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秀辉 《知识窗》2011,(8):39-39
筷子是东亚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造型设计十分适合东亚的饮食习惯。中、日、韩三国都有使用筷子进食的文化,但由于历史和本土化的影响,筷子在三国之中不尽相同。中国的筷子中国是筷子的鼻祖,相传大禹是世界上使用筷子的第一人。中国使用的筷子长而直,末端是钝的,我想,这是体现了汉民族普遍不具攻击性的特点吧。中国人使用筷子很讲究,有礼仪上的讲究,也有禁忌上的讲究。  相似文献   

2.
正把一根筷子插入装满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能把杯子提起吗?一、实验材料一个塑料杯,一杯米,一根筷子。二、实验过程1.将米倒满塑料杯。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紧实一些。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4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趣看筷子     
<正>带有层外壳,每次使用完之后,剥掉最外面的壳,就又是一双崭新的筷子,它还被设计成漂亮的花枝状,美观又环保。想法不错,可是,使用永久性筷子,不是更加环保么?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我们的祖先用筷子进餐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别看筷子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也是当今世  相似文献   

4.
人们吃饭时,经常与筷子、勺子打交道。筷子或勺子的卫生,对每个人来讲都很重要,特别是在食堂、餐馆吃饭时,筷子或勺子的卫生不能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吃饭离不开筷子,一双筷子只要没断,很多家庭都习惯用上好几年.近日,网上流传"筷子使用超3个月或诱发肝癌"的消息,引发了大家对旧筷子安全性的担忧. 筷子使用超六个月致癌? 近日,央视财经发微博称:调查发现,普通筷子使用3至6个月时间,本身颜色会随着时间和使用频率变深或变浅,变色的筷子要赶紧换.超期使用的筷子会滋生各种霉菌,轻者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呕吐等疾病.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  相似文献   

6.
事件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生产和使用木制一次性筷子客观上消耗了大量木材资源,还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为了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和节约木材资源,今年4月1日起我国将木制一次性筷子纳入了消费税征税范围,税率为5%。然而,这个政策并未对巨大的一次性筷子消费市场产生影响。中国和地球的森林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使用。中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木材锯成普通厚度的木地板,可以铺满3700个足球场。——“绿色和平”组织一次性筷子绝大部分是木筷子,基本上没见过竹筷子,因此,耗用…  相似文献   

7.
我与筷子笼     
在一次就餐前,我没洗手就去筷子笼里取筷子,旁人看到后说:“你这样拿筷子不卫生”。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确实现在人们从筷子笼里取筷子时都是拿在筷子头部,特别是小孩不洗手拿来就用,这样很容易病从口入,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有没有一种办法在取筷子时,可避免手指拿在筷子头部呢?首先,我对现有筷子笼及人们习惯的取筷方式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发现要想避免上述不良取筷方式,只有对现有的筷子笼进行改进。传统筷子笼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敞开式;其缺点是不防尘,容易受到小动物,特别是蚊,蝇的侵害;另一类是筒形加盖式,其缺点…  相似文献   

8.
减肥筷子     
正妈妈正在实行减肥计划,每天吃饭之前都得计算每种菜的卡路里,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特麻烦。我们夹菜必须使用筷子,所以我想发明一种减肥筷子来自动计算菜中的卡路里。在普通的筷子上面安装一个电脑版计算器,再把自己经常吃的菜的热量输入到电脑  相似文献   

9.
筷子机器人     
台湾某科技大学教师提出“筷子机器人”的设想,近日付诸成形。由于“筷子机器人”具有学习能力,设想者希望它未来运用于生活帮助人类,例如宠物狗,或进入战地搜寻地雷,甚至登上火星。由于这种机器人是筷子搭起来的,重量很轻,也很便宜,只要两千元新台币的成本就可以完成一个。  相似文献   

10.
筷子杀菌盒     
正日常饮食中,筷子易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如霉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能随筷子被吃下肚,危害人体健康。为此,台湾工研院开发出全球第一款名为"筷洁菌"的适用于一般筷子的深紫光LED杀菌盒。用餐前只需90秒就可将餐厅提供或自备的筷子快速消毒,消灭99.99%的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I0004-I0005
作为直接与食品接触、可重复使用的筷子,目前既缺乏国家标准,也没有实施企业食品生产许可准入,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请关注——家中筷子长期用有何危险?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进食采用的方式,世界流行最广泛的有3种:用手指、用叉子、用筷子。用手指抓食的人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区,用叉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南北美洲,用筷子的人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陆。中国人是用筷子群体的主体,也是筷子的创制者。中国人使用的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的优点是避免了疾病的交叉感染,但是,造成的木材资源浪费是非常惊人的。如何合理利用有效资源,解决一切性木质卫生筷子的浪费问题。以成为当前森工企业的重要疑难研究项目。对此,我们提出生产环保型组合卫生筷子。  相似文献   

14.
筷子叠罗汉     
玩过翘翘板的游戏吧?那时候的你可能还不知道"力的平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把丢弃到垃圾筒的一次性竹筷子洗净吧!环保小游戏——叠罗汉,马上就开始!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抽样问卷调查表明:一次性木筷子消费量巨大,主要集中在快餐场所;方便、卫生、廉价是消费者选择一次性木筷子的主要动机;建立政府、企业和公益力共同参与的木筷子垃圾回收体系,必要且可行;木筷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面临回收成本高、回收数量有限和可能误导消费等问题。建议采取"设置专用桶箱,构建回收网络;集中开发利用,配套税费减免;引入碳汇理念,鼓励企业参与;加强社会宣传,凝聚公益力量"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筷子源说     
筷子,我国独有夹取食物的用具。古时叫“箸”,同“”。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纣为象署,而算子唏。”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刘义庆著《世说新语·贫悄》载:“王蓝田(述)性急,尝食鸡子,以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从上述记载可见,我国筷子的历史十分悠久。后来,为什么“箸”、“”又改称“筷子”呢?原来其中另有一番缘故。据明代著名文学家、“娄东三风”之一陆容著《菽园杂记》卷一中考证:“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容为快儿,幡布为抹布。’‘以著为“快地…  相似文献   

17.
《知识窗》2008,(12):59-59
1.三长两短 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有诅咒之意。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业月刊》2008,(4):58-58
吴晓华是苏州一家纺织布艺专卖店店长,每天都与各式各样的布料打交道。一次偶然的突发奇想,使得吴晓华开始尝试用布料来给筷子做“衣服”。  相似文献   

19.
<正>从两篇报道谈起《北京晚报》2010年1月27日报道,北京市政协委员刘绮菲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第三次提交议案:建议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对此,有关部门表示在北京禁止使用一  相似文献   

20.
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Ⅳ期和Ⅴ期状幼体分别进行了停食和限制投喂量的饥饿实验,研究饥饿对幼体变态的影响.实验证明:停食时间越长,Z4变态延迟时间越长,变态成活率越低,且停食30h后,Z4幼体不变态,完全死亡.在限制投喂量的实验中,不能变态的Z5个体出现了一个额外的摄食时间,且投喂量越少,额外的摄食时间越长,变态成活率越低.停食和限制投喂量都能影响幼体的变态,但停食和限制投喂量对幼体机体损伤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