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分析了我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特点,从课程设计时间安排、设计内容、指导老师分工、课程设计过程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4)
在国内外本科教育逐步转型发展的今天,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作为民办高校,顺应国家教育改革需要,应该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应用技术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大力支持下,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协同建设"实验、实训、实习、实战——四实"平台,正是结合当前转型要求,培养高质量职业人才而探索出的人才专业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课程合并,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特点是专业口径宽,综合了建筑、环境、设备等多方面的知识。根据建环专业特点,以三个平台课程为核心组织教学,强化平台课程对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培养具备"能施工、会设计、懂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杨秀娥  王春慧 《科技风》2024,(10):109-111
“建筑冷热源”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其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提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在研究“建筑冷热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整合为相对独立的基本理论、工质、设备、系统和调节控制五大模块,并将MOOC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引入“建筑冷热源”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基于MOOC环境下“建筑冷热源”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前自主学习MOOC效果和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74.9%的同学表示基于MOOC环境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明显提高了课堂效率;74.0%的同学表示通过该方法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和深入,表明基于MOOC环境下“建筑冷热源”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素质好、学习、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阶段,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加强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培养,规范毕业设计选题、开题、过程质量监控,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水平,取得了显著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6.
注册工程师制度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作为工程学科专业,其专业教育过程与工程规范有着密切联系。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发现高年级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在工程规范运用上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探讨如何更好的将建环本科的专业教育与工程规范相结合。本文在介绍工程规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及其在专业教育中作用的基础上就工程规范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艳  毛瑞勇  王萍 《知识窗》2023,(12):117-119
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链条的重要环节。在新工科和“双碳”背景下,我国高校需要大力培育能经济运用低碳技术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基于此,文章阐述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的专业特色,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和实施以空调技术为核心的系统化专业课程群。打破单门课程的原有壁垒,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形成学生认知过程的系统性,同时充分利用节省出的学时来引入新技术,与行业接轨。调整教学方式,通过实例,变抽象为具体,提高教学效率,强化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群建设的实施使得学生能够从更全面、综合的角度来理解知识,促使了学生的认知迁移达至贯通,提升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实力。  相似文献   

10.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平台课程,由于其涉及面广,同时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反映难学。结合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协同创新中心汇聚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多个主体的优势资源和创新能力,在政府的协同支持下,协作完成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工程应用等创新活动。然而,技术科学如何反哺于基础科学,并如何带动工程应用活动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本文通过辽宁省重大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和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纵向案例研究,以创新活动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为研究主线,构建了基础科学(Science)、技术科学(Engineering Science)及工程应用(Engineering)的SESE研究模型,分析了SESE在大规模协同创新活动中的互动行为和共演过程。研究发现: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活动之间存在双向多重的互促关系,本文谓之为SESE循环模型;技术科学活动作为基础科学和工程应用活动的中间枢纽环节,是SESE模型高效循环的重要因素,双向推动并支撑基础科学的融合和工程技术的应用实践;SESE模型的双向多重循环关系构建需要依循渐进增强的规律,即由“顺向循环”优化为“接力式循环”,最终实现高效的“超循环”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科学,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价值工程,对降低建筑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增加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价值均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逆向工程技术的理论,工程流程和工程过程,以及逆向工程的结构;探讨和研究了逆向工程的数据测量,数据处理和曲面建模3个主要模块,并研究了逆向工程在内燃机气道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现状,指出价值工程在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为我国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体系下的车辆工程学科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进行了课堂设计的革新,打破以教师单一授课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互动式教学的方法研究与课堂设计,提出了互动式教学实施构架,以“汽车现代技术”为载体,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深度实践。结果表明,互动式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地铁工程是一项建设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社会影响备受关注的工程。所以由地铁工程所产生的岩土工程问题也是地铁建设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地铁为载体,总结分析了了地铁在设计,施工等过程中所遇到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19.
陈静 《科教文汇》2012,(19):52-53
本文针对当前水利工程专业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学生绘图不规范、看不懂专业图纸、计算机绘制专业图质量差等诸多问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求一种提高水利工程专业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手绘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热点问题,该文解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义、新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作者结合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专业教育;完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创新多元协同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创业营造孵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