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曼殊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艺家和翻译家,也是一位有爱国思想的革命者.他一生浪迹天涯,孤苦飘零;他热爱祖国,向往民主革命,当革命受到挫折后,他孤吟自叹,悲观失望;他早年看破红尘,出家为僧,既出世又人世,三十五岁英年早逝.他素以"诗僧、画僧、情僧、革命僧"著称于世,日本文学家佐藤春夫称他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之一彗星",南社创始人柳亚子誉之为"举世公认的天才",他的启蒙老师和挚友陈独秀毫不掩饰地称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真是所谓‘天才’".  相似文献   

2.
为继承和发展传记文学,台湾《传记文学》最近在纪念它出版400期之际发起成立了“传记文学研究基金会”,以拓展传记文学未来发展空间,加强史料的收集和研究,为社会各界提供有关人物传记资料的服务。基金会未来工作的重点是:口述历史、编写回忆录、出版图书、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及图片资料,奖励和赞助历史研究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刘晓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7):136-137+140
《僧宝正续传》和《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相继辑录了从北宋末年到明末清初,前后近600年重要禅师的言行资料,弥补了以往灯录传记的缺失与不足,承续了《禅林僧宝传》,有其特有的风格和重要的史料价值。《僧宝正续传》和《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的整理出版为学术界研究中国佛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以期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张家康 《出版参考》2005,(12):34-36
陈独秀和苏曼殊堪称民国初年的狂士,他们意趣相投,以文相识,其文皆如鲁迅所云:“激昂慷慨,顿挫抑扬。”苏曼殊其生也短,交友遍于国中,然知己者屈指可数,而陈独秀乃当之无愧。苏曼殊的颓废、浪漫、好学,以及诗人气质、率真性情,给陈独秀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以至晚年念及,都有动情之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结合苏曼殊生平及成长的历史背景,从外国诗歌的翻译、外国小说的翻译以及本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三个方面对苏曼殊的翻译实践活动进行梳理,是认识其翻译风格、了解其翻译手法、借鉴其翻译思想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剧烈动荡时期。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不畏艰险,敢于担当,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用文学作品掀起时代的狂澜,他就是苏曼殊。本文从他的翻译作品解读苏曼殊的翻译思想及在作品中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传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独特而又重要的文类。由于受到传统文化中“尊祖”、“重史”观念的影响,自汉至清的两千年间,传记作品的数量多不胜数。直到现在,传记文学创作仍兴盛不衰。然而相比之下,传记文学的理论研究却一直相对滞后。自1927年陈中凡先生所著的我国文论史上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问世以来,直到1996年顾易生、王运熙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出版,七十多年过去了,传记文学理论研究仍无系统专门的论著问世。俞樟华教授的新著《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8.
所谓人口思想史,就是研究有关人口现象的观点、理论、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学术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项空白。最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人口思想史稿》(作者吴申元以下简称《史稿》)一书,添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这不仅对我国的人口理论研究有重大价值,并且对世界的人口思想史研究也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古代的人口思想史料零星分散,杂处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之中.要将它们全面、完整地搜集起来,殊非易事。也许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口思想史料迟迟得不  相似文献   

9.
传记文学在维吾尔文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18、19世纪在维吾尔族民间甚至兴起了一股传记创作的潮流并达到了其创作的鼎盛时期,《乐师传》就是这一时期维吾尔族传记文学的代表作。《乐师传》是研究维吾尔族音乐史、维吾尔语的发展史和文学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乐师传》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专门记载了历史上的维吾尔文学艺术家,尤其是音乐大师们的传记,在维吾尔传记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苏曼殊的生活经历和佛教对他的影响来剖析其佛学意识及其人格。  相似文献   

11.
韩兆琦先生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史》(以下简称《传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的出版,结束了中国传记文学“无史”的局面,本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令人遗憾的是,该书所表现出的过大的随意性,大大削弱了其学术价值。这种随意性主要表现在颠倒了传记文学的根本特征及某些不够公允的论断上。 看过《传史》的读者都会有一个强烈的印象:《聊斋志异》这部“借说鬼谈狐以浇胸中块垒”(《传史》)456页)的书,实属架空设幻之作,竟然被收进了传记文学史中。该书第8章第6节重点描述了作为传记文学的《聊斋》,并选登了三篇作为范本,篇篇写鬼神狐怪,荒诞神异。传记文学是以记载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为其根本特征的,这是基本常识。如果连花妖狐怪都可以作传玉,那还有什么题材不可以算传记文学呢?无怪有人讥之为“新聊斋”、  相似文献   

12.
王妍 《出版广角》2021,(1):91-93
王小妮的传记文学作品《萧红:人鸟低飞》以独特的叙事视角、流水般的笔触构建了传奇女作家萧红的心灵史.在《萧红:人鸟低飞》一书中,王小妮不仅丰富了史料以外的细节,还通过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交替变化,全方位、立体化地对萧红生活的外部环境和其内心变化进行描写,从而架构女性作家之间的互文性.  相似文献   

13.
台湾《传记文学》杂志(月刊)创刊于1962年,现已出版47卷(半年为一卷),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大量资料。为方便读者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正在编制《传记文学》索引,  相似文献   

14.
人物传记是深受广大读 者欢迎的一种文体,国内的出版社每年都要出版一大批传记类图书,还有不少专门刊登名人传记的刊物,如《人物》、《传记文学》、《名人传记》、《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还有一批新闻纪实类刊物和故事类通俗读物,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在人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致陈果夫、立夫兄弟信函,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文件。信函只署“九月一日”,不往年份。陈立夫先生坚持此函为民国二十四年九月一日发来,沈云龙和肖挣却都认为是民国二十五年九月一日;杜桐苏说,他在民国“二十五年盛夏普奉命陪周恩来、潘汉年上莫干山晋见蒋介石,因而推断该函为前一年——二十四年所写”(《传记文学》第六十七卷第一期75页)。杜桐苏在这里把时间整整推前了一年,实际上他是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初夏陪周恩来和潘汉年由上海到杭州的,不是“二十五年盛夏”。《传记文学》上刊登苏道基《周恩来致陈果夫…  相似文献   

16.
日前,《出版史料》编审委员会在开明出版社召开了在京顾问、委员座谈会,就《出版史料》史料与现实、如何更好地为振兴社会主义文化出版事业服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座谈会由《出版史料》主编焦向英、执行主编吴道弘主持。座谈会上,王仿子回顾了杂志新刊的创办历程,并对如何减少文章中史实的谬误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吴道弘对前七期《出版史料》新刊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任务作了展望。他分析了《出版史料》内容栏目及刊物整体编辑思想,要求继续坚持发掘史料、注重史实、加强研究及增加文化情  相似文献   

17.
从印刷术起源的研究意义、书中所用大量史料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印刷术的起源》(第二版)的特点是具有浓厚的爱国之情、言必有据和用语幽默严谨。  相似文献   

18.
《新闻研究资料》从1979年8月创刊到现在,已经五周年了,这是十分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我国的新闻学刊物,如果从1927年创办的《新闻学刊》算起,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建国后的创刊《新闻战线》、《新闻业务》等刊物,也已出版近三十年。但是,还从来不曾有一份“以新闻史料和新闻史料研究为主”的刊物。《新闻研究资料》是这方面的第一家。在全世界众多的新闻学刊物中,它也是独一份儿。  相似文献   

19.
<正>1908年,午夜。夜正深沉,昏黄的灯光下,苏曼殊长吁一口气,搁下笔管,《悲惨世界》、《娑罗海滨遁迹记》终于译毕,在这个死水一般沉寂的午夜,他的苦闷和哀愁,也随着这些掺和了血与泪的文字,滚烫地烙印在素纸之上。"话说西历1815年10月初旬,一日天色将晚,四望无涯。一人随那寒风落叶,一片凄惨的声音,走进法国太尼城里……"2008年,当我在云南边城保山的一个地摊上买到这本"民国二十五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以下简称为《史料》),是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央档案馆联合编纂的。收入的史料,起于1949年,计划第一阶段止于1978年,第二阶段止于上世纪末。按年编辑,每年一卷,个别年份每两年一卷。已经出版11卷,还要出版若干卷。这套史料的出版,对研究新中国出版史,推动出版科学理论建设,促进出版事业的改革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