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一个词语:琥珀。谁会读?你们见过琥珀吗?谁来说一说。(课件出示琥珀图片)这就是琥珀,谁再来形容一下?那你们了解琥珀吗?学生交流。(板书:奇异,理解意思)。补全课题,齐读。二、检查预习1.读词语:琥珀、松脂、渗出、包裹、澎湃、黏稠、详细。2.指导书写:"澎湃"一词。书写时注意什么?学生交流。3.抽读课文3、4、5、7、8、10、11、18自然段,思考课文主要讲  相似文献   

2.
《黄河象》和《琥珀》(第10册)难点提示:黄河象化石与琥珀的形成都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作者根据化石想像出来的。作者是怎样想像的?他假想的根据有哪些?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听一位老师上《琥珀》,其中他对琥珀的发现过程这一环节的引导打了个"岔",使人颇有感触.这位老师先让学生讨论:琥珀的发现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在学生各抒己见后,老师并没有归纳出几个要点,而是进行以下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美美:我刚查到,在古代西方有很多关于琥珀的美好传说。比如说,欧洲有一位国王将一串灿烂夺目的琥珀项链送给他的新婚妻子,他们自始至终都相亲相爱,令人羡慕。后来他们的子孙在结婚时都会获得这串项链中的一粒琥珀作为结婚礼物,他们也都同样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关于这样的传说还有很多,琥珀真的有那么伟大的魔力吗?还是只是古时候人们对  相似文献   

5.
问:《琥珀》是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答:有人认为《琥珀》这篇课文是说明文,因为课文以琥珀这种矿物的名称为题,并介绍了琥珀形成的自然常识。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琥珀》这篇课文是根据法国18世纪杰出的博物学家布封的著作改写的。它不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而是根据这块特殊琥珀的发现,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而且这个故事情节奇巧,语言优美生动,具有很强的文艺色彩。因此,这篇课文不能说是说明文,而应该是一篇优秀的科学故事,  相似文献   

6.
人造琥珀     
在课外读物中,我看了一篇有关琥珀的文章,知道人造琥珀是由松香制成的,我想,能不能用爸爸拉二胡用的松香做一个人造琥珀呢?  相似文献   

7.
我在教学科学小品文《琥珀》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刚学到的“顺序和插叙”的方法,和以前在学习科学小品《黄河象》一文中学到的“倒叙”的方法,设计了这样两道自学题:①理出《黄河象》、《琥珀》两文的文章思路,分析它们各用什么叙述方法写的?比较这两种写法各有什么好处?②学习《黄河象》开头的叙述方法,给《琥珀》重拟一个开头。通过比较,学生领略了这两篇文章写法各自不同的妙处:  相似文献   

8.
八、阅读     
(一) 琥珀作者张晨琥珀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那样珍贵?它和人民生活有什么关系? 原来,琥珀的老家是在大松林里。很久很久以前,夏天酷暑,骄阳当空,热浪笼罩着松树林,烤得老松树直往外冒油,松树皮外渗出一层厚的松脂。金黄色的松脂在不断往下滴的过程中,恰巧滴在什么昆虫的身上,有时又碰上被风吹来的花瓣、树叶等,紧紧地粘成了一  相似文献   

9.
《琥珀》(十二册第17课)在叙述琥珀形成过程时,称其为化石;而在被父子俩发现时,又称其为琥珀。是否化石就是琥珀,这两个概念究竟应该如何区分? 所谓化石,凡埋藏在地下的古代生物的遗骸变成的石块,或带着古代生物遗迹的石块,统统称为化石。所谓琥珀,仅指古代松柏树脂落入地下所成的化石,简称树脂化石。属一种非晶体的有机物,它是  相似文献   

10.
<正>一、由目标而设计"探究任务":提问策略的转化落实1.把握单元目标的独特价值。围绕本单元核心语文要素,《琥珀》课后练习中提出: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后练习中提出: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后练习提出: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交流。  相似文献   

11.
馨香琥珀     
蜘蜘:畦噻,美美的藏货可真是不少,这些琥珀都好漂亮呀!我怎么闻到一股香香的味道呢?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教法,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篇课文拿上来,总是教字词、初读课文、分段、逐段讲读、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二套程式教法,缺乏应有的变化,学生感到没有兴味。近年来,我们就在讲读教学中如何打破逐段讲读这一程式化教法做了一些尝试,现介绍如下: 一、从释题入手。 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是课文的中心所在,教学可以直接从释题入手。如《奇异的琥珀》一文,教师在帮助学生搞清楚:“琥珀”和“奇异”这两个词的意思和“奇异的琥珀”的含义以后,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一段是着重写这块琥珀的“奇异”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奇异”在哪里?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讨论得出: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可以看见它们  相似文献   

13.
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看谁最先找到答案。一节语文课上,我按照教案正在讲授《奇异的琥珀》,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们都在看书、思考,在书上写写画画。  相似文献   

14.
一个老师教《琥珀》这课,最后提出一个问题:“怎样从一个琥珀推到一万年以前的情况呢?”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要他们读书、思考,准备讨论。学生举手的只有三、四个。其中一个学生从头到尾概括地讲了一遍,显然没有达到要求。接着教师说:“这个问题比较困难,要仔细读书,要多动脑  相似文献   

15.
一、乐学点: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其来历.二、施教步骤第一步:直奔结尾,了解琥珀组成.先由题激疑:“琥珀”是什么呢?(古代植物松脂的化石)本文所叙述的琥珀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6.
到过矿山的人,有谁见过煤的精灵昵?在露天煤矿浩瀚的煤海之中,在那一块块质地细腻坚硬、乌黑铮亮的煤精的结构中,只有具备敏锐慧眼的矿工,才常常可以采到金光闪闪的琥珀。这琥珀犹如凝  相似文献   

17.
琥珀     
你见过这样的一件宝贝吗?它不仅有着宝石般的光泽与晶莹度,还有着湿润细致的触感,与宝石不同的是,它有着特别丰富的内含物.有诗曰:“蚊甲奋飞松柏间,生机亚热树参天.香脂滴落分毫秒,美貌沉埋千百年.包裹瞬时失锐气,聚合恒久见芳颜.身经世纪成新宠,留住真身为教研.”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它就是琥珀.那么,琥珀究竟是什么,又是怎么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琥珀的采集     
问号:提问!美美:问号同学,你不要总是提问,也应该学着自己去寻找答案!(问号挠挠头,不好意思地后退了一步)蜘蜘:小博士,我想知道琥珀都是怎样被发现的,除了在海边可以找到,在别的地方也可以找到吗?  相似文献   

19.
付清苹 《江西教育》2003,(14):29-29
1.生活展现情境。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让学生置身于这一场景中进行观察。例如上《记一次活动》的作文指导课时,先总结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然后分类进行比赛,最后让学生把这一活动过程及心得体会写成一篇作文。2.实物演示情境。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演示,创设某一种特定情境。如讲《琥珀》这一课时,先让学生传看琥珀,然后对照课文里讲的琥珀,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会说出书中的琥珀里有蜘蛛。可是书中讲的琥珀里为什么会有蜘蛛呢?它是怎么形成的?学生会带着这些疑问认真地学习这篇课文。3.图画再现情境。用图画来再现课文中用语言描…  相似文献   

20.
《琥珀》这篇课文,想象合理,推理严密,描写细致。它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爱科学”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尤其是推理能力的好教材。在教学时,我着重进行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尝试。一、逆顺序,找根据,训练推理能力。《琥珀》以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过程作为主要内容,进行了重点叙述。从文章组材来看,作者在介绍琥珀形成和被发现的经过以后,为什么要描写琥珀的特征呢?这是因为这块琥珀是作者推测、想象的根据。教学时,我就利用教材这一特点,在学生理清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课文末尾的几句话,帮助学生逆着课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