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钧瓷是我国传统名瓷,不同烧制工艺对钧瓷釉的呈色影响很大.钧瓷烧制工艺包括窑炉、烧制方式、温度、气氛和施釉方式等,其中温度和气氛对钧瓷釉的呈色影响更为明显.对各种烧制工艺及其呈色机理进行综述,可以为钧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象征物.钧瓷是中国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钧瓷的艺术表现性语言、形式与内容语言进行了分析,从中去探索现代审美视角下的钧瓷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3.
钧瓷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现代人却对它一知半解。对钧瓷艺术最好的继承和发扬是走进寻常百姓的家,只有这样,钧瓷艺术才会发扬光大,更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钧釉最好的传承方式是创新,但钧釉的创新有三个前提:必须以铜、铁为主要着色剂;必须是高温还原烧成;必须是自然窑变。新钧釉的特点是:釉中除加有铁、铜等着色剂外,还加有其他的着色元素;窑变色彩、纹理、斑点、意境等变化更加丰富;适当地突出了缺陷美;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艺术美感。钧釉创新的方法,一是调整烧成方法,二是不断调整釉的配方。只要不断地试验、摸索、研究、总结,钧釉品种定能不断推陈出新。钧瓷的窑变永无止境,钧釉的创新亦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设计管理含义的理解及其作用的分析入手,充分肯定其对设计过程科学性的指导所具有的价值.以此为基础,来分析钧瓷这一艺术门类的偶发性与设计管理所带来的必然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设计管理对钧瓷创作的影响,发现其对钧瓷创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钧瓷文化资源包括钧瓷艺术及工艺流程、钧瓷文物及珍品、钧窑遗址、神垕古镇、钧瓷文献资料、现代钧窑、钧瓷艺人、钧瓷精神等.依是否可以进行商业经营来划分,钧瓷文化资源可归入钧瓷文化事业和钧瓷文化产业两大领域.钧瓷文化事业是钧瓷文化产业的基础,而钧瓷文化产业又可为钧瓷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创造机会,营造环境和氛围,促进钧瓷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在兼顾钧瓷文化事业和钧瓷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原则下,重点发展钧瓷文化产业,按照钧瓷的特点优势和市场的需求,调整钧瓷生产和经营的战略和策略,积极推动钧瓷文化资源向市场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作为中国传统五大名窑当中产量最大的品种,这句谚语是建立在钧瓷非常稀有的基础上的。如今,河南禹州作为钧瓷的故乡,钧瓷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和重要产业,2008年年产值接近10亿元。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8.
早期钧瓷年代是金世宗大定时期(1161-1189)至章宗明昌时期(1190-1196),即十二世纪后半期,是汝瓷向钧瓷的过渡期。其窑址位于宝丰清凉寺、汝州严和店、禹州白峪三处。钧釉铜红斑技术的发源地,首先出现于严和店窑,然后才传到豫西各地。"钧瓷"概念需要做历时性纵深辨析。  相似文献   

9.
宋瑜 《华章》2011,(18)
采用文献资料及系统分析法,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居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一,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相似文献   

10.
钧窑是北宋末年创烧的中国古代名窑之一,以窑变工艺和意象美学享誉于世。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长期的恢复性研烧,在原产地钧瓷工艺美学传承创新基础上,以“意境”学说为核心的钧瓷意象美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引发当代钧瓷工匠从材料、工艺等方面对钧瓷意象、意境美学现代性的探索;与此同时,许多慕名到钧瓷原产地的学院派艺术家,立足传统钧瓷工艺和材质,从艺术形式、学术思想等多元视角对传统的钧瓷意象美学现代性进行探索。两类探索并行不悖,一起构成钧瓷意象美学的现代性新内涵,推动了当代中国钧瓷窑变工艺和意象美学现代性的双重增长,为中国历史名窑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典范。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背景下,钧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出国门,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但目前钧瓷文化英语翻译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研究不成体系。钧瓷文化英语翻译滞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了钧瓷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在文化全球化加剧的背景下钧瓷文化英语翻译在学科建设、实践应用、学术研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钧瓷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草创和理论构建两个阶段.钧瓷的早期记载与考古研究由专业人士或陶瓷大家完成.钧瓷理论构建和文化普及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研究人员以河南本地的陶瓷工作者、文化界人士、钧瓷爱好者或钧瓷艺人为主,从出版的钧瓷图书种类看,既有以考古发掘为主要内容的学术专著,以钧瓷工艺流程为主的技术专著,也有以普及钧瓷知识为主,兼有研究色彩的大众读物.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钧瓷文化的研究均显滞后.钧瓷发展的历史发展脉络仍需进一步梳理;钧瓷研究的领域应向系统化、专业化发展;钧瓷研究应注重科学严谨,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13.
当代钧瓷的釉色和造型艺术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然而作为钧瓷之魂的传统文化内涵常常被忽略,钧瓷器皿中承载的传统吉祥文化元素很少有人关注。基于传统吉祥文化视角,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对钧瓷器皿中吉祥符号运用的艺术特色、时代背景及其成功之道进行研究,探寻其规律性,将对当下钧瓷艺术品设计走向与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窑以地名,钧窑名称之由来与"古钧台"关系密切。钧瓷之源起,除与"唐花瓷"等渊源至深外,更离不开"柴窑"匠师的精工绝技。正是在"唐钧"乳光蓝斑工艺的基础上,借鉴柴窑"雨过天晴"釉等精湛的制瓷工艺,才烧出了宋初的钧蓝釉(天青、天蓝)等分相乳光釉,钧瓷创烧才得以成功。  相似文献   

15.
依据当代社会学理论关于传统-现代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社会学角度重新构建中国钧瓷史的叙述框架,中国钧瓷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一是传统经验科学阶段;二是现代科学理性阶段.前一阶段进一步细化为:唐代钧瓷启蒙期、宋代鼎盛期、金元钧窑系形成期、明清钧窑衰落期;后一阶段进一步细化为:晚清民国复兴期、共和国官窑时期、民钧窑繁华期、钧瓷业扩张期.钧瓷发展史的社会学建构中,蕴含着"现代的成长"与"传统的(被)发明"的思辨关联,"现代"不断地发觉、发明、再塑传统;传统不断被现代援引、借用,并嵌入到现代元素构成中,体现了传统一现代的连续统一而非断裂.  相似文献   

16.
钧瓷在世界陶瓷史上享有独特而崇高的地位,体现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钧瓷命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据,以艺术审美为手段,以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语言为载体,将其文化内涵恰当地表示出来,这既是钧瓷营销之必需,又有引领人们发现美、享受美的作用。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钧瓷的命名不但要求造成产品之间的区别,而且还要凸显其亮点,产生"画龙点睛"、"点石成金"之功效,使人们产生美好的联想,寄予微妙的情趣,获得审美的愉悦。钧瓷命名的理念、方法和技巧体现在钧瓷企业、品牌及产品的命名上。  相似文献   

17.
拉坯工艺是中华民族民间工艺的瑰宝,也是钧瓷主要成型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拉坯工艺在钧瓷艺术领域的应用呈现出灵活多变的态势。根据拉坯成型过程中对“力”的使用方法,将拉坯成型中的发力要点,结合力的大小、方向以及心态等对钧瓷器型的影响升华为“力道”,阐述钧瓷拉坯工艺中“力”的内涵,既发扬了钧瓷拉坯工艺,又将其提升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实现工艺与人文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禹州神垕钧瓷产于中原腹地,以"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闻名于世,其独特的地域、历史等因素造就了她与众不同的文化历史。禹州钧瓷文化可以视为中原文化的重要体现。钧瓷不是普通的瓷器,而是观赏性极高的艺术瓷器。本文用审美的眼光探究禹州神垕钧瓷文化,再现禹州神垕钧瓷艺术魅力,表现其蕴含的丰富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窑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神垕镇的支柱产业——钧瓷文化产业发展,对神垕镇钧瓷文化产业集聚的成因问题给予深度解析,肯定当地资源的便利性,政府法规政策的引导性,市场发展诱发性等因素,并阐释神垕镇钧瓷文化产业集聚的特点,进而探讨了神垕镇钧瓷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指出,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实现神垕镇钧瓷文化产业集聚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钧瓷文化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神垕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也是树立钧瓷文化品牌,促使钧瓷由“传统文化”向“强势文化”迈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钧瓷这一中华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而在21世纪以及未来,钧瓷艺术将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