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我问家长,你们每天表扬孩子吗?你们当中有哪位家长每天表扬孩子三次,请举手。家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举手。有位家长说:如今的孩子让人着急、苦恼、生气,浑身都是问题,就差把我们家长逼成精神病了。临出门叮嘱他们上课守纪律别出声,可到放学的时候,家长又被老师请去。学习成绩在班级最差,就这样的孩子还  相似文献   

2.
我想做差生     
同龄人的交流是心与心的交流,网络则让他们更加贴近。下面是一些学生在网上的留言对话,不知家长们是否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无念思:我在班里成绩不错,但如果你问我想做优等生还是差生的话,我会选择做差生。为什么呢?差生虽然成绩不好,但他有丰富的课余时间能干自己喜欢的事,而优等生却不能。在同学录上,有几项是:你最喜欢的歌曲,你最喜欢的电影,你的偶像……优等生写的不是一首没听过就是一部没看过,这说明什么?说明优等生在家只是学习、看书,看书、学习,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好呢?优等生的成绩虽然好,但课余生活远没有差生丰富,现在注重素…  相似文献   

3.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与家长沟通。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也是今天家长们主要的困惑。有专家指出,家长教育的无力化是“权威失灵”的一种表现。那么,家长权威为什么会“失灵”了呢?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做?为此,笔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孩子和专家,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们一些启示。家长:孩子越大越难管“我要走出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4.
每个学校或班级总会有一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比如调皮捣蛋、破坏东西、作业拖拉、上课故意不认真或随便说话、骂人打架,甚至敌视教师,这些学生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被老师、同学看不起,甚至被扣以“差生”的帽子。从天真无邪的孩子,变为受人歧视的“差生”,责任究竟在谁?让我们先来倾听一个孩子的心声:爸爸,我本不是差生亲爱的爸爸:您好!这次家长会你能来参加吗?我们父子好久都没有心平气和地谈一谈了,只要我们一对话,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大吵大闹不欢而散!我知道这一切是从我当差生那天开始。也许你忘记了,那一天也是你和妈妈分道扬镳之日啊!…  相似文献   

5.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6.
“老师,我孩子写的是哪张啊?”A家长一脸茫然,找不到自己孩子写的话。“老师,这张是不是我孩子写的?”B家长指着月牙形的小纸条不确定地问。“这孩子,想不到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我平时真是太忽视他了。”C家长凝视着自己孩子写的纸条,一脸愧疚……教室黑板上的“童心絮语”海报,成了家长们最关注的焦点。他们汇聚在教室的黑板前,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有羞愧难当的,有愁眉苦脸的,有作沉思状的,也有十分激动的……众家长争看着学生们这些歪歪扭扭的字,而我这个班主任倒被他们撂在一边,备受冷落。原来,家长会的前一天,我征询学生们的意见,大家有…  相似文献   

7.
幼儿升入大班后 ,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 :自己的孩子能写多少字 ?能做几道计算题 ?家长们填写“家园联系册”时 ,多半家长都要求老师多留一点作业 ,让孩子回家完成。而家长们所要求的这些作业 ,都是一些“死作业” ,如让孩子多抄几遍生词 ,多做几道算术题。这些“死作业”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讲 ,弊大于利。那么 ,幼儿园该留什么样的作业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雏形 ,所以幼儿园不宜给幼儿布置一些“死作业”。时常有家长这样问我 :“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你们带着孩子游戏 ,为什么不给他们做做作业 ,写写字呢…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谁的     
<正>班级是谁的?班主任的?所有学科老师的?学生自己的?还是家长的?这是一个很少有人追问但的确值得深思的问题。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因此,班级是学校的。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平台,班级当然是学生的。班级由孩子构成,孩子各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家长,班级也应当是家长的。而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中,班级理所当然是班主任的。在班主任会议上,我们常听到谁的班成绩好、谁的班纪律好之类的话语,每一个班级都与班主任密不可分,都多少  相似文献   

9.
爱的教育     
韦煜华 《广西教育》2008,(25):10-10
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接触一段时间后,都会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其中一个问题是:你认为自己在老师眼里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如果有一些孩子选择后者,我就会检讨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评价,并单独找这几个孩子谈心,或通过“家校直通车”(家校联系本)与孩子谈话,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你也许会问:难道我教的班中没有所谓的差生?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我觉得,这些孩子更需要尊重,他们更有被关注、被认可、被爱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李程 《班主任》2010,(5):8-11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我梦想时光永远不老,我可以天天陪着孩子们走过他们的童年;即使有一天我老去,有孩子的童年相伴,生活也会有滋有味。我梦想学校里没有检查,学生回家后没有作业,班上永远不会出现“差生”,所有家长都是我的同事,我们用爱心和希望,编织着美丽的教育童话……  相似文献   

11.
王栋生 《师道》2004,(3):18-20
如果孩子们不懂得信任。有一次我问学生:“当你们出门时,父母对你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们笑了,不说,我请他们说,大家都不好意思,异口同声地说是“外面坏人多”。是的,如今每逢孩子出门,家长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第二个问题:“小时候大人用什么吓唬你?”答曰:“老拐子”。——也难怪,社会有些邪恶现象是我们当年想不到的,尤其是在一家一个孩子的情况下,谁都怕孩子遭遇不测。我向许多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了解过,他们指着满街目中无人的汽车、摩托车和乱闯乱撞的自行车,无奈地说,他们宁可让孩子晚几年自立也不愿意孩子面临危险。当传媒批评中国孩子生存能力差,中国的家长溺爱子女时,可能应当先呼吁尽早健全社会法治意识,呼唤人们有爱的意识。但是现在我想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你自己意识中有没有很强的“防”的意识?“外面”的坏人多吗?  相似文献   

12.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篇高一学生的日记。其中有这样的一些话: “我诚恳地希望老师们想一想:难道你们那冷峻得怕人的面孔,就可以使差生们赶上来吗?”“你们对优生满面春风,对差生冷若冰霜,就会使差生对你产生一种对立感,使他们自暴自弃,甚至感觉不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日记还介绍了差生和歧视差生的老师之间的争论: 老师:“我不可能象磁铁一样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13.
都是为了孩子,家长也是,班主任也是,这就是家长们心中的好班主任。担任班主任10年来,我深切地体会到,要想成为家长们心中的好班主任,的确不易啊!但是如果能记住一条:一切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就会信任你。教出了成绩的班主任。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因而对班主任的要求也比较苛刻。他们比较认可的班主任就应该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带班经验,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成绩斐然,受学生尊敬的。我长期担任初三级的班主任工作,每年中考时,所带班级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学生、家长心中留有很好的名声。新学年一到,学校就会…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目前现有的3.67亿未成年人中,有2.35亿是中小学生,他们中被老师和家长划入"差生"行列的学生达5000万人,相当于一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难道这些孩子天生就是有问题吗?我想大部分都不是,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5.
<正>在学校教学教育中,总会发现一名甚至几名"差生",这些"差生"让教师与家长相当头疼。"差生"又称"问题学生"、"潜能生",是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他们呢?用什么方法来转变他们呢?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另辟蹊径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有感于5000万"差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说我们教育带给家庭的情绪体验,我想只有两句话:“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未知其数,一定很多;愁的已有统计:5000万《北京青年报》2001年6月25日的一篇报道说: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或10个瑞士或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总数。“差生”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而业已成为家长和老师的“问题孩子”,他们无法得到老师的青睐,成为了班级的“多余人”,也很少见…  相似文献   

17.
家长和教师互相埋怨是司空见惯的——家长责备教师教学水平不高,而教师们则怪罪家长家教不严。其实,要使孩子学习好,得通过学生本人、家长和教师“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而且特别要求家长和学校的默契配合。下面是美国的一些优秀教师向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作出的合理化建议。与教师配合默契及时走访教师。你的孩子成小学生了,学期一开始你就得抽空去拜访教师,最好花上半天时间观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级。对本学期开设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教师,"差生"这个字眼是很熟悉的。这是我们教师最不愿面对的,但是却又不得不去面对的一群孩子。他们有的学习差、有的纪律差、还有双差生。如何去面对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们呢?在这两个学期中由于所教的班级人数较多、"差生"较多,使我有机会接触了很多这样的孩子。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让我对他们更加了解、更加理解更加疼爱。  相似文献   

19.
高考,你是一个多么普通却又不平凡的词语,你引得无数学子会聚在你的脚下,你美丽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很重要!高考,我想和你谈谈。对于你,我很无奈!你是一座山,重重地压在了我的身上。不,何止我一人!在中国,直接站在山脚下的学生数量令人咋舌,在他们背后,还有无数教师,无数家长,多少人在为你拼搏。我们希望拥有美好的明天,老师们期望我们考入名校,家长们在思考孩子未来的道路。这是一场全民总动员,你使我们明白了同舟共济  相似文献   

20.
纸条一差生通常是指成绩不好的学生,我就是这样一个女生。尽管我并没有受到老师和父母太多的直接批评,可是我心里还是不太舒服,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我是一个差生,一个不受重视没有什么希望的学生。虽然说我是差生我怕谁,但毕竟……我该怎么办?——难受的芳芳亲爱的小芳芳,你好!看到你现在因为成绩不佳的原因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而感到难过,我反而为你感到高兴。首先是因为你很有上进心,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这很好;其次是因为现在的你已经积累了一大笔财富呢!我想你一定还没有意识到这笔财富是什么吧?那就是你的抗挫折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