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谈话沟通———让心走到一起来师:孩子们,大家好!很高兴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我姓刘,大家应该叫我———生:刘老师。师:对,是刘老师,不是“牛”老师!(众笑)来,再叫一次,亲切一点。生:刘老师。师:听大家这一叫,我心里真舒服。看到你们这么可爱,我忍不住要用一连串词语来形容大家。不过,你也能用一串词语来形容我吗?生:能。师:那好,我说一个,你们说一个,不许重复。孩子们活泼可爱。生:刘老师活泼可爱。师:(一边做蹦蹦跳跳的动作,一边说)我活泼可爱吗?(众笑)记住,一要恰当,二不能重复说过的词语。孩子们聚精会神。生:刘老师知识渊博。师:孩子…  相似文献   

2.
课堂回放《新诗诵读》教学实录师:诗歌鉴赏应该从诵读开始,诵读就是把我们读懂的诗歌用声音呈现出来.(投影《泥土》: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请一位同学读这首诗.(生读诗)师:我先来问你一个问题:你读诗的时候,考虑过这首诗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向什么样的对象在讲话吗?生:我觉得……,这里所指的“珍珠”的那一个人,是那种一直把自己当做是高高在上的人.师:“高高在上的人”?生:对.作者想对这类人说:让自己变得平凡吧!在平凡中奉献自己,为大家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只求官位、成绩,求地位、金钱.师:你说哪里读出“求官位、金钱”这个意思?生:我觉得“珍珠”是指那些比较贵重的东西,贵重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由此及彼理解课文师 :老师看到几位同学知错后 ,说话语气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个词语说明。生 :“和颜悦色”。师 :你是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生 :这个词语用来形容人说话时很高兴 ,态度比较和蔼。师 :老师的态度开始是认真的 ,后来“神情变得严肃” ,这时为什么又变得“和颜悦色”了呢?生 :因为同学们弄清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老师很高兴 ,所以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师 :由此 ,大家想想 ,文中还写了谁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生 :几个同学师 :好!他们的态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生 :几个同学一开始是“哈哈大笑” ,后来是“…  相似文献   

4.
片断一精读赏析课文,入境明理动情1.抓场面,读中入境师:课文中哪些地方描写得生动形象,最让你感动?该怎样朗读呢?生:我觉得第七节描写得形象生动。“震荡可怕极了……轮船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师: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生:应该读出撞船时的紧张、危急和混乱惊慌的语气。师: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大家听后评价。生:没有读出惊慌混乱的语气,读的节奏要快些。生:他读得很好。我觉得我读得表现力还要强些。师:那就让我们欣赏吧。(学生读得入情入境)2.抓对话,读中明理生:我觉得哈尔威船长与机械师、大副的对话最生动。师:最让你感动的是…  相似文献   

5.
师: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疑问?生:我觉得“温暖”和“舒适”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一时说不出来)师:说不出原因没关系,请大家走进课文,用心地读一读,找一找原因。(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生:渔家的小屋里只有一个没有  相似文献   

6.
14·《松鼠》片断实录师:(出示“松鼠”挂图)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生:松鼠。师你怎么知道是松鼠?为什么不说它是一只老鼠?生:老鼠的尾巴又细又长,不像这样毛绒绒的;老鼠的面容没有这么好看;老鼠的身体没有这么大,四肢也没有这么强健。师:可见,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圈出描写松鼠特点的词语。师:(找一位眉清目秀的学生L台)现在,我要大家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同学的面容,可用哪个词?生:清秀!师:“清秀”经常用来写人,杨老师也是人,能用“清秀”形容吗?为什么?生:(笑)不能。…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段:师:(初读课文后)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奇妙)谁来说说?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来解释,“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是美妙的意思。也就是“奇怪美妙”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奇”应该是奇特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是“稀奇”的意思。(场面有点乱,几种意见相持不下。)师: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说明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出有关句子来读一读。生:在第一节。(生读句子)生:在最后一节也有。(生读句子)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  相似文献   

8.
一、课前导入师 :春天马上就要到了 ,喜欢春天吗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走进春天 ,欣赏一下春天的美丽景色好吗 ?生 :好 !师 :前两天布置了一个作业 ,画出你眼中的春天 ,并写上一个关于春天的词语 ,或句子 ,或儿歌 ,带来了吗 ?(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业 ,师描述 )师 :其他同学把画举起来给后面的老师看一看。 (学生都自豪地举起画 )师 :给同桌看一看 ,把词语、句子读给同桌听。(学生互相读 )二、学习新课师 :老师把大家喜欢的词语收集在一起了 ,咱们一起去学习喜欢的词语好吗 ?(投影出示本课生词 )师 :这些字你认识吗 ?知道怎么读吗 ?(学生纷纷起来…  相似文献   

9.
师:8个词语构成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能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生踊跃举手)生1:我来说“春回大地”。春回大地就是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师:很好。你……生2:我有不同的意见。(正当教师要表扬生1时,另一名学生举手。)师:噢?那你来说说。(满脸欣喜,语气鼓励)生2:“春回大地”就是小燕子回来了,柳树发芽了,桃花也开了。师:两种不同的说法。小朋友,你们更喜欢哪一种?生3:我喜欢生2说的,因为他说的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差不多。生4:我也是。生2说的让大家一听就感觉春天回来了。师:那小朋友们还想再来说说“春回大地”吗?(…  相似文献   

10.
一、研读自悟师 :《荷花》这篇课文那么美 ,咱们一句一句地读觉得不过瘾 ,我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节 ,找出你觉得美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师 :好 ,咱们来交流。交流方法 :先读一读找到的词或句 ,再说说它美在哪儿 ?能讲出理由更好。生 :“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觉得“小莲蓬”很美。它从雪白的花瓣中露出来 ,黄黄的 ,嫩嫩的 ,真好看。你们瞧—— (指点银幕图 )。师 :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将体会到的美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生 :我觉得“有的还是花骨朵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这句话很美。从“花骨朵…  相似文献   

11.
冯力 《四川教育》2006,(10):26-27
【案例】“鸟的天堂”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领悟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生:我觉得“逼近”一词用在这儿不恰当。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我们平时讲距离越来越近时,习惯用“靠近”和“接近”,用“逼近”显得不合常规。生:据我了解,只有当人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介绍背景,创设气氛。师: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公元208年,建安13年,曹操率军,水陆并进,欲扫平江南,孙刘联盟,决计破曹。且看:用奇谋孔明借箭。2.观看借箭经过影像,初步感知。评:精妙的导语给学生以古典文学语言的熏陶,恢宏的背景、生动的影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学生感悟历史、人物的空间。二、紧扣主题,探究性学习1.初读,学生质疑。师:浏览课文,请用文中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诸葛亮在借箭中所表现出的才能。生:神机妙算。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生:“神机妙算”就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学生熟悉的人物着手,设计了与学生同龄的小男孩“丁丁”这个人物形象。这样,既解决了课题中“我”的角色问题,也让这个形象陪伴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发现了吗?生:(兴奋而惊奇,左顾右盼,四处寻找)电脑:大家好!我———丁丁,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我写的小诗。如果你们能正确地读出来,我就会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能做到吗?生:(齐声)能!二、初步识字阶段学生打开课文,指读小诗。遇到不会的字用笔圈出来,问同桌或…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师:刚才,大家学得真棒,学会了“翻转”和“旋转”两招本领。下面,让我们用这些本领来完成一个特别的任务吧——设计我的房间。一是大家可以用下面提供的素材搭建出你心中的房间——可以是书房、客厅,也可以是卧室、厨房或者游戏室。给十分钟的时间,让大家“梦想成真”。二是完成之后,我们一起来交流,请告诉大家你的设计思想。开始吧。(图的右半边为提供的素材,左半边空白区为设计区)(学生设计……)师:时间到。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房间?生A:这是我家的厨房。我放置了冰箱、桌子、椅子、电视……我觉得在厨房里吃饭时也要看…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教学过程: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师:我来考考大家,用这些东西最后会做成什么?(依次出示塑料、棉线和小木块。)生:“吊篮”、“帆船”、“降落伞”。师:(迅速做好降落伞并高高举起)这时,我松开手,会怎么样?生:“会掉下来”、“会落下来”、“会降落”。师:真的吗?请大家先自制一个降落伞,再玩一玩。比比哪组做得最快,玩得最好!(众生分组制作降落伞,然后开始玩。)评:通过自制降落伞、玩降落伞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发…  相似文献   

16.
郭华勤 《湖北教育》2003,(15):15-16
片断一 情境活动 师:今天老师首先要请大家听一首歌曲——《三个和尚》,现在,我们一块儿来欣赏,好吗? 生(齐):好! 【评】学生饶有兴致地听熟悉而喜爱的歌曲,在品赏优美的旋律、有趣的动画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为什么人多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与生、生与生共同组成的多边活动,它是一个由师与生、教与学彼此控制的系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教学仍然是注重言传口授,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没有真正参与教学,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新鲜感、好奇心上语文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主要把好以下“四关”。  相似文献   

18.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师:前两天,老师让同学们每人种了一些蒜苗,今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蒜苗长得高。 (生拿出来让同学和老师欣赏) 师:你种蒜苗时,是怎么想的?谁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希望它快快  相似文献   

19.
多年的词语教学,让我切实感受到词语是具有一定的“磁性”的,每个词语都能营造一片“磁场”,只有让词语焕发“磁场效应”,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怎样才能唤醒词语的“磁性”呢?在教学《早》中的“冰清玉洁”时,我是这样做的:师:同学们,这里描写了“三味书屋”后园的梅花,谁来说说你眼前的梅花?生:这儿的梅花艳丽多姿。生:梅花纯净疏淡的清香,沁人心脾。生:我最欣赏梅花成为“东风第一枝”。……师:其实,这里作者仅用了一个词就概括了你们所说的内容,是……(生:冰清玉洁。)用得多好!请写下来。(生写在黑板上)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上体会到梅…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承认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目中有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的作文评析例段体现了把问题的评价权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师:(出示学生的片段习作:圆月当空、群星闪烁的夜晚,我和几个小伙伴在草丛里兴奋地追着萤火虫,萤火虫上下飞舞,像在逗我们,真是有趣极了!)请大家读一读,体会一下这句话写得怎样。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生:(读、体会、讨论)师:(出示句式:“我觉得(或我认为),因为。”)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谈体会。生1:(第一个举手,嘴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