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十九世纪的作家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特点和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出现了两个伟大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大文豪萧伯纳的这一评价,犹如一声悠长的浩叹。爱伦·坡未能亲领到这份殊荣,便早在穷愁潦倒、悲愤交加中离开了人世。爱伦·坡一生命途多舛,屡遭困厄,生前文名寂寞,极不得志。直至死后多年,才声名鹊起。但对他的创作,一直未有定论,毁者有之,誉者有之。 波德莱尔称爱伦·坡为“当代最强有力的作家”,法国象征主义作家们奉他为精神上的领袖。在他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在伦敦作家俱乐部举行了由柯南道尔主持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爱伦·坡的创作意图、写作原则角度,通过对其作品《乌鸦》的分析,解读诗歌中的哥特元素,说明哥特元素不仅存在于小说中,在诗歌当中亦可以分外活跃、表现强烈。爱伦.坡将笔锋探向人的内心世界,给读者带来了莫大的想象空间,引领读者从悲戚中获得启迪、振奋,不断探索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激励人们追求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阿芒提拉多的酒桶》是埃德加·爱伦·坡的经典恐怖小说之一。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及淬炼的语言充分彰显了19世纪初文学的哥特情调,即对死亡、恐怖、复仇的病态迷恋。本文以哥特小说主题、《阿芒提拉多的酒桶》中所蕴含的哥特式听觉及视觉艺术展开分析,探寻爱伦·坡笔下通向毁灭的人性之冢。  相似文献   

5.
《乌鸦》是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伟大著作之一.他的诗论崇尚唯美,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极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被誉为"美国恐怖小说之父"的埃德加·爱伦·坡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短篇小说还是诗歌,哥特式文学元素随处可见。死亡的主题、阴森的场景、诡异的气氛、恐怖的意象在爱伦·坡的笔下却被赋予了诗歌忧郁美的风格,因此造就了一位曾被称为"美国最伟大作家"的诗人,同时也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个既怪异又哀婉的凄美画面。本文将从埃德加·爱伦·坡的代表作品《乌鸦》入手,分析哥特式文学理论是如何在这首诗歌中体现的。  相似文献   

7.
《丽姬娅》是爱伦·坡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之一,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心理恐怖小说。本文从“丽姬娅的外形特征、死亡场景、重生生活”这几个方面来感受爱伦。坡是如何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表现出丽姬娅的。  相似文献   

8.
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和诗人之一,他的哥特式小说,特别是由他首创的心理哥特式小说,直接推动了现代推理小说的发展和繁荣,并对美国文化、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爱伦·坡文学创作的背景出发,以文本为基础,分析了爱伦·坡小说中的意象,以期为爱伦·坡哥特小说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试论爱伦·坡文学创作中的死亡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主张“美女之死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诗意的论题”,在他的作品中大量的死亡的描写体现了坡在失意人生中对美的渴望与追求。本文拟通过坡短暂坎坷的生活经历、艰难曲折的写作生涯及其文学理论作品的探讨,以求揭开作家一生的死亡情结。  相似文献   

10.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其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他的恐怖小说.他的恐怖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的哥特式风格又对其进行了扩展.<厄舍屋的倒塌>是一篇优秀的哥特式短篇小说,小说从人物塑造、场景描写、心理刻画和语言艺术等方面对哥特式小说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埃德加·爱伦·坡在短篇小说《威廉·威尔逊》中借助自传体小说叙述方式,通过主人公的回忆与对话完成自我认识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人物自我揭露、自我解释和忏悔。读者通过阅读这一有意识的自我认识与忏悔的过程来解析故事背后对于人性冲动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埃德加·爱伦·坡在著名小说《厄舍府之倒塌》中描写了一位被活埋的可怜女性———马德琳·厄舍,她被家人抛弃,奄奄一息、活人入棺。本文通过分析马德琳的艺术形象和悲剧根源,揭示冷酷父权社会对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扼杀及女性在压迫中的逐步觉醒。  相似文献   

13.
爱伦坡写了很多小说和诗歌。其中大量的作品是关于死亡的。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他的小说中死亡是恐怖、可怕的情节,而在他的诗中对死亡的描写似乎不那么可怕,读来有美丽而忧伤的感觉和体验,有着高度的审美情趣。作者在创作时,根据不同的理论原则,对诗歌和小说使用了不同的处理手法。本文从背景、韵律、用词等润饰角度,对爱伦.坡诗歌中死亡美感进行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哥特手法在爱伦·坡的众多短篇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为读者展现了一幕幕令人惊悚恐惧的场景。这种恐怖达到一个极致,便向它的相反面转化,使作为载体的故事情节呈现了一种异样的文学之美,从而被赋予了反传统的美学艺术特征。短篇小说《阿芒提拉多酒桶》作为爱伦·坡的短篇代表作之一,以复仇和死亡为主题,人物不多,情节也不太复杂,但却有着浓郁的恐怖气氛,恰到好处地传达出这种创作特征,实现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哥特小说自诞生之日起经历约60年的探索发展,终由于传统模式和消费控制的影响一度使其逐渐走向衰亡,哥特小说与恐怖小说、灵异小说的区别也变的模糊不清,而且大有被取代之势。但是,随着美国文学家爱伦·坡对哥特小说传统的突破与发展,哥特小说被注入新的生命体征,其一,具有魔幻色彩的"死与美结合"的诗意追求;其二,由传统单纯的"心理恐怖"的表现转向具有本体意义的"内心恐怖"的探索,进而以预言的姿态自觉反思人类荒诞的生存处境,使哥特小说充满了超越传统形式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指导训练与比赛实践,充分发挥运动员有限的专项体能,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采用文献资料法、图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全程滑跑节奏、训练节奏、步频与步幅节奏关系及负荷节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我国运动员训练与实战节奏衔接不紧密;现代竞赛全程步长占主导地位,节奏呈现弯道以步频为主,直道以步幅为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指导训练与比赛实践,充分发挥运动员有限的专项体能,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采用文献资料法、图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全程滑跑节奏、训练节奏、步频与步幅节奏关系及负荷节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我国运动员训练与实战节奏衔接不紧密;现代竞赛全程步长占主导地位,节奏呈现弯道以步频为主,直道以步幅为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现代篮球比赛节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赛节奏是篮球比赛致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反映了现代篮球比赛快速、灵活、多变的特点.从篮球比赛节奏的表现形式和怎样去控制篮球比赛节奏的角度,指出比赛节奏的变化是篮球比赛的精髓;在比赛中,只有合理、及时地变化比赛节奏,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对抗中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项体育赛事都有自身特有的艺术节奏,在体育解说中,必须把握节奏,才能更好地让观众感受到一个项目的内在,这就必须做到比赛同步的语言和情绪与比赛进展相符的高低起伏.通过对解说节奏表现形式的解析,来阐述解说艺术节奏的控制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现行中师音乐教材中的视唱教学,其教学内容基本为音准、节奏和协调反应能力三者的有机结合.本文将从柯尔文手势唱名教学法、环绕式的音程音准练习法、节奏归纳练习法、节奏生活化练习法、创造式音阶练习法等五个方面阐述掌握音准和节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