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历年工资分配制度的演化作了分析,针对高校现行工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高校现行工资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工资制度改革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回顾了中国高校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高校现行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科学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改革的原则是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改革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改革的核心是构建适合教师劳动的工资制度;最终达到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工资制度由于涉及利益关系复杂,一直是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难点"、"热点"。本文结合中国石油近年来工资制度改革过程,分析现行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不足,探讨完善工资制度的思路、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体现了其自身的特点,但存在活工资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脑体倒挂、工资水平不平衡、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让活工资从固定部分分离出来,与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择优晋升,设立岗位津贴,工资制度改革要与人事制度改革衔接,加快工资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谈起,论述现行工资制度中存在的津贴分配、工资平台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如建立工资反馈机制、完善内部考核机制以配合工资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改革建议,以解决现行工资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工资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改革工作,它牵涉到各方面的因素。它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工资与国民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及物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运动关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工资制度改革必须与整个人事制度改革配套进行,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法律保障。高等学校的工资制度改革,既受国家财力的制约,又得考虑高校本身的特点,必须总结和借鉴过去工资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认真研究,反复探讨,才能使高校工资制度改革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6年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契机,探讨高校原有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总结部分高校在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积累的经验,提出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绩效工资制度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高校绩效工资制度问题则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国家人才的培养,本文从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涵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绩效工资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如何完善高校绩效工资制度的一些看法,为推动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提供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现行高校工资制度的特征与弊端我国现行高校结构工资制度是随1985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而建立起来的,它植根于大一统的国家等级工资制度。这次改革结束了工资标准混乱的局面,克服了过去提职不提薪的弊端,使职级不符、劳酬脱节的状况有了一定改善。现行的工资制度将高校工资形式等同于国家机关,以职务作为结构工资制的主体,体现不出教育工作和教师劳动的特点,忽略了高校与国家机关在劳动性质和经济属性上的区别。由于将高校的管理等同于机关,因此工资在高校实际教学、科研劳动中的激励作用受到削弱,其矛盾和弊病日益明显。一是管理高度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工资制度改革刘曼元高校工资是教职工获取劳动报酬的主要形式,工资制度是按劳分配原则的体现,是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物质因素。本文就高校工资制度改革问题谈些看法。一、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工资制度先后经历了1...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正在趋向于计件工资化。绩效工资起源于计件工资,但两者在价值基础、衡量指标和管理风格等多方面存在诸多差异。高校绩效管理计件工资化体现在过分追求短期量化产出,上下沟通缺乏以及考核结果应用单一等方面。计件工资化导致高校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大学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计件工资化的制度演化诱因主要在于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统计具有复杂性,行政权力主导了高校内部治理格局,学术同行评议机制不成熟且被虚化等。为此,高校需要依据科学的发展战略来确定教师绩效的合理目标,权力主体间需有效沟通以达成科学的绩效管理共识,绩效管理过程中应加强上下沟通和绩效辅导。除此之外,我国还应不断完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并强化外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工资制度改革是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文章通过介绍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分析当前福建高校工资制度存在岗位工资作用不明显、津贴补贴不规范、学校自主权少等主要问题,并从津贴分配体系、岗位设置、绩效考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改革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才需求的竞争,加速了各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通过剖析当前高职院校工资分配制度的不适应性,提出了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设想,同时指出在进行分配制度改革中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We propose a simple theoretical model which shows how the combined effect of wage uncertainty and risk aversion can modify the individual willingness to pay for a HE system financed by an ICL or a ML. We calibrate our model using real data from the 1970 British Cohort Survey together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HE financing system. We allow for individual heterogeneity by considering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s and occupations. We find that graduates from poor families, males and graduates working in the private sector are more willing to pay to switch to an ICL. Using the UK Labour Force Survey we evaluate the distributive effects of our model. We compute the repayment burdens and taxpayer subsidies for average, low and high earnings graduates.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important insurance benefits of an ICL compared to a ML, with lower burdens and higher subsidies for poorer graduates.  相似文献   

15.
适应职业院校教师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建立健全绩效薪酬的课时工资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本文拟通过对课时工资制的界定,探讨实行课时工资制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实施的基本形式,从而提出课时工资制度是一种绩效与能力结合的薪酬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这项工作,对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促进两个根本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工资制度也历经几次改革,绩效工资的提出给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及采取怎样的策略来实施绩效工资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来,基本工资改为由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构成,岗位工资是基本工资的核心,它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称、职务密切相关,从岗位工资可直接看出职称、职务状况,地方高校制定的校内岗位津贴与基本工资之间的联系,关系到学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当代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科学的工资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内在关系,而且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本质的界定,工资运动规律的概括以及工资分配制度的创新,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现阶段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现阶段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人性假设,目标及量化手段进行反思,分析改革当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