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看一年的新闻佳作,应可看出这一年的历史演变的轨迹,新闻记者为此做出了精确描述。2001年度选送的广播新闻参评稿件(节目)中,不乏这样的上好作品。这中间,还透出记者冷静观察,理性客观反映见长的特色,以及记者置身新闻事件而使报道愈为生动感人的场面。不足的是,显现重大新闻价值、让人眼睛一亮的消息太少。  相似文献   

2.
文汇报创办于1938年1月25日,是中国新闻界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日报之一。1956年10月,文汇报建立摄影美术组,洪荒任组长。后来继任组长的有:陈根宝、徐大刚。1984年12月,摄影美术组改建为摄影美术部,历任摄影美术部主任的是徐大刚、张楚良、徐裕根。现任摄影美术部主任徐晓蔚,副主任谢震霖。有20多人先后任文汇报摄影记者,为新闻摄影事业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需要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餐式的快节奏生活使普通的新闻照片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新闻受众日新月异的审美口味.因此.新闻摄影记者必须从更新颖的角度.以更有创意的手段来拍摄更加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照片。但是.新闻摄影的创意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它需要新闻摄影记者深入生活、深入思考、与时俱进、能够准确地掌握审美味觉.抓住新闻事件的精髓.抓住受众。  相似文献   

4.
郑晓群 《新闻实践》2013,(11):66-68
核心阅读:一张能够打动人的新闻摄影图片,一定具有情感的张力,而情感的张力往往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影像所揭示的思想,二是画面中生动感人的细节。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必须要具备思“深”识“细”的能力与谋略。所谓思“深”,就是对新闻题材要了解透彻,思考深刻,找到与众不同的新闻视角;所谓识“细”,就是在拍摄新闻照片时,要善于发现并抓住生动感人、能够揭示新闻事件本质的细节。  相似文献   

5.
摄影记者的新闻敏感及职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码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令传统摄影望尘莫及,使摄影人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正因如此,数码相机才以它独有的优点迅速占领了新闻摄影领域.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传达的现场感和即时性,这也是它区别于一般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的主要特点。而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来说,面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时候,从对新闻现场感的把握、报道角度的选择,到抓取最佳瞬间,可以供其思考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甄学宝 《新闻战线》2012,(6):102-103
抓主题、抓主角、抓独家,是掌握新闻摄影拍摄理念和技巧的"快速通道";多学习、多思考、多练习,优秀摄影记者的席位上就会出现你的身影。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如今,用单反相机、小数码相机、高像素手机拍摄新闻图片的记者越来越多,一些新闻单位也要求文字记者学会拍摄新闻照片,然而,许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闻的历史——新闻语境下的历史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传播学者潘忠党提出"传媒是局促的历史舞台",的确,在大众传播研究者看来,"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反过来说,过去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那么,过去的历史可不可以成为"今天的新闻"?换言之,在今天的新闻语境下,如何才能实现昨日历史的再现?这一论题的提出,并非偶然.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辛亥革命百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近年来,一系列的节庆事件接踵而至,而大众传媒对于具有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自然不能漠然处之.同时,由于微博等新媒体的相继呈现,大众传播正经历着自媒体时代的冲击,客观上也要求今天的新闻要比以往更加耐看,更有吸引力和更值得推敲,而嫁接历史的厚重感,不失为一条捷径.所有这些,都将"传媒的历史再现"这样一个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档案分处于信息活动的不同阶段,前者关注当下,后者侧重过往,既有显著区别又联系紧密。本文从两者与历史的关系出发,探讨新闻与档案在记录历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旨在阐明,新闻与档案工作应在坚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互相借力,担当起记录历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阴良 《新闻爱好者》2006,(5S):18-19
2005年5月10日,许多媒体刊发了新华社记柳涛抓拍的一组骑车人暴风雨中突遇马路陷阱栽跟头的新闻照。照片详尽记录了厦门当地时间2005年5月9日下午,一个骑车人冒雨经过该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而致摔倒的全过程。这组照片表现的场面惊心动魄,极富视觉冲击力。纯粹从摄影技术的角度分析。这组照片完全是一组无可挑剔的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从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前提,即价值中立还是价值预设;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修辞,即主要原因还是重要原因;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目的,即为了理解还是为了解释等三个历史向度,论述了传播者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渗透与支配,并讨论了由此带来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真实原因认识上的可能遮蔽。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看似荒唐与滑稽的命题,但却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这是一个事关党的新闻事业的权威性与公正性乃至与新闻记者本人生死攸关的命题。纵观近来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实践活动,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某某媒体与某某单位共同举办什么活动,比如“XX千里行”、“XX大奖赛”、“XX壮举”等等。由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提出的一个动议,又拉来了某个商家,最后完成了一项活动,结果理所当然是“弘扬了什么精神,振奋了什么精神”。而接下来一定是新闻单位或是新闻记者同商家一样得到了宣传或经济方面的利益。那受众得到了什么呢?真的就是“受到了什么精神的教育,什么理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如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是摆在新闻摄影记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加强政治修养、知识修养、思维修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摄影实践,以具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为新闻价值,以特有的  相似文献   

14.
重大主题报道属于静态的非事件性重大报道。基于此,《金华日报》近年来在开展重大主题报道中,十分注重选题原则和标准:必须是思想突出、反映社会和时代的亮点,能激起读者的兴奋度和关注度。与此同时,《金华日  相似文献   

15.
毛贺祺 《新闻传播》2013,(2):161-162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传播媒介的更新进步,新媒体传播衍生出一批网络流行语并在媒体传播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来源于新闻事件的网络流行语更是占据其中绝大多数,然而媒体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方法和规范程度上却不尽相同。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的构建原因和扩散过程,为媒体的网络流行语规范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是新闻界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话语,它直观地说明了新闻与历史具有某种同质的属性。因此,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回顾式、纪念式的报道,也早已是新闻界屡试不爽的手段。然而,把历史事件当做常规的新闻题材,用新闻的视角观照历史事件,组织经常性、系列化的报道,使之成为报纸的拳头产品,继而将其打造为一张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却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闻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2006,(2):1-1
一、关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宣传报道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载体。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宣传报道,要着眼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尊重历史已有的公论,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感受,做到严肃认真,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18.
杨正泉 《档案天地》2011,(12):4-10,44
谁都清楚.在政局发生大变动时掌握宣传舆论的重要性.在中央采取粉碎“四人帮”行动的紧急关头.派耿飚和邱巍高进驻中央广播局.一夜之间控制和夺回了长期被“四人帮”篡夺了的中央电台、电视台的宣传大权。  相似文献   

19.
章一平 《新闻实践》2006,(10):60-60
如果说记忆是人类重要的生命特质之一,那么历史就是人民的记忆。因此,结合新闻实践,把过去的一切挖掘出来,真实地记录下来,让人们了解过去,在活生生的历史事件中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下面谈谈我对采访历史老人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新闻业迅猛发展并逐渐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上某些新闻事件的发生,使新闻职业道德这一话题不得不一次次引起众人的关注。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传播职业和职业群体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