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与画之缘     
黄梓栋从小就喜欢绘画,或许跟他的家庭背景有关系——爷爷和爸爸都是建筑设计师,小小的他总把铅笔和尺子当作最好的玩具。当幼儿园的小伙伴们都在忙于玩游戏的时候,他则热衷于将蓝天白云、花鸟虫鱼收录在自己的画本中。他磨爷爷买金鱼,只为了观察鱼儿在水中的优哉游哉;他恳求妈妈种莲花,只因为喜爱挂历上的国画《墨莲》。五岁的时候,偶然的机会,他知道有专门教授绘画的辅导班,千方百计想去学画,爸妈认为学画画没什么用,不如学点语文数学,但是执拗的梓栋坚决不肯。最终还是爷爷拍板,支持他去学画,从此,他开始了追梦的征程——“叮叮、叮叮、叮叮……”一阵清脆的铃声敲响了新的一天。太阳依旧从地平线升起,金灿灿的,一切都是新的,虽然花儿还是那么红,叶还是那么绿……新的一天,新的挑战,生活就像一块魔方,一切似乎都在意料之外,但只要善于发现,其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每追梦新星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只在于他能否去发掘,并与自己的梦想融合,执着奋斗。偌大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一个空间去培养自己最喜爱的乐趣,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梦中的天堂,让自己的个性飞扬。我热爱生活,更加热爱美术,自幼习画的我,对画有一种说不出的爱。十一年前,我不顾父母的劝阻,毅然拜师习画...  相似文献   

2.
我与书缘     
陶创 《课外生活》2012,(20):30-31
我酷爱读书:漫画书、故事书、小说书……只要是书,我都要想方设法地拿过来读一读。以至于每天晚上临睡前,我总要找本书来看看,才能安心地进入甜美的梦乡。说起我和书的缘分,还得归功于我的爸爸、妈妈呢!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特爱看电视,她和爸爸很担心电视看久了会让我的两只眼睛安上"玻璃窗"。于是,妈妈从她学校的图书馆借来了很多书,每天都给我讲那事。  相似文献   

3.
扬州八怪是清代画坛上的重要流派,影响深远。这一画派的兴起,与明清之际才女绘画有着深刻联系。明清才女绘画与明清士人的爱好相辅相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处于这种风气中的扬州八怪自然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与成人教育之缘姚仲达1985年,我年满60岁、根据国家公务人员离退体制度的规定,主动写了离休报告,目的是想在身体尚健、头脑清醒之时,早日解脱行政事务工作,转入个人对成人教育的思考与研究。离休后.我除继续承担了在职时未完成的一项工作──参《成人教育辞...  相似文献   

5.
许依洁 《当代学生》2013,(10):51-52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礼仪之邦之美称,这个美称最早出现在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这句话诠释了何为华夏。其中,服章之美一说,便是指中国自古以来的服装之制,而此处的服章便是指汉服。  相似文献   

6.
7.
今年九月,我成了一名小学生。来到新学校,我发现有很多地方和幼儿园不一样:学校很大,有很多班(ban)级、很多同学;课程很多,有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真的很有趣(qu)。最让我高兴的是,刚开学不久,学校就举行了运动会。我参加了跳绳(sheng)比赛(sai),拿了第一名,很厉害吧!  相似文献   

8.
戴妙菊 《吉林教育》2006,(10):45-4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生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面孔日新月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面对这些美仑美奂的建筑或欣欣向荣的校园,经常看到同学们感慨万分,指手划脚议论一番,有些同学到想将来当建筑设计师,但又担心图画太差,难于实现。而对美术感兴趣并有些基础的同学,吸引力较强。作为美术教师,对这些有意学建筑的同学,有因势利导的责任,也是对美术教育的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10.
我与书     
我爱书。书是精神食粮与支柱。我从小学时期就和书有了不解之缘。 我出生在冀南平原上的一个农民家庭里。8岁时,父亲把我送入本村简陋的土屋小学读书。老师给我安排好桌凳坐位后,便发给我一册新的抗日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1.
黄瑾 《早期教育》2003,(11):8-9
社会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其形成和发展对当今的教育教学尤其是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把建构主义思想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的当推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对于杜威,学与教基于儿童的行动;对于皮亚杰,学与教基于儿童的个体建构;而对于维果茨基,学与教基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当今,在幼儿园数学  相似文献   

12.
我上小学了,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在这里,我发现有很多地方和幼儿园不一样。学校很大,有很多的班级,有很多的大哥哥大姐姐。每天要上很多节课,有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等,真的很有趣。最让我高兴的是参加校运会,我参加了接力赛跑,只可惜没有拿到奖牌。对了,我还参加了跳绳比赛,拿了第一名,觉得自己真厉害。以前一直很羡慕隔壁的姐姐每天系着红红的红领巾,很神气。  相似文献   

13.
我第一次认识<小学生学习报>是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只有6岁,是刚刚能读些书籍和报纸的年龄.除了课堂上的知识和课本外,<小学生学习报>就成了我课堂外的良师益友.虽然很多内容我只能靠拼音来认读,但是她生动的图片、丰富的内容和有趣的故事让我学会了很多自然、科学、历史、生活、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相似文献   

14.
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它们之间的通感主要表现为:听声类形,以耳为目;耳中见色,眼里闻声;画形无象,造响无声.中国画的基本特点是"气韵为主,笔墨为先".它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不拘限于形似,重在传神写意,创造出时空一体、富于律动感的艺术空间.西方绘画接近于雕刻和建筑;中国画则趋向于诗歌和音乐,与音乐的通感关系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  相似文献   

15.
我第一次认识《小学生学习报》是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只有6岁,是刚刚能读些书籍和报纸的年龄。除了课堂上的知识和课本外,《小学生学习报》就成了我课堂外的良师益友。虽然很多内容我只能靠拼音来认读,但是她生动的图片、丰富的内容和有趣的故事让我学会了很多自然、科学、历史、生活、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相似文献   

16.
孙柳依 《求学》2003,(12):4-9
我的学习方法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讲究“效率”。我是比较反对无条件地开夜车的。我强调效率,并不是说有了高效率就可以大幅压缩学习时间!  相似文献   

17.
1990年,我怀揣着梦想和希望走进了小学数学的课堂。同事们强烈推荐我订阅一种杂志——《小学教学》。好意难却,就这样,一开始工作我就结识了《小学教学》,从此相知到结缘,20年来相依相伴。很多美好的回忆都珍藏在彼此的心间。其中最想与大家分享的便是我与《小学教学》结下的“梦”缘。  相似文献   

18.
活动由来:我园位于北京市前门地区,周围尽是些精砖灰瓦的四合院平房。近来,前门地区开始拆迁,孩子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转移到平时并不关注的四合院、小胡同上来了。于是,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设计了有关胡同文化的主题绘画活动。  相似文献   

19.
我和语文教学并没有天生之缘。 中学阶段,我酷爱数学,虽然那个年代学的数学不系统、不扎实,但我对这门课程有一见如故的亲热感,上课注意力特别集中。1972年中师速成毕业时,老师在我的档案上写着“可教初中数学”的话,我被分配到家乡县郊的一所初中做数学教师。当时我17岁,用现在的话说,还未成年。同行竞点头评价日“可”。三年后,学校缺语文教师,校长认为我开会时发言积极,  相似文献   

20.
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说:"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领孩子们敢写、乐写?如何以新颖、灵活、多样的方法或写作思路积极有效地帮助学生轻松地找到可以下笔的"切入点"?笔者借助儿童绘画的思维方式,尝试着开拓儿童的作文思维。一、涂鸦——从画画到写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