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在现代汉语里是少见的,但在古汉语里却是常见的。下面谈谈在哪些情况之下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一、代词前边的名词都用作一般动词 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用蹄去踢。 2、买五人之脰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木匣子装。 因为代词(除特殊指示代词“者”外)前面不可能有定语,所以代词前面的名同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2.
名词活用为动词鉴别的原则有两条。一是从上下文意来考虑。二是从语法结构方面来考察。这两条原则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具体分析如下。一、两个名词连用,有以下几种关系: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判断关系,复指关系。名词与动词连用,有两种关系:主谓关系,状谓关系。动词与名词连用也有两种关系:动宾关系,动补关系。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时,不具备前四种关系,而具备后四种关系之一时,都可以判断出名词已经活用为动词了,这样就可以得出几种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偶然地活用为另一类词,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语义特征与语法特征。这就是词类活用的定义。在上述定义中,“临时”、“偶然”这两个词至关重要,它集中概括了词类  相似文献   

4.
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文言语法教学难点之一。如果教法不当,往往事倍功半。要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必须为学生提供规律性的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讲解这一内容,第一要让学生明确基本词性,即先看它是不是多音多义词,通假字,词的兼类等,不是,则看它在一般情况下是否属于名词,只  相似文献   

5.
根据文言语法关系的定位分析,动词和形容词一般不能作主语、宾语以及定语的中心词。如果把动词、形容词用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的中心词,那么这种动词或形容词,就不再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某种性质特征,而是表示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的名称;或者表示与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这时这种动词或形容词,在意义上已有了实体的概念,在词性上也就活用作名词了。动词活用为名词,其具体规律有以下五条: 1.如果把一个动词作为动作的名称来使用,那么该动词就活用为名词。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动词“伏”因在句中作为动作的名称来使用,又  相似文献   

6.
文言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名词在句子中的地位、与前后词的结合及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等因素,概括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十一种规律。  相似文献   

7.
试析成语中名词的特殊活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使动意动为动词等现象屡见不鲜。许多成语是从文言文中遗留下来的,为了便于读者对这些成语的理解,笔者略谈谈成语中名词的特殊活用:名词活用为使动和意动词。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很多商家用成语或成语的活用形式充当宣传载体,典故、成语等字中珠现在各类传媒作品中熠熠发光,“移花接木”的现象尤为普遍.本文运用实例分析成语活用与广告媒体完美结合的合理性、成语活用在广告媒体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广告媒体中成语活用产生的作用和效果等方面展开思考,以期对这种现象及其社会意义有一个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是一种独特的语法现象,不管是在语法、语义还是语用层面都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语义层面上的分析,揭示名词活用前后的语义关系及从名词中截取动作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上古汉语某些名词活用为动词质疑陈涛王力先生在谈到和语法有关的一个词汇问题时,指出:“在原始时代,名词和动词往往是分不开的。”①其实不仅是在原始时代,通观整个上古汉语,即使起初名词和动词可以分开的,后来由于词义的转化以及活用的经常化,名词兼有动词义或动...  相似文献   

11.
一、副词 名词。例:①用讫再火令药熔。(《活板》)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③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副词常用在动词前,充当状语,故副词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一种最富于稳定性的语言现象,不能改变成语的结构形式和意义是运用成语的基本原则。但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为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也可以适当地灵活运用。本文拟从成语活用的修辞方式以及成语活用的规范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广告中成语活用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中的成语活用现象既有积极健康的方面,也有消极不利的因素.在广告用语中,做到恰当活用成语,扬利避害,是语言文字学界、广告界甚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碰到词类活用的情况,而名词活用为动词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碰到这种现象时往往感到困难,有时它是名词,有时它又是动词,不知道其所以然,只有靠死记硬背,学得比较机械,往往事倍功半.为了解决这一文言文教学的难点,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尝试,总结出指导学生辨别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方法,那就是将现代汉语语法的有关知识运用到文言文中去,解释文言文中名词活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既然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改变了词性,相应具有某种新的意义,那么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和原词相比较是既有联系又有变化。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翻译。 1.名词前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短语。①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王(w(?)ng);称王。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实体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一定的语义基础和语用效果。对这一语法现象进行认知层面上的分析,可以揭示其深层的认知基础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成语活用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语的实际运用中存在着成语活用现象,本文着重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对成语活用的类型和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
成语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定型性,意义上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因此,使用时,一般不得随意改变其约定俗成的固定性。但是成语的稳定性并不排斥运用上的灵活性。随着汉语的发展与演变,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如果为了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增强修辞效果.也可以适当地改换它的成分,拆散它的结构,或者赋予它新的意义。活用成语的现象,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一直是理解成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仅就人们喜闻乐用的成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作一点尝试性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有识者的深入研究。(以下加点者为活用词。) 一、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理解为“像……一样”。如风流云散,风,像风一样,云,像云一样。像风一样流失,像云一样飘散。同类用法如:狼奔豕突、蚕食鲸吞、星罗棋布、土崩瓦解、龙飞凤舞、豆剖瓜分、斗折蛇行、珠圆玉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