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论中国传统诚信及其扬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具有注重诚信的道德传统,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根本。传统诚信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受到封建仁义道德的影响,有其局限性。因此。建设现代诚信道德,就必须对传统诚信伦理进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道德基础和悠久灿烂文化的礼仪之邦。自孔子创立儒学之后,儒家文化便一直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主流,经先秦孟子、荀子的继承和发展,汉代董仲舒等人的弘扬和独尊,宋明理学家的阐释和复兴,形态几经变易,道统绵延不断,一脉相承。诚信作为道德伦理规范无论是在华夏儿女的立身处世、  相似文献   

3.
诚信伦理是传统家训伦理的核心内容。当前,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生产领域、交换领域、金融领域等出现“诚信危机”,迫切呼唤诚信伦理。反思传统家训诚信伦理,可以发现,诚信伦理是现代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伦理基础,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可靠保证。由此,借鉴和运用好传统家训的诚信伦理与市场经济的互补优化,将有利于促使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把道德追求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合理的求利,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人之本,中国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范畴。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对诚信有过丰富的论述。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大师王夫之一生以“六经则我开生面”自期自许,为传统学术文化的发展,尤其对诚信这一传统范畴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批判和创新。他从认识论上以及道德修养论上充分肯定诚的价值并将其定义为存在论意义上的终极范畴。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重新认识和阐释王夫之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盛应文 《文教资料》2010,(16):110-112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形成了崇尚诚信、贬耻伪诈的优良传统,构建了一套极为完整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体系。儒家思想作为统领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正统文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思想史领域都具有极高的地位。挖掘和利用传统诚信道德的精华是我们创新和构建现代市场经济诚信观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下滑,诚信危机已成为燃眉之急,唯有通过诚信建设的制度化和文化化,双管齐下,刚柔并济,使得德性伦理的内规与制度伦理的外治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大学生群体诚信道德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必备素质,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基础和前提条件。现实地、理性地分析高校学生诚信道德伦理现状,加强大学生诚信伦理教育,努力构建高等教育的诚信教育体系,积极促使大学生人格的进一步完善,重树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美誉度,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诚信,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统伦理中,诚信被视为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无此便无以立足。如今,诚信是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弘扬中华民族诚信的传统伦理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本文从诚信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诚信体系的建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传统诚信是一种以道德人格为依托、情感为标准和道德义务为本位的诚信,这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普遍信任、契约信用、理性诚信相统一的诚信理念存有一定差距.现代社会的理想诚信不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是对传统诚信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传统诚信通过现代转型,即从人伦关系转向市场关系、从情感依据转到理性依据、从人格诚信转向契约诚信之后,将成为一种以适用范围市场化、诚信主体多元化、发生依据理性化,表现形式契约化为表征的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诚信的传统道德和人生智慧,然而,诚信的道德价值应用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则需要进行现代转化和扩展,即:从传统的"熟人社会"的"民规信用"向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转化;从儒学传统"信不及利"向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平等求利"转化;从传统重于个人的、内在的"心性诚信"向现代重于社会的、内外匹配的"责任诚信"转化;从自然经济状态中的"人格诚信"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诚信"转化.如此,为当今社会诚信伦理的构建,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诚实     
早年,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  相似文献   

12.
诚实     
诚实定义——保持真实,不欺骗自己和别人,内心和外在言行保持一致。目标说实话,不撒谎。主动认错,不找借口。不偷窃。言行一致。无论环境如何,保持真实。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建立后,企业和个人失信问题严重。然而,作为非市场经济主体的政府失信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目前对政府失信的问题尚关注不足。事实上,政府诚信的建立十分必要。笔者从民主政治、法治、政府角色定位以及时代背景四个角度对这一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建立政府诚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提升公民诚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是提升公民诚信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此,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吸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把培育和提升公民诚信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大众媒体、文学艺术的作用,从社会舆论的角度为培育和提升公民的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5.
“诚信”应该是能够维护社会正义的真诚守信 ,应该是有益于社会和广大人民利益的言行一致。当前 ,“诚信问题”严重的原因是多样的 ;因此 ,现在要“共铸诚信” ,也应该综合治理 ,多管齐下 ,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自信,同时又敢闯,再加上勤奋,是能干出点事情的."渐入佳境的杨进勇在总结自身性格特点对自己事业的影响时,显得信心满怀.  相似文献   

17.
诚实与守信     
幼儿阶段是人的良好习惯和品性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幼儿园开展幼儿国际象棋教学活动多年,一直都非常重视幼儿棋品的培养,于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养成社会所倡导的"诚信"美德,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单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数据失真,造假问题相当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会计人员声誉和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开展会计诚信教育,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会计行业自律和监督。  相似文献   

19.
诚信与成本     
诚信属于道德范畴,成本属于经济学范畴,但诚信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所以诚信既是社会道德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关公文化精神的精髓,关公的诚信精神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对大学生诚信文化素质的培育有着积极的示范与推动作用。面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高校诚信文化教育应以关公诚信文化为着力点,分析关公诚信精神对大学生诚信意识培育的补充效能,探索关公传统诚信精神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应用路径,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