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该文以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为文本,着重探索和研究文本中出现的称谓语的使用状况.通过称谓语反映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对小说中的人物、情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并且使用礼貌原则的相关理论对文中称谓语进行举例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骂詈性称谓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称谓语不仅反映了孙悟空的思想态度和情感,还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文化素养以及道德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大文化语境。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骂詈性称谓语进行研究,既可深化对小说的研究,也能为骂詈语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3.
称谓语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东晋干宝撰写的《搜神记》是一部志怪小说,对研究汉语词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本文对《搜神记》称谓语的进行研究探析。  相似文献   

4.
古代白话小说自唐代形成、宋代完善到明代繁荣,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作为明代世情小说集大成者,《金瓶梅》的语言口语化、俚俗化。本文通过检索北大语料库,分析《金瓶梅》中常出现的亲属称谓语,根据使用对象将其分为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亲属"和"非亲属"两类。用不相当的亲属称谓语称呼亲属时,存在使用更尊敬的亲属称谓语的趋向;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非亲属时,突出表现为主仆称谓父子化。《金瓶梅》亲属称谓语具有情感化、交际化的特点,同时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极度泛化,这反映了明代宗法制的社会影响及明代家庭的夫妻、主仆关系。  相似文献   

5.
池莉小说中的称谓语形式多样,运用恰切,富有特色。具体考察了池莉小说中的称谓语的表现形式和语用功能,揭示其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称谓语的翻译为素材,对比了汉语和英语不同的语义特点以及因此而在称谓语的使用方面形成的鲜明个性,从而探讨造成称谓语翻译困难重重的根源。文章从称谓语变迁、礼貌标记、称谓语的使用3个方面进行阐述,得出在翻译时要区别对待汉英两种语言的称谓语,并要充分考虑其社交意义以便对等传达其实际含义。  相似文献   

7.
《白鹿原》中的特色称谓语繁多,本文以生态学翻译理论为基础,从生态翻译三维原则角度对小说特色称谓语的翻译进行尝试性研究,为《白鹿原》中的特色称谓语翻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期更好地促进陕西关中民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社会称谓语是称谓语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本文以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言语交际中所使用的社会称谓语为考察对象,对大学生社会称谓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当前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会称谓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小说《围城》作为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在描写人物对话时,钱钟书先生使用了大量称谓语来体现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变化,更加生动形象地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围城》这部长篇小说为语料,通过列举称谓语在《围城》人物对话中的应用实例,探讨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在人物对话中的作用,进一步从语用学视角关注语篇信息的理解与表达,以期为学者研究称谓语的语用学意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描述性称谓语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塑造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固定的称谓对象,常常给翻译实践带来困难。运用关联翻译理论的称谓语的翻译研究方法,以贾平凹小说《浮躁》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描述性称谓语的翻译,旨在说明关联翻译理论对描述性称谓语的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称谓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称谓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往往反映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中的称谓语顺应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不同的语境因素,体现场合的正式程度,时空的转换,说话者的情感和性格等。对小说中称谓语的研究有助于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创造。  相似文献   

12.
性别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本文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学生的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试图探求称谓语使用中体现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当代男女大学生的称谓语使用同中有异,称谓语的不同选择折射出性别差异对大学生心理因素、价值取向的影响.称谓语的性别差异研究为汉语称谓语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角度的补充,并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中称谓语使用出现的新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称谓语是人际关系中特定身份、职业等的称呼语。陌生人称谓语是人际交往的序幕,是社会称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关系和言语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江苏徐州市区的陌生人称谓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重点考察"大姐"一词的被称呼对象和使用情况,发现陌生人称谓语与言语交际的互动关系,以期对陌生人称谓语困境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语言价值的重建。  相似文献   

14.
蒋亚男  浦丽 《文教资料》2014,(17):53-54
称谓语是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日两国社会文化不同,亲属称谓的构成体系和使用特征因此存在很大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讲,小说中的某些称谓语是反映复杂人际关系、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语言符号。在对外传译过程中,如何有效传译原作中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不能不引起译者及翻译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张瑜 《现代语文》2008,(3):81-82
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英翻译名家杨宪益,戴乃迭对于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称谓语翻译进了分析和研究.杨完益,戴乃迭对于鲁迅小说<祝福>中称谓语的翻译,采用了具体、换算、变通、归化和异化等五种方法.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对当前译者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中的女性称谓语非常丰富,有对上古女性亲属称谓语的继承,也有明代这一时期女性称谓使用的独特之处。小说中的直系女性称谓、姻亲女性称谓各有用词、使用上的特点,体现出了明代这一时期汉语称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称谓语看似简单,其实使用起来非常复杂。在使用称谓语时,要考虑许多因素,比如社会地位、年龄、职业、人际关系远近、语境等。学会正确使用称谓语对英语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称谓语选择不仅能体现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亲疏远近,交际场合的正式或随便,还能反映讲话者对听话者的情感和态度.鲁迅先生的作品<阿Q正传>以其幽默夸张而著称,而称谓语的巧妙使用突出了这一特点.从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视角,分析小说是如何通过描述称谓选择,特指通称,形象指称和人物换称等特点来刻画阿Q这个具有巨大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的.  相似文献   

19.
广东电白闽方言区对青年女性顾客的通用称谓语是“靓妹”“靓姐”,极少使用“美女”称呼。根据电白闽方言区青年女性顾客的称谓语的使用频率来分析其原因,发现交际双方的爱美心理、称谓语本身的语音条件、商业交际场所的不同、发话者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地方民俗文化色彩等因素对青年女性顾客的称谓语的选用有很大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20.
韩国廷 《现代语文》2015,(1):110-112
称谓语是书面表达和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汉语中称谓语明目繁多,这些纷繁复杂、灵活多变的称谓语,许多中国人使用起来也会感到困惑。又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方方面面,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称谓语也有一定差异。称谓语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称谓语的本体知识出发,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知识,从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称谓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