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安清 《天中学刊》2001,16(Z1):37-38
<阿房宫赋>在语言音韵上匠心独运,依据情感的变化安排语言音韵的节调和韵律,使作品在语言音韵上具有整齐和谐之美、抑扬跌宕之美、悠扬回环之美,从而形成一个声情谐美的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包含多种审美因素。本文着重从音韵、感受、修辞、意境几个方面论述林白"北流往事"系列小说语言的特点。论述其语言的音韵美、形式美、感觉美、修辞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3.
<正>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会经常谈到美,比如语音中融入的美、句子中体现的美、语篇中呈现的美和文化中蕴涵的美等等,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她的音韵美。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体会英语中的音韵美。1.元音美。英语语音的突出特征是元音的长短音。英语的12个单元音  相似文献   

4.
邹丽君 《文教资料》2008,(20):120-121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如何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探究的问题.只有根据汉语音韵美的特性,在朗读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品味叠音的和声美、平仄的跌宕美、押韵的回环美和语调的旋律美,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在朗读中表现文本语言色彩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语言表达中,为了提高言语表达效果,应该重视音韵的协调,追求语言的形式美。音韵协调在汉语语言中,通过押韵、叠音、双声叠韵的形式,应用在诗歌语言、广告语言、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里,表达出音乐美和感染力、良好的宣传效应、幽默风趣的韵律、形象性和个性化色彩等不同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语言都具有节奏美与音韵美,音韵(押韵)与节奏是构成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从重读这一维度入手,着重分析其在英诗节奏体系与押韵类型中的体现,最终得出:在英诗中,重读的核心地位具有不可动摇性.  相似文献   

7.
李晓霞 《考试》2009,(5):65-65,83
学前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的时期。必须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关注幼儿语言的音韵美、形象美、动态美、探究美、意境关,从而循序渐进地发展幼儿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的语言都具有音韵美。古今中外的诗歌更具有音韵美。音韵和格律是构成各国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这就为中诗英译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艺术语言是与常规语言相对应的一种语言现实,是具有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表达现象。艺术语言以常规语言为基础,是常规语言的艺术化和创造性的运用,而文学语言则是艺术语言最充分、最集中的体现。艺术语言的审美意义具体体现在语言的表层音形特征和深层艺术技巧两个不同的层面,构成音韵美、齐整美、精确美、形象美、蕴藉美、幽默美、机趣美和风格美这八个基本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0.
语言和音韵一样 ,是有节奏的。语言的节奏 ,通常称为“音律”或“声律” ,即语音的徐疾、高低、长短、轻重及音色的异同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相间交替、回环往复成周期性组合的规律。语言的节奏所以能是美的 ,因为它有整齐的美 ,抑扬的美 ,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韵所具备的 ,  相似文献   

11.
"交响",实指乐团中不同管弦乐器演奏的由不同声音组构的和声。教学语言的"交响",是对课堂中教师语言美、学生语言美,美美与共的隐喻。反思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只讲求教师教学语言的严谨之美、音韵之美,而淡化、疏远、漠视、消融学生的声音。教学不是讲演,如果课堂上唯有教师语言的展示,还能算美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种所谓的"美",是  相似文献   

12.
诗的语言具有一种特殊的音乐美,因此,在诗歌翻译中要神,形兼顾,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译诗中很难完全移植原诗的意境,音韵美,本文将从结构和语法的角度试分析诗歌翻译中押韵的技巧,以在继承原文意境美抽时,发扬原诗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13.
董国英 《考试周刊》2010,(32):39-40
对英诗的鉴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凡赏诗者无不为英诗的音乐而叫绝。诗歌的音乐性在于它的音韵和节奏。音韵可以加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增添艺术趣味;诗歌的节奏匀称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只有全面了解英诗的音韵和节奏,方能真正领会英诗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具有音韵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根据语言内在情感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调配语音的轻重,节奏的缓急,使情感的表达与语言音韵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构成文章轻快活泼,音韵铿锵的旋律美。匀称和谐之美文章多用散语。但在散语中又夹着对称或排比的短语、短句,音节匀称,富于旋律。流畅的语言,整齐的结构,呈现诗一般明快的节奏和韵律,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和感人力量,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5.
著名哲学家叶秀山说:“母语是父母给的,是家给的。”家给的语言是最原始的,也是最牢固的。母语是什么?是汉语。汉语是极富音韵的美的语言,汉语的音韵之美首先就表现在汉语拼音上。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识字以及阅读、写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93):27-28
四字格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是汉语语言库里的一块瑰宝,体现了汉语语言的博大精深。四字格具有音韵上的节奏美、形式上的整齐美及内容上的意象美。傅雷作为"古典主义的守望者",在翻译巴尔扎克名篇《搅水女人》时巧妙地运用四字格,使得译文音韵和谐,言简意丰,充满古典美,展现了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呢?一、从语言上审美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借助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美是独特的,不同体裁的文章各具独特的美。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精致美,心理描写的细腻美,散文语言的流畅美,杂文语言的犀利美,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存在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完成学生语言家园的营建。汉语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让我们带领学生在吟诵中探寻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语言归根结蒂是情感、思想、文化的载体.让我们寻找情感之虹、思想之树、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9.
王贤才 《甘肃教育》2009,(14):38-38
一、用“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选编入教材中的很多古诗,诵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光”、“霜”、“乡”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极富音韵特点,教师可以从错落有致的声律美、长短交替的节律美、散整结合的韵律美、张弛抑扬的旋律美方面发掘语音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文本语言的审美感受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汉语音韵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