》中的神话,且第一次给“廪君”这一神话中的西南少数民族的祖先神以明确的解释。同时,对于《竹枝词》的演唱方式,也作了较为合理的推想。  相似文献   

9.
李屹 《江苏教育》2022,(31):39-43
大卫·兰西的《童年人类学》是“一本童年与育儿的百科全书”,阅读《童年人类学》可从“文化”“教养”与“游戏”三个关键词切入,即找寻“濡化”与“习得”中的儿童文化精神,理解跨文化视野下的儿童教养之别,回归自然活动中的儿童游戏主体。《童年人类学》的观点对当下的儿童教育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湘西系列作品以鲜明的人类学叙事风格,对湘西社会的地域文化进行了一场民族志式的文化书写。以文学的语言之美表现人类学文化事象之真,其作品,既是一组展示文学语言之美的“艺术创作”,也是一系列有关于湘西社会历史与文化事象的人类学的“深度描写”。  相似文献   

11.
关于神话产生的时代,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使用的仍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提法.如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中说:“一切民族在自己的童年时代都产生过神话.”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的阐述是:“马克思指出,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的产物”.其它如《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鲁迅论神话》《神话的魅力与欣赏》等论著,也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竹王崇拜”与《竹枝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枝词》是唐代诗坛上的一枝奇葩.自来以民歌体视之.本运用学人类学方法.探明《竹枝词》其实源于西南地区的巫歌.是在“竹王祟拜”这类原始宗教活动中用于迎神的;而“竹王祟拜”又与“竹枝”这种植物图腾的崇拜直接关联着。章钩沉史籍献,考明了竹王、竹郎之神最早源于《山海经》中的神话,且第一次给“康君”这一神话中的西南少数民族的祖先神以明确的解释。同耐,对于《竹枝词》的演唱方式,也作了较为合理的推想。  相似文献   

13.
<正>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神话”组织课文。“神话”是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于民间文学的一种,想象虚构使其神奇,口头创作使其成为传说故事,这些正是神话的体裁特点。笔者以《普罗米修斯》第二课时为例来谈教学策略。一、紧扣语文要素,定准“神”形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为后面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但书中也有许多超出现实以外的内容。文章将从神话意识这个特定视角切入,从《红楼梦》所关注的“民族性”、“率真”和“幻想”三个方面来论述神话意识在作品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珍贵典籍,是秦代中国地理志,决不是一部“巫书”或“神话百科全书”。把《山海经》看着是神话总集,实在是一种误解和附会,以此而衍化和演泽的传说和绘制的古图,也只是一种主观臆断和推演。《〈山海经〉破译和图解》旨在拨云见日,还《山海经》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感生神话的主题是“知母不知父”,围绕这一文化现象形成了相互关联的三种观点:一、母系制群婚在亲属认同上的反映;二、原始人智力低下,不知“男女构精”而孕;三、原始宗教图腾信仰的表现形式.本文认为,持上述三说者虽然可以得到一些人类学调查材料与本国历史相比附,但即使在部落社会里,绝大部分地方感生神话的真正意蕴也是对祖先的神话化,并无任何神秘之处.  相似文献   

17.
神话是人类学研究中不可绕过的重要范畴,本文力求从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入手,参照阿多诺重要文本,对阿多诺的神话-启蒙-神话的启蒙辩证观进行解读,梳理出倒退为“神化”了的启蒙的深刻内涵。阿多诺这种深沉的社会学思考是对神话解读的一种贡献,也促进了人本身更好地觉醒。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与《易传》宇宙生成论是原始创世神话的哲学表述,它与陈地流传的创世神话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陈楚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东夷和楚蛮原始崇拜和神话遗存。作为一个民族始祖,太昊伏羲是通过神话获得名号。伏羲名号源于“元气”,是宇宙本原和起始的意象和观念,伏羲即“太极”或“太一”。通过对伏羲创世神话与《老子》和《易传》宇宙生成模式的对照考察可以看出,《老子》“道”和《易传》“太极”、“阴阳”、“四象”、“八卦”的概念及其对宇宙生成的概括认识是从神话思维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是把神话中的宇宙观抽象化、逻辑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原型考察、比较研究等手法,将《庄子》中保存的大量神话分成“活物论神话的遗留”、“上古神话的化用”和“散见的神话材料”等三类加以辨证分析;指出《庄子》神话是对已有神话的改造或以之为基础的创造,其目的是满足表达的需要,同时也丰富了神话形态,在神话类型学上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木石前盟”是《红楼梦》中主人公宝黛爱情的重要依据,也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借以表现自己自由思想和文化情结的依托,其原型来自曾雪芹所在的民族满族的古老神话,来自于满族这一古老民族的文化记忆。从悠远的历史文化出发,“木石前盟”的原型呈现出满族原始先民对生命的热爱和创造生命的自豪,因而也使得小说中“木石前盟”的最后毁灭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体现了曹雪芹对于清朝政权和满族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痛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