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随迁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出发,探究困扰随迁老人的生活、当地环境适应和异地就医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随迁老人自身、社区以及政府三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以供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解决随迁老人的困境做一份参考,更好地提升随迁老人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
随着广州市政府一系列优待政策的发布,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的学生数逐年增多。这些来穗人员随迁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广州,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城市融入危机,在学习、行为习惯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实际,从家校合作和学校德育工作两个方面入手,对来穗人员随迁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5,(21)
为了考察社会支持与城市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对唐山市社区老人进行相关调查,结果表明99.5%的唐山市社区老人主观幸福感都处在中上水平,身体健康状况、性别、是否空巢、文化程度等都会影响到城市老人的主观幸福感,配偶支持、子女支持、朋友支持及邻里支持对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加大其社会支持力度,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老年流动人口持续增加。《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指出,流动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总流动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778.4万和8.01,相对2005年分别增长了6.43倍和4.17倍。其中,农村随迁老人在生活环境迅速转变的情况下面临的数字断层问题严重。适老智能陪伴产品可以帮助农村随迁老人适应城市生活。因此,有必要构建以适用性、低负担性、满足性为设计原则的智能陪伴产品,弥补现有产品功能适配性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刘婧涵 《百科知识》2021,(27):23-24
流动老人脱离原有的生活状态,会在新环境的适应方面存在一些困境,流动老人能否顺利地融入到流入地的社区生活,对其晚年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精神需求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推行"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作为服务老年人的一种方式,应将"助人自助"理念融入到助老爱老的实务实践中;在助力流动老人适应流入地新生活的同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上海市X校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外在融入、认知与行为融入、深层融入三个方面,探讨了这一群体的学校融入问题。并且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入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对策略,以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在校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自救与急救能力现状。方法:采用自制的自救与急救能力调查表对杭州市某社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对自救与急救知晓率偏低,最低的是心脏骤停复苏法和晕厥急救法9.17%,且全部在30%以下,危机意识中身心内部排查为72.50%、环境外部排查为46.67%。结论社区老人自救与急救知晓率偏低,具体操作能力不容乐观,危机意识有待提升,从伤害前、伤害、伤害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使老年人这一群体在遇到突发疾病和意外时能采取相应正确的自救与急救措施,为后续医护抢救人员争取珍贵的时间,挽救生命,降低死亡和伤残率,提高被救治率,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2)
本文认为安置社区老人存在的角色适应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政策不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低以及安置社区老人自身的问题。对于解决安置社区老人角色适应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国家政策、社区建设以及提高安置社区老人自身适应能力等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现状分析发现,社区护理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社区护理教育理念创新程度不足及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等方面。多角度提升社区护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及将多元化课堂教学方法融入到护理专业教学中是提升护理教育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吴越 《科技创业月刊》2012,(11):148-149
我国养老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空巢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的照顾功能因"空巢"的现实逐渐弱化,因此社区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对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资料研究,了解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状况,发现目前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优势与必然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