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钟军 《记者摇篮》2010,(7):68-68
说到“访谈节目”,大家耳熟能详的也许有鲁豫的《鲁豫有约》、李咏的《咏乐会》、朱军的《艺术人生》以及湖南台张丹丹的《背后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有声有影的电视节目,而说到广播的访谈节目,关注的人就不多了。那么广播主持人应如何做好访谈节目,让“广播访谈”也能赢得大家的关注呢?  相似文献   

2.
沈浴晖 《视听界》2007,(3):91-92
打开地方台的电视新闻,特别是市、县级的电视新闻,一个久冶不愈、久论无效的通病就是“三多三少”: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空洞的无新闻由头的成就性报道多;新闻事件、新闻故事少、基层的典型报道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少。“三多三少”使得不少市、县台的电视新闻成了彻头彻尾的“电视政闻”,新闻节目成了名副其实的宣传节目。  相似文献   

3.
要为人民多“吐丝”──访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张遂旺著名记者穆青,从事新闻事业半个世纪,写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人民呼唤焦裕禄》等篇篇杰作,震憾了神州大地。1993年元月,他从新华社社...  相似文献   

4.
要为人民多“吐丝”──访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张遂旺本栏责任编辑万木著名记者穆青,从事新闻事业半个世纪,写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人民呼唤焦裕禄》等篇篇杰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1993...  相似文献   

5.
著名学者穆青逝世前透露:“曾经感动和激励过几亿人的焦裕禄事迹,差一点不能发表,是彭真蚓志蒙难前夕臣手拍板,才使人们读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但是,彭真生前不让我们说这事。”  相似文献   

6.
魏伦 《记者摇篮》2009,(4):64-64
访谈节目里的“访”与“谈”词义有别,分工不同。访是主持人针对受访嘉宾提问;谈则是受访嘉宾对应提问的谈论。至于说谈在整个访谈节目中所占比例应该是多少,则要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即主持人谈”多“谈”少受制于访谈内容的不同,受制于受访嘉宾的身份、性情、语言风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张小燕在中国内地并不知名,但在台湾娱乐圈内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她几十年经久不衰。台湾地区的访谈节目《小燕有约》至今还是同类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甚至有消息这样说,做一次《小燕有约》,可以让一个艺人“咸鱼翻身”,不红变红。且看出自大陆的另一个“大姐大”杨澜对她的访谈。  相似文献   

8.
从一家报纸上看到有篇《新闻中“新”闻的含量》的章,说的是时下新闻缺“新”,惠有“骨多肉少,水分多”的“浮肿病”,呼吁增加新闻含“新”量。对此颇有同感。窃以为,新闻之所以缺“新”。关键是新闻含“心”量不高所致。  相似文献   

9.
“莫道新闻多老套,躬亲细悟气方豪。”新闻事业是富有诗境、诗情、诗意的事业。君不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卓绩正气传弥久,长使黎民泪满襟”。  相似文献   

10.
少一点汉字,多一些民族精神主讲:陈晓卿访谈:何苏六何:您获奖的几部纪录片《龙脊》、《远在北京的家)}都是“很中国”的,可都很打动国际评委的心,请您从纪录片的语言和叙事方式方面谈谈纪录片创作的国际性问题。陈:要说国际性,画面语言是最具国际性的。汉字越少...  相似文献   

11.
“体操之乡”仙桃,“10万+”了。仙桃火了。2021年11月24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因为湖北日报《破冰与突围·县(市、区)委书记全媒体纵横谈》的重磅推出,仙桃“出圈”了,成为网上、网下人们争相谈论的热点。“没想到访谈效果这么好,不虚此行,为你和湖北日报点赞。”仙桃市委书记罗联峰对我说,当天,浓墨重彩的多个产品亮相报端网,湖北日报刊发2000多字访谈稿件《仙桃市委书记罗联峰——在全省率先挺进县域经济50强》,微信推出《亚洲“唯一”体操之乡,要跳起摘这个“桃”》,视频号推出“书记一句话推介仙桃”,迅速火遍全网。  相似文献   

12.
地市级报纸受所处环境的制约,舆论监督常常是“力不从心”,群众形象地说:“打苍蝇多,打老虎少;打死老虎多,打活老虎少。”但2003年《南阳晚报》的一篇曝光报道,就打死了一只“活老虎”,不仅改变了群众对地市级报纸舆论监督力度的看法,也引起了南阳晚报人的思考,被南阳报人形容为一次“新闻事件”。时至今日,这篇报道对南阳报业所产生的冲击波仍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13.
当前 ,新闻谈话类节目在电视传媒中方兴未艾 (如央视四台的《中国报道》、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等 ) ,吸引了受众关注的目光 ,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无独有偶的是 ,在纸介质媒体中 ,一种类似的报道形式———“专家访谈”正悄然兴起 ,这种报道形式多见于周报 (刊 )中。有的报纸甚至开办了固定的专栏 ,如《中国经营报》周二刊第五版的《论坛导刊》。“专家访谈”是对传统的“专访”和“答记者问”报道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是深度报道形式的一种变体。它一般聚集于一个阶段内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生活领域中的热点事件和现象、焦…  相似文献   

14.
纪录 片 ,对 于 中国 人来 说并 不 视 作品 都可 以视 为 纪录 片 ,包 括《焦 出的一系列纪录片得以整装播出。陌生 ,这 个 在新 中 国已 经走 过了 几 点 访谈 》在内 的新 闻 调查 类节 目 都 随着 电 视频 道专 业 化的 进一 步十年 发展 历 程的 影视 剧 种,近年 在 可 以算 做纪 录片 。 加强 ,许 多定 位明 确 、选 题集 中的 纪国际 上赢 得 了不 少奖 项 和赞 誉。目 与 电视 剧相 比 ,纪录 …  相似文献   

15.
新近在《新闻爱好者》2001年第一期上拜读了孔祥科先生的一篇文章《曹雪芹讲的哪里话?!》,对孔先生文中有关《红楼梦》中方言的有关问题的见解,敝人颇感兴趣且有同感,遂草就小文一篇,求教于各位学者、专家与喜欢读红的读者诸公。只是余少小出身穷乡僻壤,一向调笑戏耍者多是乡村野老,捧读“红楼”及研究“红楼”方面的文章少矣,文中言谈必文不对题,恐多编差,姑先作一揖,诚请各位高人勿以为笑则个。 孔文在“前记”中说,去年4月7日,南阳作家周熠先生在《河南日报》的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一篇《新春读“红楼”》的文章,认为…  相似文献   

16.
王正明 《新闻前哨》2003,(12):24-25
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的一个细节,至今在我脑中萦绕:焦裕禄顶着风雪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向一双膝下没有儿女的老人问寒问饥,老人问他是谁?他说:“我是你的儿子。” “我是人民的儿子”这也是本文作者穆青从事新闻工作半个多世纪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是我党新闻战线上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与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杨丽 《现代传播》2002,(3):68-70
在当今电视屏幕上 ,活跃着一批以名人为主体的演播室访谈节目 ,如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艺术人生》、《朋友》、《对话》、北京电视台《超级访问》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此类访谈节目的初始形态应该来自于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是主持人和嘉宾两者之间的点对点的谈话。随着对电视节目参与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人物专访也加入了观众参与的成分 ,形成多点交叉、点对面的新型谈话节目形态。此类访谈节目与一般谈话节目的不同之处在于 ,节目依托于“人物主题”之上 ,而不是依托于某一新闻事件、某一个案或某一话题。对于电视节目来说 ,将具有“…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文学作品、哲学著作有很大的差异,它是从人对新奇事件的关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专业传播,而新奇是与时效相关的,先睹为快。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惊奇是发议论的开端。(《形而上学》首篇)“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都不顾别的事,只将新闻说说听听。”(《圣经·新约·使徒行传》)“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李成用诗,《全庙诗》19册7396、7408页)。显然,在古代,新闻已是一种人们精神交往的需求,只是当时没有形成规模而已。 哈罗德·拉斯韦尔1948年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  相似文献   

19.
央视新年的开篇大剧《汉武大帝》播出之初。很多报纸在推介的同时.也发表了对该剧编导的访谈。编剧说,《汉武大帝》与《雍正王朝》有某些细节上的相似。并不能证明前是比着后画的;导演说,这两部作品没有可比性,要是打分的话,他给《汉武大帝》打100分。“要不就是99分”。这些话电视上大概也会有。  相似文献   

20.
当焦裕禄的名字又一次为亿万人民所深情地呼唤时,面对影幕上的焦裕禄,人们“泪飞顿作倾盆雨”。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所引起的新闻轰动效应,仿佛就在昨天.自然.人们也记得,“文革”期间,焦裕禄成了“刘少奇的孝子贤孙”,因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明明白白地写着:在焦裕禄临终时的病床枕头下,放着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雷锋叔叔不见了”。公共汽车上抱小孩妇女的这声感叹,在1976年的“反右倾翻案风”中,竟成为“邓小平攻击大好形势”,“反攻倒算”的一大“罪状”。80年代中,有新闻披露:雷锋有存款,有“英格”表,有毛料衣服。于是,“毫不利己,专门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