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有人类以来,自然不再是纯粹的自然——凡是在人迹所至之处,自然均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人的印记,这样自然就成为“历史的自然”,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和生存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传统和谐状况遭到严峻的挑战,环境伦理问题、资源伦理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必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定的伦理理念与伦理规范的统摄下,以恰当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同时又能适应自然、欣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进而促进人-自然(环境)-社会系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费尔巴哈》自始至终暗含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指出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历史前提;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同人与人伦理关系相互制约而达到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真正的统一,即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与自然才能达到非同一般意义上的真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紧密的伦理关系。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在自然中生存的,人类是自然界总体最先进的部分,代表着自然界总体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其他物质群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是积极能动的,自然也以对文化的选择来实现对人类的制约,规范着人类发展的方向。维护自然是人类最高的自我实现,人类应该使自己的行动自觉遵从“天人合一”的法则,为科技注入伦理精神。这样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4.
道德是建立在人类对其自身交往经验的反思与归结基础上的实践理性。从传统道德的发生机理看,道德的主体应该并且只能是人类自身。道德主体总是处于不断扩展之中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和人类理性的发展而日益泛化,然而道德的拓展与泛化是有限度的。当代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迫使人类必须抛弃对自然只是盲目征服的错误观点,建构新型的天人伦理关系。天人交往与人际交往的殊异性决定道德不能简单地外推到自然界。因此,新型天人伦理关系的实质不是人类道德的简单翻版,而是人类在开发与运用自然物过程中对自身的有限理性节制。  相似文献   

5.
只有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才能为人类提供理想的生存空间和条件,并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的协调关系发展到一个紧张关系的历史过程,造成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可持续发展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反思传统人与自然的伦理观,强调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和伦理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本质上,自然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双重价值,即工具价值和生态价值,其中自然的生态价值是规定人类发展的最高戒命.传统的发展模式重视自然的工具价值,忽视自然的生态价值,最终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在生态危机面前,非人类中心主义首先对传统价值论进行反思,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为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提供了崭新视角.然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论从根本上否定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因而不可能成为指导人类发展的科学价值论.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价值,它所提出的科学发展构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审视及道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而经历了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如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使得将伦理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道德思考成为必要。所以人们应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确立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德理念,加强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注重道德实践,推行生态伦理,从而走向深层环保,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力度不断加大,结果却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谋求人与自然的长久、和谐共存.科学地审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伦理观,吸收其思想精华,深入领会中国长久以来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之实质,构建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这种生态伦理观的建立,现实性与可行性兼备,它既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自我救赎之途径,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要努力完成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印度洋海啸爆发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为的因素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后,我们知道必须赋予自然以“伦理尊严”,树立和谐伦理观,才能真正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12.
一、原古人与自然关系:总体上处在原初和谐状态 1、原始初创文明时期,人类选择依附和敬畏自然 在原始的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类过着茹毛饮血、衣不裹身、食不饱腹的类似动物般的生活。极其低下的社会生产能力和生产方式,制约着他们只能凭借最简陋的劳动工具和钻木取火的方法.获取最基本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维持着生命的存在以及种族的繁衍。浑沌、神秘莫测的自然,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弱小的人类能做的就是不折不扣地完全屈从和依赖。同时以各种形式的图腾崇拜和巫术以及其他类似宗教的方式祈求自然赐予食物并保佑安康、免受饥饿寒热的困扰和疾病的折磨、摆脱天灾以及野兽的突然袭击。随着抵御自然威胁的能力逐渐增强,人类的生存环境逐渐改观,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也从最初的对立进而过渡到原始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身并不具有伦理意义 ,它只是人与人伦理关系的表现和中介 ;“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类的整体利益作为评价和判断一切行为活动的标准的一种价值观 ,它并不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反 ,由此出发同样可以提出保护环境的任务和责任 ;一个存在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或“感觉能力”不是它们是否应享有道德关怀的依据 ,而主要取决于道德主体对他与这些存在物的关系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为了保护全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人类理应为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贡献 ,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自然界的自立性与属人性;人性在与自然环境的关联中得以丰富扣发展;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自然界具有对人的物质先在性;自然包含着人的精神资料;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观念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性常识。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类活动的具体样态,人与自然的关系可分为认识、实践和审美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协调统一共同实现着人的本质、存在和发展。目前,人与自然三个层面之间的统一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实践层面、认识层面极度扩张,审美层面相对萎缩;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层面形成以实践层面为核心的结构,从而造成认识层面的功利化和审美层面的扭曲。今天,生态危机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的产生就在于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层面的失衡。从自然观的角度出发,要克服生态危机,就需要通过自然观的整合,重建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层面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人类本位角度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基本上划分为依附与崇拜型、利用与征服型和保护与协调型等三种类型或三个阶段。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筑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当代诉求,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为此,应当变革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哲学史上永恒的主题。如马克思所论述“资本主义近一百多年的发展创造了超过以往人类财富的总和”,然而人类在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为了探寻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国外的学者开始“回到马恩”,试图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中,寻找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发展有启发意义的哲学出路,对我们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时代(黑色文明)未来将要走向综合文明(绿色文明),农业文明是人类主体依赖自然客体的时代,工业文明是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对立的时代,未来的综合文明必将走向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的辩证统一,人类通过合理的科技创新,将营造起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和重构。构建生态文明应当突破共同体单一属人性瓶颈,实现其自然转向,将自然纳入共同体视野,重构人与自然间的新型伦理关系和价值关系,以适应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在传统文明视野下,人的单一主体性导致了共同体的属人性,进而使得人类的自私本质充分暴露,从而陷入人与自然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的矛盾。在当代文明视野下,共同体应当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内含了人与自然间道德关系、利益关系及文化关系的统一体。实现人与自然在伦理关系上的实质统一、利益机制上的互助双赢、价值旨归上的双向繁荣及文化关系上的和谐共生,是建构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