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之间呈现出融合的大趋势,但是这种融合往往是不平等的。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国情,指出译者必须正确对待文化融合中的不平等现象:既要传达异域文化,又要弘扬中华文化。反映在翻译过程中就是采取恰当的策略,再现原文的文化思想,以促进两种文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相指涉、感应、接触、渗透、转移等作用。汉英双语公示语正是这样一种矛盾的统一体,它所反映的冲突不仅表现在不同语言或曰文本的对立,更是相对应的两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与交融,因此,将互文性理论引入公示语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选取广州市10所医疗机构的公示语英译作为个案,从互文性的角度对采集到的语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得出结论是,公示语的翻译应该尽量参照约定俗成的国际惯例,对于个别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例则须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兼顾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试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过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涉及到的不仅是语言,更有语言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文学翻译作为较高层次的翻译也不例外。以劳伦斯的《彩虹》中性描写的翻译删节问题为引,指出由于中西性观念的不同使得文学作品的翻译面临一些问题,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文化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从而提出,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必须对译作进行文化过滤,以使之更好地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播交流的国际化背景下,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不仅影响信息传播的流量和走向,更是沟通文化的桥梁。为了确保对外宣传的传播效果,翻译工作者要坚持以传播文化和传达信息为己任,发挥传播者在信息选择、观点表达、流量控制等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兼顾受者的文化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把受众"可接受性"置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语言、文化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翻译是两种文化沟通的桥梁,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方法之一;文化转换与翻译等值是翻译工作者应当注意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徽文化是中国三大文化之一,其英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目前徽文化英译中词汇空缺、句法结构差异、缺乏对"美"的文化考量等现象,译者应采用增译及意译的方法翻译词汇,构建完整的句法结构,把握原文整体意象,以满足原文的修辞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7.
人类离不开交流,翻译是处于异质文化中的人们进行相互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翻译工作促进了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但是翻译本身也受到了文化的影响。文化背景和底蕴的巨大差距,往往制约了翻译的质量。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并指出翻译工作者在克服这些影响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菽蓉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111-112,132
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体现了对翻译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研究领域对跨文化翻译中译者角色的再思考。忠实与叛逆、归化与异化、缺省与补偿是跨文化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译者在处理原文化与异文化中应考量的三个主要关系。促进各文化之间平等交流、和谐共生是新时期译者应承担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别就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物质文化及地域文化与心态文化在汉英互译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结论是: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深入领悟和忠实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而且要深入解读和准确阐释原文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汉互译不仅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从深层次上讲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变通。在进行英汉互译的时候译者要具有双语文化意识,并参照功能派翻译理论,必要时要进行文化因素方面的调整,以便使译文能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使语际交流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行为。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同,文化也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处理始终是翻译研究的两个重要核心。当代翻译研究对翻译的人文价值做出了"译者应该求寻差异、发掘差异、尊重差异"的价值评判。本文将从翻译的差异伦理角度探讨如何做到对差异的尊重。  相似文献   

12.
Roger·T·Bell认为,翻译使用一种语言的对等文本的表征来替代另一种对等文本的表征(Roger·T·Bell 14)。但译者把作品从一国语言转变成另一国语言,在穿越语言的变化历程中,自然经历了文化的转化。转化后译文可以使译本读者理解,也可以使译本读者产生隔膜,发生误会。汉语文本在向英语文本转化过程中也不免有这种现象。汉译英时,翻译的效果、译作达到的境界必然受到一定程度制约和影响。这除了与汉语,英语之间的语言差异有关外,与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译者本身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文化及译者对汉语文本向英语文本转化时产生的制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译者如何在形式和内涵上达到对等? 本文就此通过具体的事例谈及了在考古翻译中的三种不同的风格。不少译者为我们创作了“形”“神”兼备的译文典范,但部分涉及到中华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的特有文化意象,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环境里,才能详尽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钱绍昌教授提出的电影语言的五个特点,在考虑电影翻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译者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即电影翻译应该以译语观众为中心和译者要考虑电影翻译的技术因素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看待电影中文化意象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媒介方式。广告翻译是不同文化的交流,是跨国文化的商品营销宣传活动。当今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往往由于英汉文化差异引起广告翻译的差异。因此做好广告翻译应把握原则和灵活的技巧与策略,以收达意传神等社会实效。  相似文献   

16.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常用的翻译手段似矛盾般对立存在。二者究竟该如何取舍一直为翻译界所争论。然而,在强调这个矛盾的对立面时,其统一的本质也不应被忽视。归化和异化的辩证统一性在广告词的翻译中较为突出。广告词的翻译要以广告的目的和效果为前提,适度选择归化或异化。只有遵循适度原则才能使商品在异国畅销的同时,也能兼顾文化传播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译中国民间文学,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译者在英译中国民间文学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把翻译看成文化交流的手段。基于这些认识,英译中国民间文学应按照文化翻译观的要求,采取一切可用的翻译手法,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比较角度,考察来自源文化和目的文化的译者如何处理《阿 Q 正传》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希望探索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翻译原则与方法。并提出,为了实现源文化成功融入到目的文化中去,应最大化采用 异化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最终要解决的是翻译观问题。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翻译观,翻译观的不同决定着译作的不同。中国近代翻译观是不断变化的,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并对训练学生的翻译技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了翻译界关于可译性观点的基础上,文章首先肯定了文化的可译性,而《红楼梦》中大量文化因素的成功翻译也证明了这点,同时指出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文化信息的损失,文化的可译性只能是个限度的问题,这是翻译实践中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因此,研究和探讨文化的可译性限度,寻找其解决的方法,对于有效地提高译文的质量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红楼梦》的两个英文全译本中译者所体现的翻译思想和实际的翻译技巧为我们进行文化翻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最后指出,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文化的损失不可避免,但随着文化交流和渗透的不断深入、译者自身文化素质及译文读者对异域文化接受能力的提高,文化可译性程度必将越来越高。尤其在当今的世界发展形势下,把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介绍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