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凡少影 《科教文汇》2014,(10):58-60
“地质地貌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不仅要有系统的室内教学,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室内课程实习和野外实习与之配套。本文通过分析小五台山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习基地、地理学野外实习平台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建设,提出地质地貌学野外实践与室内互动式教学方式,试图改进野外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野外实践教学效率,促进野外实践与室内理论教学的联系,达到互动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地质地貌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不仅要有系统的室内教学,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室内课程实习和野外实习与之配套。本文通过分析小五台山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习基地、地理学野外实习平台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建设,提出地质地貌学野外实践与室内互动式教学方式,试图改进野外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野外实践教学效率,促进野外实践与室内理论教学的联系,达到互动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赵晨晨  陈季 《科技风》2022,(11):118-120
本文以佳木斯大学"土壤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暑期牡丹江野外实习为例,对实习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教学组织安排及设施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关键因素在于考评体系,为切实有效地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野外实习是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其综合运用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野外实习存在着诸如课程安排不合理、缺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训练,实习缺乏系统性,实习资源条件差,评价单一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土壤动物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纳入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在牡丹江镜泊湖实习基地,通过土壤动物的获取,自然生境数据的采集、后期数据的处理以及结果分析,进行一次完整的野外调查和实习成果评定,以此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5.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教学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锻炼学生野外调查技能和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研究兴趣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从自然地理学学科发展的角度,结合学院所在地区自然资源条件,通过在斗篷山建立野外实习基地,对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改革,提高对学生进行地理专业素质培养的水平和野外考察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是生态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本文在分析生物科学专业生态学野外实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实习教师队伍建设、实习经费的投入以及野外实习内容的改革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为高校生态学学科野外实习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忠华  胡刚 《科教文汇》2014,(27):59-60
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是生态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本文在分析生物科学专业生态学野外实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实习教师队伍建设、实习经费的投入以及野外实习内容的改革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为高校生态学学科野外实习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野外地质实习是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岩土的地质地貌的判断能力和勘察能力,真正地解决土木工程的地基稳定、边坡稳定等主要工程问题,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力实践教学手段。我们对地质实习基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建设工作,扩充了实习观测点,修改了实习路线,通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地实习应用,实习效果很好,成果突出。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为野外地质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达到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地质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作者通过数年的野外地质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地质野外教学实习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从地质教学实习前的准备;注重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严格考核,认真执行实习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地质野外教学实习,与同行进行探讨,旨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按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要求,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方法,让学生从实习中受益,让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10.
胡建业  洪军 《科教文汇》2012,(25):53-54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高等学校生物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实践环节。但近年来,"动物学"野外实习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使实习基地动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物价上涨和实习经费的不足使野外实习能够到达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小;实习安排不够合理以及重过程、轻结果,实习效果不明显等。为保证"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效果,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及社会发展的变化,必须对传统的野外实习模式进行改革。本文针对"动物学"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产实习是工科大学本科教育必备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某高校案例基础上,探索了生产实习创建的重要性等,为高校在生产实习方面提供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吕亚荣 《科教文汇》2012,(34):48-49
实践教学是高校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实验室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高校实验室在传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统筹现有的教学资源,采取新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金工实习示范操作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远果 《科教文汇》2014,(3):83-83,86
实习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联系、结合起来,把问题具体化、感性化、简单化,通过理论知识获得熟练的操作技能,通过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强化理论知识。示范操作作为一种金工实习教学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是金工实习教学的重要步骤。本文探讨了示范操作具有的教学优点,探讨了做好示范操作对教师的要求,最后介绍成都理工大学示范操作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实习作为当今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范生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然而,我国的教育实习自身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包括缺少稳定而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实习时间相对短而集中,形式比较单一、实习的指导薄弱,疏于管理三个方面。与我国的教育实习相比,外国的教育实习时间充足,安排合理,形式多样;目标明确,内容充实,任务具体;管理规范,评价科学,考核系统;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要改善我国的教育实习状况,首先,实现高师院校与教育实习基地互赢;其次,明确教育实习目标;再次,完善教育实习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5.
校内实习基地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习教学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的重要训练环节.文章以院通信类专业校内实习基地为平台,从教学管理和资源管理两个角度对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别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资源管理、指导力量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是实现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加强和改进顶岗实习管理,保证实习质量是各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实施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是确保顶岗实习目的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凌泽明 《科教文汇》2011,(15):173-173,181
如何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传统模式,一直是职业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以单片机应用课程为例阐述了理实一体化课程计划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编写、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及构建一体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本文介绍了我校测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和经验,并以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为例,介绍了将科研项目转化为课程设计题目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RPC》2008,125(4):356
1   The Office's Practice Notice dated 2 November 20061 detailedthe way patent examiners should assess whether inventions arefor patentable subject matter following the judgment of theCourt of Appeal in the matters of   相似文献   

20.
詹灵杰 《科教文汇》2011,(21):37-38
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本质上具有关联性,必须从思想理念上重视两者的贯通与结合,同时,要通过构建制度、政策、载体、环境等平台,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来落实两者的贯通与互动,使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在互动中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