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师范院校必修的专业课之一,它不仅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而且是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还是全国几千万教师的行动指南。然而《教育学》教材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教学后记”没有作为专题或固定的章节来阐述;(二)对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没有严格和明确的界定;(三)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还是“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没有明确表述;(四)启发性是教学原则?还是教学方法?或是教学指导思想?也未予肯定。  相似文献   

2.
从本世纪80年代末产生的历史教育学,与历史教学法相比,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在于学科内涵的拓展,是教育科学属下的历史教育理论形态。它以历史教育为特定的研究对象,综合历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并直接指导教育实践。建构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需运用哲学、教育科学、历史学以及系统论等多种研究方法。哲学方法是基础,教育学原理为核心,着重展现历史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历史教育学一般包括四方面内容:(1)研究“为什么教和学”;(2)研究教和学什么”;(3)研究“怎样教和学”;(4)研究“由什么人教”。作为师范院校的一门课程,师范院校的历史系科,可开设一门《历史教育学概论》必修课程,同时有选择地开设几门选修课,如“历史教材研究”、“历史教育心理学”、“历史课堂教学艺术”、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估”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以下简称《研究》)新近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这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94年底组织“教育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以来,在对教育基本理论这一分支学科发展状况调查基...  相似文献   

4.
【缘起】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高中语文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门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至少面临着五大困惑:第一。《论语》是经典,如何“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第二,《(论语)选读》教学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还原?第三,《论语》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语录体典籍,如何将其连贯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在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和教学中碰到了很多理论问题,需要人们去探讨。例如,比较教育学的对象是什么,即比较教育学区别于其他各门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什么;比较教育学是一门理论科学,还是一门应用科学;比较教育学有无特殊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学是一门现代科学,还是一门古已有之的古老科学;与此相联系,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史应如何分  相似文献   

6.
<正>一、曾氏文章学继承和发展了对语文教育及其改革起到了指导作用的叶氏文章学 曾氏文章学是文章教育学,是一种要把文章学知识运用于语文教育实践的系统理论。其基本精神是:要改变“语文即语言文学”的偏狭观念,树立“语文即一语(语言)双文(文章、文学)”的正确思想,把文章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以文章学作指导进行语文教改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虽然曾祥芹文章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并不限于语文教育方面,但由于他是从使语文教育科学化的目的出发进行学术活动的,为此他在发表了《呼吁开展文章学的研究——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简称《呼吁》)之后,进入了文章学和语文教育学两大研究领域,并且这些研究一直  相似文献   

7.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核心理念。品读《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回首自己三十余年思想品德课教学、教研的经历,这一“理念”再次清晰地浮现于我的脑海。随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修订和颁布,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也应该“从这里开始”,追求与往昔“不一样的精彩”吗?那么,作为一名教育...  相似文献   

8.
何谓课程?靳玉乐先生认为,“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转引自宁本涛老师的《教育学原理·现代课程论》讲稿,以下简称“讲稿”)具体而言,这里的课程主要指的是教材与承担课程开展任务的教师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隋感教育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程执教者,我们应该以全新的视角,重新韧究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情感教育。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科学的分化,教育社会学在揭示教育与社会变迁;教育与社会结构造功能方面的作用愈来愈大,成为教育界中一个用全新的社会理论审视教育问题的学科领域。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千人百四,众说纷云,直接影响了教育社会学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本文试图澄清这一基本问题。”一、“教育社会学”的定位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的争论,主要在于,它是属于“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是属于“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就是说,是“教育社会学”还是“社会教育学”?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的《中国教…  相似文献   

11.
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修订版》增加了不少新的观念和内容,无疑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中华文化观”的提出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实现学校的社会职能的主要活动,《教学论》是教育学中被誉为“教育科学的心脏”的重要部分。在教育学的发展进程中,《教学论》已成为一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学,它研究教学现象,揭示其规律。近几十年来,由于科技发展的需要,这一学术领域在许多国家蓬勃发展:学派林立,百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思想品德必须摆脱传统德育框架的束缚,走进生活,构建一种以体验德育为载体,切实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新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理论界,人们对于教育学的认识还存在着分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学科?也就是对教育学的认识问题及教育学体系问题。澄清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科学、学科、教育学各自的概念,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语言学角度来把握这些术语是我们理解他们的一个前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中对“科学”定义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认识体系,它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门科学通常  相似文献   

15.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我省采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参考资料》(以下简称《教参》)为教材。《教参》的第八课就是《小学生守则》的第八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尊师爱友,礼貌待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完对象的讨论主要有“一个规律论”和“两个规律论”之争。“一个规律论”主要有思想与行为规律论、思想关系规律论、思想价值观念规律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四种观点;“两个规律论”主要有思想意识变化发展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政治思想和行为规律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规律以及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变化发展规律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四种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这样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完对象,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需要,同时也是科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内容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李立明 《教师》2011,(33):94-94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下简称思品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魅力、情境化教学、实践活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等方面探究激发思品课学习动机的策略,让学生喜欢上思品课、力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修订稿》)对200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和调整,对比分析两个版本,《修改稿》在“课程内容”标准中主要变化有:(1)更能体现化学学科的学科性和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基础性、启蒙性和针对性;(2)更加明确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公民公众素养的教育;(3)内容目标要求更加科学、明确和具体.这些内容的变化具体体现在“科学探究”模块、“活动与探究建议”以及“学习情景素材”模决中.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改革始于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前后,尽管相关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活跃,但实践中的较多探索却带着“常识课”的烙印一路前行。直至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提出了“科学”领域的名称,明确了“探究”在科学教育中的地位,勾勒出探究过程的基本框架,才开始了聚焦“科学探究”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建设,国家教委在“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教育学教材改革实施计划,确立了教材改革的目标(编写《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制定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学大纲”,编写一套系列教材,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任务和指导思想。近期又通过举办“《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高级研讨班”,围绕《纲要》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