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人师表”这一古训因其丰富的内涵和积极的意义而历来被人们推崇,已成为师者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但由于这一古训对为师者有较高的要求,在悠久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无形地确立了教师在学生中的绝对权威,并逐步掺杂了一些“师道尊严”的封建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早已取代了“师道尊严”这一封建道德观念,但其根深蒂固的影响难免会在我们部分为师者身上有所表现。比如有时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总以自己一惯正确的面目出现,和学生缺乏平等的交流。要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国家振兴在于教育;振兴教育,要依靠教师。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师者,人之模范也。”“恭德慎行,为世师范。”我国教师有着优  相似文献   

3.
“为人师表”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施教中做到“为人师表”不仅对学生起到教育的效果,而且能改善社会风气,同时对教师自身也具有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人师表是对师德的基本定义,“严”是核心。“教以义方”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也是我国为师之道的优良传统。刚柔相济是育人的基本原则,“爱”是教育的基础,“严”是师德的根本。坚持守正创新,弘扬师道尊严传统,以严立教、以严立德,激励广大教师排除干扰,合法运用教育惩戒,将责任担当落实在教师育人的全过程,是当今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国家的兴衰取決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決于教师。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一职被赋予了神圣的光环,她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更散发着人性的光芒。教师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人性的灯塔”,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所谓育人者必先以行为示范,为人师表,表明作为育人工作者首先要有的高尚操守和职业道德。“师德”既包括了狭义的忠于教育,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尽教书育人之责,也涵盖了更广范围的人格魅力。“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等都是前人对师道、师责的探寻所得并尽力恪守的为师之道。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当代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当代教师道德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筑和谐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方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代教育中,我们又重新审视了“师德”一词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如何加强师德建设,如何与时俱进地完善并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讨并为之努力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展依靠教育,尊师重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只有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让教师安心教育,保持为人师表的那份尊严,才能谈得上教育的尊严与国家的进步。本文中,笔者就大力提倡师道尊严的必要性、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提倡师道尊严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静芬 《教育探索》2002,(12):98-100
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是人们比较热衷的话题。传统教育把教师摆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进步派教育则认为教师只是“看守者”和“助手”。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重新审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一、在破除“师道尊严”的前提下,重建教师权威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权威是一把“手术刀”,“使用它可以进行最细致的、难以觉察的手术,但它也可能剌痛学生”。当前,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师道尊严”的逐渐破除,教师权威也日益受到质疑。但师道尊严与教师权威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9.
姜虹 《教书育人》2000,(8):28-29
提起教师这一概念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细究起来 ,什么时候有教师一词 ?它的内涵又是什么 ?真不容易说得清楚。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尊师重教也已成为社会的美德 ,但教师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接近教师的本质 ,越来越贴切 ,越来越丰富。因此研究教师这一概念是很有意义的。从教师这一职业来看 ,应该说自有了学校就有了教师。在奴隶社会 ,由于学校的出现 ,教育活动专门化 ,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那时的教师都由官吏来担任 ,非官莫属。人们对老师称为“子” ,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后来 ,随封建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官学和私…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育中,受“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教师一直扮演着颇具权威的角色,如父母的代理人,纪律的守护神,乃至是“法官和侦探”的角色。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迫切需要教师扮演体现时代要求的崭新角色,才能完成未来教育赋予教  相似文献   

11.
“教师”,你的名字叫什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它体现了我们古老民族对“师者”的尊重,它同时带来的,也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道尊严”;“臭老九”,这是那个人性被扭曲的特殊时代对教师的特殊称呼,它带来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教师的不公正评价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滑波;“托着太阳升起的人”,它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重新定位,但它同时带来的,也是社会广泛宣扬的为了托起太阳而“呕心沥血、蜡炬成灰”的“教师精神”……“教师”的名字应该叫什么?教师劳动的价值在哪里?教师内在的尊严与快乐如何被唤起?在今…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师道尊严”作为封建专制师生关系的典型特征,“文革”中还对它大批特批,以致于其消极影响深延至今。一谈到建立现代学校的师生关系,必要触及“师道尊严”这一“祸根”。那么,“师道尊严”是否是封建的师生关系的特征呢?回答应当是否定的,而且还应把它作为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师道尊严”语出《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可以看出,“师道尊严”实则是“师严道尊”或“尊严师道”,从根本上是讲“师”与“道”,即教师与文化的关系,再以此推衍到教师与…  相似文献   

13.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职业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学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李如密认为,教学语言是一种刻印着人类审美的语言,作为教育的手段,这种语言文化充满着“语言风采”、“韵律”、“婉丽”、“富于变化的表现力”等等,创造着心灵世界的碰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能够体现教师口语之美、展示教学语言之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教师素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称。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就必须净化自己的灵魂。作为教师,应该怎样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如何审视自己的形象,怎样做到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话概括了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三尺讲台”是教师职业的象征。讲台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场所,是教师工作的平台。提及讲台就容易想到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定位:“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俨然是一个“传教士”。笔者认为,给教师这样的界定是不全面的。尤其是随着社会时代发展与进步,教师角色的内涵将越来越博大、丰富。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6.
秦晓  石庄 《中国教师》2011,(17):35-37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韩退之《师说》中脍炙人口而又传颂千载的佳句名言,它告知众人为人师表就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我们在与张宏毅先生交谈时,能深深感受到张老言语中所透露出的对当今教育和莘莘学予的真切关怀、对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殷切盼望以及对国家安危和国际局势的深切忧思。张老不仅担起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师道责任,而且更是在新时代的语境中用自己的言行为之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日本教师的职业道德及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本教师形象的历史发展古代日本同我国一样,深受儒家师道观的影响,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列而受人尊敬。统治者在强调“师道尊严”的同时又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全社会优良道德的化身。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但日本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国家主义倾向,依照尊王爱国之策,日本政府要求教师成为国家的“奉献者”。那时的日本对教师的要求除着重学力标准外,还强调教师是民众人格的陶冶者,从而对教师提出较高的道德要求。当日本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为师范生提出“顺良、情爱、威重”的培养目标后,…  相似文献   

18.
刘创 《教书育人》2002,(22):24-25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化社会。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空前要求教育的时代,也是一个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在未来社会中应该具有前瞻性。如果20世纪及其以前的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从当前人类知识的现状看,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激励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的素质正在赋予全新的内涵,而新型教师素质的培养有赖于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师范院校课程现代化也就成为一个凸现的问题。课程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它…  相似文献   

19.
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的全新教育场域中,根据时代发展重新解读教师角色内涵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社会的主题与集结点之一。将人工智能的理性限度与教育的人文向度相融合,以技术哲学为思考框架,发现教师正面临“技术化”降解教师智慧、“模式化”阻碍教师超越、“单一化”扭曲教师生命的角色维度的失衡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在社会活动中作为人的主体性,也让教师无法领悟教育的真谛。进一步审视并解构教师角色成为关键。在“人工智能+教育”深入融合的过程中重塑教师角色,要回归到生命本质的探寻,实现教联网时代智能与生命的和合相生,最终引发对教师“生命化之维”的关照,达到技术、伦理与生命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中“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做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时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学生求知领域的扩大、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提高而大大加重。因此,对教师的职业定位也要进行重新审视。选修课既体现了一个教师对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