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作文》2007,(2)
湖南作文:《谈意气》意气者,诚人之自然属性也!夫人生天地之间,得日月之精,天地之灵,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此便为万物之灵,岂可无意气?意气者,实人之情感也。世间之人,上至帝王将相,下及布衣白身;高明者如圣人大贤,愚鲁者如荒野村夫,谁无意气?盖人生于此世  相似文献   

2.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第19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40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     
名家名篇(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屋舍·俨然故·患有所不辟也舍·鱼而取熊掌者…  相似文献   

4.
杯中风情     
推荐者语中国既是酒的故乡,也是茶的故乡,茶与酒伴随国人已有几千年,尊者饮,卑者亦饮,雅人好,俗人亦好,而各有所品,各有所得。骚人墨客自当焚香煮茗,把酒吟诗;山野逸士何妨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茶与酒虽同为饮品,其中的旨趣却又大相径庭。酒为意气之饮,  相似文献   

5.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周公,可否晓得天地之间竟有鲲、鹏二物?答曰:不曾见过。缘何?只因世间庸人为功名所累,无法在朗朗乾坤之中逍遥一游罢了。再问,可知何为逍遥游?是否如同武侠小说上一般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或是如神仙般腾云驾雾?复答曰:没见过。是的,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逍遥游,老庄两人做到了吗?没有。陶渊明做到了吗?没有。鹏纵然大,可还是要借九万里风才能起飞。真正的逍遥游则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相似文献   

6.
一,谁为哀者?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谁是痛哭者?”将“为”作“是”解释,“者”作代诃。也可以理解为“谁为(之)痛哭?”将“为”作为介词,后省“之”。“之”代“他”,即周顺昌。根据上下文意,当时送行人数很多,以至哭声震动天地,面对这  相似文献   

7.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相似文献   

8.
原文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博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相似文献   

10.
(一)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第1~10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相似文献   

11.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练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①。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②。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谁与语③。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④?"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相似文献   

12.
人有酤酒者 [原文] 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狗之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shì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有道术之士,欲千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hé,咬)之,此亦国之猛狗也。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国安得无患乎?  相似文献   

13.
古之球迷必有空。球迷者,所以爱队迷球忘我者。人皆生而球迷者,孰能无爱?爱而不迷球,其为废也,终不得矣。生乎吾前,其幸也固多乎吾,吾喜之贺之;生乎吾其幸也固厚乎吾,吾恭之羡之。我恭喜者,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  相似文献   

14.
尝闻一说曰:鹰鹫之属,本为同族,其名曰隼。岁逢大旱,草木尽枯,獐兔皆死,群隼枵腹。或搏苍穹,徒鸿蒙,求索于重峦之颠,或敛翅羽,扑尘埃,偏安于腐尸殍肉。则前者傲而化鹰,后者鄙而称鹫也。余闻此而有言曰:大旱之岁,乃隼族直面挫折与痛苦之际也,志不同则前途殊也。归属若何,唯志所谋。然天地万物,苦痛挫折非仅此一案,广袤乾坤,何处不有。君曾见清泉流于大石者乎?此泉之挫折也。择退者,蔽于石阴,遁于林洼,而久腐之,不名于世也;而进者不畏险阻,旋而复击百万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舟舸。君亦见清风之阻于绝壁者乎?此风之挫折也。择趋避者,散于群峦之…  相似文献   

15.
大江淘尽,往事随风,“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也随着马车渐行渐远了.敢问苍天,谁主沉浮,是孔子为仁,人人平等;还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何为公平?公平就是为者在上,德者在上,理者在上. 公平不是“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辉煌,公平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凉.  相似文献   

16.
老人与土地     
中国古典文献精髓中,屡现赞美土地博大、无私之辞.<老子>说:"天地之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也."就是天地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才天长地久;<易经>亦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大地厚实和顺,也因此才容载万物.  相似文献   

17.
散页与断章     
正黄鹤晚秋长江者,沉沉一线而通乎中原。流经武昌,旁有二山,名曰龟蛇。其上虽无墨竹之雅,文采之趣,亦有茂林不衰而郁乎两岸也。山旁有楼,名曰黄鹤。作之者,谁也?皆曰孙吴之谋仲也。是日既秋,正趋寒之时,云气益散而视益明,久居一陋室而不能为铭,遂携友出。至岸畔,人境之喧皆不可闻。纵有岸灯之明者,亦不足赏。余邀友泛舟于无际之上,味江上清风而  相似文献   

18.
苏轼的《前赤壁赋》,选入全国高校公共课《大学语文》教材,单就讲解这篇文章的思想而言,关键在如何看待苏轼对人生的那段议论。而其中的哲学观点,又是苏轼借以解脱苦闷的精神依靠。这段文字说: 苏子曰:“客亦知乎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师的心理挫折及表现形式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或与目的相联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挫折是一种主观体验,这林体验更多地表现出一些负性情绪,如忧伤、悲痛、伤感、失望等。挫折所形成的体验在反应上因人而异,有强弱之别,时间上有持续的长短之分。同样一件事,在这个人可能是无所迎的.mj对另一个人就可能产生挫折感。一般的挫折可使人心中抑郁不安,极度的挫折会使人加不欲生。人如果长期处在由挫折产生的体验之中,则会导致种种身心疾病。当然.有的挫折也能…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选入了苏轼的《赤壁赋》一文。在课堂教学中,“苏子答客”一段的议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是难点,尤其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一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