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4.
本文从界定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从古至今,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到法律文化、文学等各侧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人文教育的影响,并以日本企业文化为典型予以剖析,指出其内在联系与原因。 相似文献
5.
6.
柴毅龙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1):8-12,17
在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中,传统道德还有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传统道德中蕴含着的人文精神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提升的主要本土性资源,应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汪国培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近几年高校人文教育在传统文化研究和认识上存在着误区:或是全盘西化.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或是盲目排外.过分渲染儒家文化.或是主张文化的无意识形态化。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用马列主义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处理好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的关系.加强对高校人文教育的领导.努力提高人文教育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精神,如"内圣外王"的人生修养目标,"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致"中和"的处世立人之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提高大学的人文素质,不仅要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自觉践行,更要投身社会,投身公益事业。在公益事业中,在为他人服务中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得到人文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钱国旗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21(3):106-109
文化经典,通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实践检验、大众认同,对于某个文化传统而言最具典范性、权威性、原创性、奠基性,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产生过广泛积极影响的文化典籍和优秀著作。文化经典指示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走向,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 相似文献
1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6)
思想政治教育历经不同时期,其教育目标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革命情感、阶级情感、经济价值和人文情感的不断演变反映了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影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感、德性情感和生命情感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情感资源。合理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转换教育理念,重塑人文情感建设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宜出路。 相似文献
12.
13.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人文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大陆悄然兴起了一种哲学 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作为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的产物,自诞生之日起,后现代主义就犹如一阵狂飙,对现代社会、现代文化中的种种弊端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广泛渗透到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诸多领域,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进入 90 年代,后现代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受到了热烈的关注,遗憾的是此景不长,不少人认为“同一性的失效”、“元话语的消失”、“多元主义”等这些后现代话语在中国找不到它们生存的语境,他们纯属舶来品,在中国… 相似文献
14.
一、从传统文化看语文的人文内涵之一:生命意识传统文化的起点就是重视生命的价值,鼓舞人们积极地探索宇宙奥秘,倡导一种自强不息的君子行健精神。这种思想在后来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依靠语文的传承,大众的共育,不断光大,形成一种独具民族特征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谭朝炎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6):100-103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人文教育之重要源泉,对其应持理性之批判态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促进之,对当前的大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具备走向社会的基本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的起点就是重视生命的价值,鼓舞人们积极地探索宇宙奥秘,倡导一种自强不息的君子行健精神。这种思想在后来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依靠语文的传承,大众的共育,不断光大,形成一种独具民族特征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8.
语教学就是要以优美的语言和精美的字去开辟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思维空间,用理想的典型形象和真诚的教育情境感化人、陶冶人,用科学、智慧和哲理启迪人、塑造人,使人们的心灵和情感世界达到崇高境界。语教学归根结底是人素质教育。人素质对人的思维模式、道德情操有很大影响。一个人人素质越高,知识在他手中发挥作用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大。所以,人素质教育是真正的立国之本,强邦之本。 相似文献
19.
辛红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语文教学就是要以优美的语言和精美的文字去开辟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思维空间,用理想的典型形象和真诚的教育情境感化人、陶冶人,用科学、智慧和哲理启迪人、塑造人,使人们的心灵和情感世界达到崇高境界。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对人的思维模式、道德情操有很大影响。一个人人文素质越高,知识在他手中发挥作用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大。所以,人文素质教育是真正的立国之本,强邦之本。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高职生面临的精神困境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高职生道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现实需要,能为化解高职生精神困境提供有力的文化资源、合理的指导思想、有效的操作设想和有益的方法启迪,同时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