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颜家佳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92-95
威尔第歌剧创作分三个阶段,学术界对后两个阶段的研究较为深入,成果也较丰,但对第一阶段,特别是对第一阶段歌剧合唱的研究却很少。威尔第歌剧创作的第一阶段尚有许多有价值的资源等待开发,其对后来发展阶段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2.
3.
刘婧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96-97
朱塞佩·弗朗切斯科·威尔第(Giuseppe Forturnino Francesco Verdi1813年10月10日—1901年1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逝世于米兰,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浪漫主义乐派。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代表作有《茶花女》、《奥赛罗》、《弄臣》、《阿依达》,他的写作风格是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使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试将研究威尔第歌剧的各种文献、论文、著作做简要归类分析,从而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王志丽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9,(14):69-70
威尔第是欧洲音乐史最伟大歌剧作家之一,他创作的二十六部歌剧将意大利歌剧逐渐推向世界歌剧艺术巅峰,逐渐成为了很多歌剧艺术家效仿以及尊崇的对象。为了能够深入的研究威尔第歌剧的艺术特征和其对意大利歌剧的共享。本文从不同的层面对威尔第歌剧的艺术特征展开了分析,并从剧情环境、声乐部分以及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阐述了威尔第歌剧对于意大利歌剧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苏毅苗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0-52
《茶花女》是威尔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歌剧舞台上长演不衰的剧作。本文介绍了《茶花女》的创作背景,分析了《茶花女》创作的艺术特色,这对理解歌剧《茶花女》的艺术价值,进而分析其它同时代的歌剧音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卡门>这部歌剧是由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而成的.它完成于1874年秋,不仅是比才所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而且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剧本作者是梅拉克阿莱维所创作,原著作者是梅里美.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出身于农家的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卜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入情网,成了走贩,过了些时候,卡门对霍赛冷淡起来,她爱上了斗牛士埃斯罗?霍赛的妒忌,使卡门烦恼,他干沙她感情上的自由,她被这种干涉所激怒,于是与他绝交了,后来在一次群众对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的欢呼声中,霍赛刺杀了卡门,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西班牙风格. 相似文献
7.
李飞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09,(13):14-15
威尔第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歌剧家、歌剧导演,同时也是一个对戏剧和歌剧舞台有着极深修养和惊人感悟力的杰出戏剧家。威尔第的歌剧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歌剧《茶花女》是世界歌剧舞台上蛊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威尔第把剧中的女性角色薇奥莱塔刻画得更是活灵活现,鲜明的人物性格,绝妙的唱段使威尔第笔下的薇奥莱塔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男高音的演唱角度对威尔第的作品<弄臣>进行了分析和认识,其目的是为了能够细致的演唱与深入的表演,从而能完美地再现歌剧大师的这部伟大著作. 相似文献
9.
李燕虹 《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3,(11):109-110
今年是威尔第和瓦格纳诞辰200周年,他们在音乐史上出类拔萃,全世界都上演他们卓跞冠群的作品。本文对威尔第的歌剧与瓦格纳的乐剧分别从塑造人物、歌唱艺术及整体艺术角度进行纵览,并通过具体的作品对两人的音乐艺术观的同与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这三部作品是威尔第创作中期的三部杰作,也是最能体现其歌剧风格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其当中咏叹调的分析来探讨威尔第在这三部作品中咏叹调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1.
邱桂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81-87
威尔第歌剧<奥瑟罗>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悲剧<奥瑟罗>.本文从人物刻划、戏剧结构与冲突处理、戏剧性、抒情性与悲剧性的综合、现实性和审美风格等五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作者认为:二者处理的素材基本相同,但体裁形式相异,故二者在艺术特点上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众多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陈鸥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92-93
肖邦练习曲具有极高难度和极其复杂的技术手法。在肖邦练习曲中钢琴的各种技术手段都被扩展,是钢琴技术的升格。并且,这些高难度和复杂的钢琴技术不成为目的的本身,其目的应该是音乐。是肖邦赋予了练习曲的艺术价值,使得练习曲成为艺术品,又是艺术的升格。肖邦的练习曲带有强烈的“音诗”特征。 相似文献
13.
黄梅戏艺术大约是在十八世纪后期产生于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演艺定型于安徽安庆怀宁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黄梅戏采用安庆方言念唱,唱腔生动、纯朴、流畅、抒情,表演质朴、淳厚、细腻、悠雅且以真实、活泼、温馨、祥和著称于世,充溢着弘粹通远、温雅畅融、意味隽永的生命文化情趣。 相似文献
14.
薄音湖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4):30-31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的《蒙古民族通史》,共五卷二百万言,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同类著作中篇幅最长,内容最全面,结构最完善。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一部蒙古民族通史。这部著作凝聚了国内蒙古史学界数十位专家近二十年的心血,广泛吸收了中外蒙古史学界研究成果。充分反映出上世纪末国内蒙古史学界在该领域研究中的学术水平。本书出版后,引起蒙古史学界较大反响。许多学者对该书进行了评介。本刊遴选其中六篇对《通史》及各卷分别作出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杜海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5)
戏曲选集是戏曲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选、弃作品的形式,序、跋形式,评点形式,将所选戏曲作品的分类和次序编排,将剧本文字、情节作有意更改或增删,对戏曲作出宏观、微观,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批评.这种批评具有时效性和群众性,有着其他戏曲批评形式所不具备的价值,对我国古代戏曲批评的研究具有极大的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任正霞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2(4):52-55
黔北仡佬族傩戏是贵州傩戏的代表之一,其剧本中表现的民族语言性非常突出。文章从词语、句法、语音节奏和修辞等四个方面来论述黔北仡佬族傩戏剧本的语言风格,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黄梅戏VR数字博物馆,以安庆市黄梅戏博物馆为原型。首先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建立3D博物馆模型,然后采用Unity交互开发技术实现场景漫游、浏览互动和交互游戏,最后使用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技术实现沉浸式虚拟漫游。用户通过虚拟现实体验打破空间限制,身临其境感受黄梅戏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人们对黄梅戏的认知度,为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水德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3,(1):27-30
泉州戏神文化中人戏和偶戏分别有雷海青相公和苏相公为代表,两戏戏神都称“田都元帅”,有诸多共同的文化表现特点.但在历史的实际存在过程中,两戏戏神文化却十分复杂,存在种种的同异点,偶戏中还有十分隆重的戏祖陈平崇拜.泉州艺苑崇尚戏神的复杂局面,实际上是泉州多神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泉州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嵇山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2)
艺术形象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独有标志,一个根源于社会母系统的“自己运动”着的系统化有机实体;是辩证地包含着主体的客体、包含着理性的感性、包含着本质的具象、包含着历史的个体、包含着真与善的美的创造,“美的规律”在文艺中实际实现的主要形态:正是这样,才有文艺的全部魅力与效应;也只有这样,才是文艺的魅力与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