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总认为图书(出版)的根本目的是知识积累和文明传承。这当然没有错。可是具体到每一本书,如何判断其具有出版意义,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们更容易将畅不畅销,有没有读者(也只是当下读者)愿意购买,来作为决定出版与否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出版的大众化、娱乐化,乃至庸俗化。  相似文献   

2.
我是1999年12月从山东文登入伍来到北京消防总队的。4年的时间里,我相继更换了5个岗位。但不论在哪个岗位上,我都坚持勤奋学习,在业余时间里努力搞好新闻报道工作。 2000年3月,我们新兵下队后不久,根据中队工作的需要,我被挑选为报道员,从此接触了新闻报道工作。刚一开始,我写什么都不像,几次投稿,如同石沉大海,音讯全无。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稿子写了一篇又一篇,就是没有见报。正当我一时陷入惘然  相似文献   

3.
各尽其才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  相似文献   

4.
商恺谈成才     
一头乌发,一副茶色眼镜,一张随时带着微笑的面容。这就是我在承德全国地市报研究会见到的商恺同志。那天,我正要去他的住室拜见,他却先来到我们的住室。“应当我们去看望您,您倒先来了!”“为什么只许你们看望我,就不许我看望你们?”商老爽朗的笑语,平易近人的作风,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向他讲了《安阳日报》的情况,当听到报社百分之六七十的采编人员都是30岁左  相似文献   

5.
一部三联的历史就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今天,我们没有理由让三联游离于市场之外。问题在于:市场化是否必定以牺牲原来的文化品牌为代价?一个企业、一个出版社.犹如一个人,毁了品牌.就等于自毁人格。  相似文献   

6.
贺仁平 《军事记者》2002,(12):61-61
在基层搞新闻报道,时常听到不少报道员埋怨:“现在在军报上登一篇稿子真难啊!没有关系你就甭想,即使投的稿件再多也是白搭。”因此,不少报道员对在军报上稿信心不足。军报上稿果真这么难吗?非得有关系才成吗?我的经历对这一问题作了彻底的否定回答。今年“五一”前夕一天,我们部队政治部陈主任不经意地对我说:“小贺,今天报纸上有你一张照片。”于是,像往常一样,我立即找来当天的《人民军队》报,翻了个底朝天,竟看不到半点照片的影子。心想:难道是主任看错了?不会是《解放军报》?我随手打开《解放军报》,二版中间熟悉的训…  相似文献   

7.
无聊才读书     
当我接受彭程先生的邀请,为《书摘》杂志的《三家书谭》栏目写这一组文章时,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读过书了。 这似乎讲不过去。自己好歹也算一个读书人。论职业,亦非官非商,是个教书匠。所谓营生,无非教书写书。教书写书的人不读书,岂非笑话?但这又是实情。教书写书当然要和书打交道,却多半不过翻书、查书、找书甚至抄书而已,也就是做笔记、查资料、找论据、核对出处。  相似文献   

8.
安徒生童话的魅力在哪里?为什么100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追崇?可能他那168篇精心打造的童话精品,你还没有认真通读,不过只要你,不管你是白发苍苍,还是黄发垂髫,细心地读上几篇,你就会觉得安徒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特别是在现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价值观多元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中国警察起源于何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武汉市公安局史志办公室的一位负责同志,在对我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还说了下面一段话:“一、请勿作出简单的口头回答;二、不看东鳞西爪零零碎碎的资料。我没有时间进行归纳、分析与研究:三、最好写成文字交忪安史志资料》发表.权当是对我们系统的史志工作者进行一次函授。”  相似文献   

10.
"李扬才事件"是中法战争前中越关系史上一重大事件,因种种原因,后人对其研究严重不够,以致被厚重的历史淹没了,没有留下什么声响。事实上,"李扬才事件"是研究冯子材与刘永福关系,以及中法战争前夕中越关系极为重要的一环。"李扬才事件"的起因、经过及最后的结果,以及该事件所涉及的个人恩怨、家国情仇、越南与中国关系,均在《申报》中有报道。通过对《申报》中"李扬才事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使我们对于这一时期中越关系、中国"军转安置"问题有一深刻的认识,并为冯子材的处境深表担忧。"李扬才事件"并不是纯粹的边界事件,而是19世纪70年代中越关系的缩影,是清末中国"军转安置"问题大曝露。认清"李扬才事件",有利于我们认清当时中越关系,并对冯子材、李扬才和刘永福三者关系的认识也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无聊才读书     
当我接受彭程先生的邀请,为《书摘》杂志的《三家书谭》栏目写这一组文章时,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读过书了。 这似乎讲不过去。自己好歹也算一个读书人。论职业,亦非官非商,是个教书匠。所谓营生,无非教书写书。教书写书的人不读书,岂非笑话?但这又是实情。教书写书当然要和书打交道,却多半不过翻书、查书、找书甚至抄书而已,也就是做笔记、查资料、找论据、核对出处。  相似文献   

12.
方刚 《出版参考》2007,(2):38-38
讲究绅士风度不仅仅是英国人的事情.但英国男人的绅士风度却被视作典范.视作楷模.视为经典男人的标准。“英国绅士”已演化成一个古典美学名词.随着嬉皮士的出现更成为一种理想.中国人在二十世纪第二次睁开眼睛看世界之后.才惊讶地发现.资本主义制度下竟也存着这样一种“好男人”。想嫁洋人的中国女人.眼睛里盯的可能并不仅是钞票。还有中国男人没有的那么一点“洋男子汉”风韵。  相似文献   

13.
研究高校出版发展战略,我认为出版社应当对三个方面予以关注。第一要有拳头产品。这种拳头产品同时也就是能突出出版社特色的产品,而特色是根据国情、社情来定位的。比如政法大学出版社,就可以立足于政法系统,在法学理论、法律知识方面多下功夫。现在书商、工作室这么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版社留了空子给他们钻。如果再没有良好的品牌、信誉作保证,长此以往,出版社就会被挤垮。要有精品图书,有名牌产品,如外研社,一说起它的外语类图书是众人皆知的;他如人大  相似文献   

14.
6月,我们接受了采访下岗、失业人员再创业的报道任务,说实在的,对能否报道好这一题材,我心里没有底。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跑了济南、青岛等地,采访了大量的失业人员,拍摄了近600张照片,从中选出了10个代表,我们希望通过这10个代表的10个故事,给其他下岗、失业人员一些启示。在采访中,我最大的体会是:付出真情才有收获。  相似文献   

15.
闫爱华 《传媒》2007,(9):47-47
目前,我国省级的电视业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所谓的中心制,即台里统筹各项资源,频道只负责制作一部分节目;二是频道制,把节目、技术和广告全部下放到频道.中心制可以部分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避免频道间的不良竞争,但缺乏活力.与此相反,频道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频道的积极性,但各个频道各自为政,独立经营,多个竞争主体之间恶性竞争的情况难以避免.因此,"一统就死,一分就乱"的苦恼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16.
王佩剑 《记者摇篮》2014,(10):11-12
新闻报道能否写好,除了文笔要好外,更重要的是记者对基层生活是否有真实的体验和观察。以往写出好新闻要亲历基层,"一头汗,两腿泥",而今,日新月异的数码科技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状况和新闻工作方式。那么,新闻工作者是否还需要迈开腿走基层?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下基层是跨越时代的永恒主题。一、写出好新闻必须走进基层首先,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因为只有在基层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拥有开阔视野,真切感受人民的心跳,代表群众利益,正确引导舆论,担负起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以往实践  相似文献   

17.
大才大BOSS用     
最近加拿大有个环球民调,说是84%的中国人觉得自己大材小用,这一比例在全世界是最高的。难怪《甄嬛(据说应该念xuan,不是huan)传》在各大卫视不间断重播了一年(黑龙江卫视都播了10遍了),仍然收视见红。以我之见,其成功之道就在于牢牢抓住了国人这种怀才不遇的怨妇心态。老话说,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上世纪80年代,我们镇中学分配下来一位大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国传媒进入了现代化转型期,我们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反应"慢"与媒体传播"快"、新闻作品的层次"低"与广大群众欣赏的品位"高"、新闻宣传手段"少"与信息传播方式"多"有着诸多不适应,特别是受到市场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有的日益趋向商业化、功利化、庸俗化,甚至脱离了基层群众,背离了媒体本位,淡化了媒体责任,沾染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歪风。一是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弄清"我是谁、为  相似文献   

19.
自2010年微博元年开始,进入了一个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爆发时期,微博、微信、二维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APP等层出不穷,一时让传统媒体有些应接不暇。虽然大家都在说"新"媒体会革了"旧"媒体的命,但时至今日,大家仍没有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传统媒体发展的新媒体之路,始终没有摆正新旧媒体的关系。本文探讨了微博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现状。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没人敢否认艺术性对于一则广告是多么重要,但却有很多人觉得艺术对实际销售的帮助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各大创意奖项中的"石破天惊"的创意,一方面看到日常媒体中充斥着"直降100元!"式的直白叫喊。在行业中我们则经常听到广告公司的创意人员抱怨客户太胆小,不懂艺术,扼杀了伟大的创意;而广告主经常埋怨广告公司的创意太晦涩,产品LOGO太小,产品出现次数太少,广告口号位置太偏僻。广告到底需不需要艺术性?不管艺术不艺术,广告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销售,这一点毫无争议,于是争论的焦点自然而然的变成——什么样的广告是有销售力的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