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人认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太慢、成效很差、意义不大。本文通过较为深入地分析与比较,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指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实际上并不缓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在中国现代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从19世纪中期列强对我国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起,中国就随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被迫开始了现代化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我国身处特殊的时代、有着特殊的国情,所以其现代化也具备了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三个主要特性,即早期现代化启动的“迟发”性、起因的外源性,早期现代化发展的复杂性以及早期现代化模式理论和主体、内涵的多变性。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政治体系和社会政治行为在个体心灵领域的反映,必将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人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意识、政治信仰而对政治行为发生作用,进而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文章从政治文化的涵义和功用的界定出发,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探讨了创建新型政治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并对如何创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做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4.
政治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应根据国情 ,制定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国早期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包括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概念、内涵,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阶段、特点以及早期现代化进程延误的原因等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的情况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研究,学界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弥补这些不足,从新的角度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清末新政和中国近代政治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是我国政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尽管清末新政与改革者的维护清廷统治的初衷大相径庭,最终导致了其统治的结束,但是新政并未因此而灭亡,新政的各项改革措施依旧延续下来,并且为日后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打下了基础。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许多重要内容,如:政治结构趋于分化和专门化;政治职能日趋扩大和完善;政治输入功能增强.利益表达得以传递;政治生活向法制化方向发展,政治组织趋于制度化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它首发其端,开启了中国政治走向现代化的闸门。文章拟从发展政治学的角度,对清末新政的政治变革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的应有之义,既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又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成就。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以党的现代化观为指导,坚持正确发展方向;以现代精神培育为核心,增强育人能力;以守正创新发展为要求,提高工作质量水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体系,必须把握与党的建设相统筹,强化全方位引领功能;与国家治理相结合,落实全过程贯穿机制;与科技创新相融合,增强全要素创新能力;与社会生活相贴近,构建全社会协同格局。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义和团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 ,义和团运动加速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迅速到来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并促使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全面变革  相似文献   

10.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随着中国新史学的出现,中国的史学研究开始立足于现世,史学研究开始“现代化”的研究尝试。但早期的现代化研究明显受到清末“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使得在研究过程中对“西化”和“近代化”、“现代化”这些概念的模糊和混淆,甚至是不同概念的误用。随着学者们对现代化研究的日益深入,在概念上的问题有所减少,但仍然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1.
1937年底,日军占领上海,尽管此前或此后许多中国企业都成功地进行了迁移,但国民政府工业西迁动员的乏力、部分工厂迁移的困难以及企业家观望的态度,使大部分企业还是留在了上海。面对日军和日商的侵吞,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的华商企业家,为维持自己的产业,与日方进行了交涉与周旋,对日态度渐趋现实。部分企业通过各种努力获得维持和发展,但更多的企业不得不从“消极抗日”走向“被迫合作”。通过“中日合作”维持企业,成为战时想保存产业的企业家被迫做出的选择,但这也让他们陷入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12.
政治现代化所伴随的权威合理化、政治结构分离和参与动员,推动了局部性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普遍化,增进了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忠诚,在不同层面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但也带来了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不利因素:政治参与渴求的难以充分满足,导致了政治冷漠和"认知失调";腐败和社会问题的超载,侵蚀了政权合法性;工具理性的膨胀,滋长了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通过"散布性支持"的刺激和利益的表达与满足,以及社会性组织的发展,能减少甚至消除上述不利影响,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清末安徽巡抚邓华熙是一位积极支持变法并在安徽采取具体变法措施的开明官员。他推行的皖江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多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早期马克斯主义者在民国初年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对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有所思考和研究,他们认为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重视工农大众和农村建设、大胆学习西方、融合中西法文化的精髓、铸造现代民族主义精神和强化国民的法律意识是启动法律文化现代化的条件.他们对如何启动法律文化现代化的思考,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实践认真反思的结果,也是借鉴西方法律文化的结果,在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今天的法律文化的建设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美国国内政治的角度 ,分析了冷战以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 ,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做了一些预测并得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代早期西欧城市、经济和化的发展是构成早期资本主义明及其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这些条件的形成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共同作用的客观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历了开创、成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从中共早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来看,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值得关注和总结,如:重视理论宣传工作,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在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