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兔和月亮》是新课程七年级教材上册中的一篇寓言。人教版的《教师教学用书》确认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不配拥有而拥有,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这种从实用的角度,以浓厚的功利色彩去解读白兔的审美活动,违背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这些语文教学目标。既然是白兔的审美活动,就应从美学角度去建构寓意,这样显得更贴近生活,同时也更能妥当地来解释白兔得月前后心理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白兔和月亮》选自《周国平文集》第2卷,现选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一只白兔独具赏月的慧心,因此,诸神之王把月亮赏赐给它,但得到月亮后,白兔却生出了无穷的得失之患,于是,它主动把月亮还给了诸神之王。关于这则寓言的寓意,《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作了这样的分析:"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为什么"实在不配拥有"呢?《用书》指出:"白兔拥有月亮,不是  相似文献   

3.
《白兔和月亮》出自《周国平文集》第2卷,该文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这则寓言的内容是:一只白兔独具赏月的慧心,因此。诸神之王把月亮赏赐给她。但得到月亮之后,白兔却生出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最后主动把月亮还给了诸神之王。  相似文献   

4.
一日,到初中一年级听课,听了《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深思之下,感触颇多。有一只独具审美慧心的白兔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中,月的阴阳圆缺各具风韵。于是诸神之王为奖励她的赏月之才将月亮赏给了她。谁知她得到月亮后,如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恐被偷一般,惶惶不可终日,美好的赏月心情被破坏,从此饱受煎熬,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为摆脱这种痛苦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意在言外     
赵霞 《江苏教育》2008,(18):24-24
寓言,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它用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被人盛誉为“理智的诗”、“是穿着外衣的真理。”无论是中国古代寓言,还是西方的《伊索寓言》,一方面,它们凭借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明辨是非、知道善恶、认识美丑;另一方面寓言这种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两篇带有寓言色彩的文章,一为欧阳修的《卖油翁》,一为庄子的《庖丁解牛》。文字谈不上艰深,却绝对称得上寓意隽永意味深长。虽说人们常用“熟能生巧”来概括这两篇文字的主题,但如果你有兴趣将它们对照着阅读便会发现,故事中两位主人公在其“事业”所达到的境  相似文献   

7.
《蚊子和狮子》是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有的师生认为,作者伊索在创作本则寓言时已把心目中的寓意表达出来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了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这真的是本则寓言的寓意吗?严格意义上讲,这还不能称之为寓意。因为这句话只点明了这则寓言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整部《伊索寓言》主要是用这样的两种格式(:1)先讲故事,结尾说“这个故事适用于……的人”。像《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是如此(。2)先讲故事,结尾把寓意点明。如《农夫和蛇》的结尾是“:这故事说明,邪恶的人们是不会变的,即使人家对他十分仁善。”这些寓意说得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上册,选了两篇《伊索寓言》故事,其中一篇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授本课时.讨论完这则寓言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描写手法、故事寓意之后,进入了拓展环节:续写此故事。我说:“同学们,  相似文献   

9.
寓言是借一个简短故事寄托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样式。从这个定义来看,故事虽简单短小,道理却深奥难懂,加之学生年纪小,生活阅历浅,寓言的寓意较难弄懂。这就是说,揭示寓言的寓意是教学时的一个难点,要着力研究合适的解决办法。下面以教材中的成语寓言为例介绍几种揭示寓意的方法: 一、摘句析义 有些寓言,文中有现成的句子直接或间接揭示寓意,如《狐假虎威》文末一句“狡猾的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叶公好龙》文末一句“原来他喜欢的不是真  相似文献   

10.
寓言是借一个简短故事寄托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样式.从这个定义来看,故事虽简单短小,道理却深奥难懂,加之学生年纪小,生活阅历浅,寓言的寓意更难弄懂.揭示寓言的寓意是我们教学寓言的一个难点.如何揭示寓言的寓意呢?可用下面几种方法.一、摘句法.有些寓言,文中有现成的句子直接或间接揭示寓意,如《狐假虎威》(第四册第15课)文未一句“狡猾的狐狸是借老虎  相似文献   

11.
童话和寓言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奄话的灵魂,如《皇帝的新装》、《灰姑娘》等。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如《白兔与月亮》、《落难的王子》等.  相似文献   

12.
《工之侨献琴》是一篇含意深刻的寓言。教参对它的主题及寓意是这样界定的:“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的故事,讽刺世人以优为劣、好假恶真的世风。”笔认为,在引导学生正面接受这一定论的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从当今市场经济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故事里,以寓言的形式把寓意融在其中,这样的一篇语言通俗、流畅易懂的寓言.在教学时如何进行教学,课文的重点训练应落在哪儿?这篇文字的寓意如何表述呢?.  相似文献   

14.
读过《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后,同学们对白兔失去月亮的结局不大满意。看着同学们若有所失的表情,我突发奇想:崇尚唯美主义的人们能给自己的作品平添曲笔,我们为何就不能给寓言设计一个更圆满的结局,让白兔的月亮失而复得呢?于是我问大家:“同学们,在有月亮的晚上,你们也赏月吗?”  相似文献   

15.
《东郭先生和狼》是一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寓言。这篇寓言是根据明人马中锡的《中山狼》改写的。法国著名寓言诗作家拉·封丹曾经这样说过:“一首寓言诗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说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我们教学寓言故事,就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故事,领会其中的教训。《东郭先生和狼》这篇寓言,采用拟人和象征的手法,写了这样故事:好心的东郭先生救了一只被猎人追赶的狼,狼不仅不报恩,反而要吃掉他。最后来了一位老农,用巧妙的方法,打死了狼,救  相似文献   

16.
七年级上册选了周国平的两则人生寓言,其中一则为《白兔与月亮》,故事内容十分简单,但寓意却深远丰厚,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教参与多数老师皆把寓言主旨简单定为:对财富的态度。看了课本之后,断定可能是受课前导语的影响,课前导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拥有财富是好事,但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这样的导向显然把寓言主题狭隘化和肤浅化了。文中小白兔的欢乐与痛苦源于他与月亮关系的改变,开始小白兔与月亮的关系是欣赏、审美的关系,此时的小白兔是自由而快乐的。后来,小白兔对月亮的关系变成了占有的功利关系,小白兔便开始患得患失,变得痛苦了。…  相似文献   

17.
《牧师的黑面纱》(The Minister's Black Veil)是美国十九世纪初最重要的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cl Hawthorne,1804—1864)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故事重述》中最为出色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充满了寓意和象征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新英格兰牧师突然戴上神秘黑纱的故事。作者在序言中声称“象征着不同的含义”并又名为“道德寓言”。那么,我们要问,霍桑在这含混的象征和忧郁的寓言中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读(伊索寓言〉》(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是钱钟书先生写的一篇读后感,但它又与一般的读后感不同,别出新意。钱先生没有像通常的读者那样由作者的思想牵着鼻子走,而是在读的过程中掺进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对《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进行“新解”,给每一个故事都生发出新的寓意来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吴强 《云南教育》2008,(4):38-39
《矛与盾》这则寓言是“九义”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第二十五课,它借卖矛与盾的故事讽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人,耐人寻味。教学这篇课文应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并开展思维和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20.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寓言是用简单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寓言有情节、有形象。寓言式杂文以隐喻、象征手法去影射生活,针砭时弊。这种文体,本质是杂文,寓言是形式。概括寓言式杂文的主旨,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