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有一个过程,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概括也有一个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过程.与之相适应,其体系概括,则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体系"框架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框架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思想从思想理论、社会历史实践和哲学的方法论基础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从历史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阶段和环节;从实践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实践基础;从理论角度看,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会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将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学视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是对西方现代社会人的观念的纠正和超越,但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人的自我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经济人到政治人,再到文化人,再到全面发展的人的不断深化过程,表现在社会活动上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出人是社会发展终极目的的人本走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内容就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历史·理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视角,通过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的回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回答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与时俱进的新发展等问题的探讨,说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背景和实践基础、战略思想和理论地位、科学指导意义和内在理论品质等问题的认识视界,以加深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命题及其对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层次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包括元理论、基本理论、应用理论三大基本层次的理论。第一层次是元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次一层次是基本理论,即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第三层次是应用理论,即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追求,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内容的开放性、立场的人民性等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标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出现公信力下降、说服力减弱、引导力衰退等问题。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需要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创新,增强科学性;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开放包容,扩大共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0.
价值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特性,价值哲学应体现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统一。价值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到逐步全面、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两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是达到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高度统一的理论成果。实践导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导向性功能既表现为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上,又通过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导向,成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现实的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