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4,(3):179-182
基于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考研和就业做出抉择,抉择的主体为学生本人,影响抉择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理性抉择的依据为职业发展需要。介绍考研和就业抉择的具体方法,比较考研和就业这两种抉择的预期收益与成本,并为两种抉择的执行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个抉择的过程。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抉择无疑会受到种种制约。文章从影响译者文本选择的因素和影响译者文本翻译的因素两方面分析霍克思《红楼梦》翻译中的抉择,研究表明,译者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有意义的,都是译者能动参与的结果,彰显了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正面,反面?     
此文以"硬币"为线串连必要而又充分的材料,这些材料由实到虚--卒章显志,"舍弃私欲"。同时,让"我会一把抓住它坚定地拍在手上"反复出现,使"抉择"的主旨得到强化。如果将此文变格为以"心灵的抉择"为话题的作文,你会变通么?  相似文献   

4.
世上有千千万万条道路,但不会有一条现成的路适合所有后来者通向大成。会抉择,会开拓,才可创造出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相似文献   

5.
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一书以超越经济领域的视角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抉择问题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从而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抉择理论"以多元取向相统一"为抉择的出发点,以"效率优先,增进平等"为抉择方法,以"恰当的政府干预措施"为抉择的机制.由此本文还阐述了对当代中国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抉择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把抉择权交给学生,集体是理性地抉择,还是无意识地跟随,会不会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强大的辐射会改变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吗?又会是怎样的改变呢?个体乖乖就范的背后,是暂避风头,是悔过自新?是迫于权威、迫于情境的顺从(权宜从众),还是脑力激荡后的接纳(真从众)?有的孩子虽然心里认同集体的指责,但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更大的抗拒(反从众)。甚至有些平时不受关注的  相似文献   

7.
钱晓琼 《初中生》2009,(1):62-63
尘衣拨号:我们会面临很多抉择,我们得走路,得上学,得工作……每一次抉择,如果仓促为之,必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其中的原因,就是没有好好去准备。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存在的,这话一点不假。课前预习是一种准备,它可以让我们对新课程了解更多,以便弄清不懂之处;写作之前打草稿是一种准备,它可以让我们字斟句酌,  相似文献   

8.
鹰,拥有70岁的生命,但在40岁的时候,需要作出一次抉择,死亡或是蜕变。它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即使将会经历磨难的洗礼。  相似文献   

9.
<正>生命,在抉择中度过;我们,在抉择中成长。——题记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小到明天吃什么,大到未来究竟走哪一条路。而抉择则是选择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记得我曾读过国外的一篇诗歌叫《未选择的路》,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是啊,在人生中,一旦做出了二选一的抉择,那么另一个选项也就只能在记忆的小木盒中永远封存。很多人在面临一些重大抉择时选择逃避,最后却发现退无可退,只好直面问题,勇往直前。而我,也有这样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生涯抉择是生涯教育的核心内容。以生涯咨询个案为例,阐释了高中学生做出生涯抉择的关键在于能够聆听真实的外界声音和自我声音,继而综合这些真实的声音,最终作出理性的抉择,帮助自己做好生涯规划,实现更进一步的个人成长,拥有幸福的绚丽人生。  相似文献   

11.
赏析:当我们轻轻吟诵起《有的人》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生命的抉择。本诗选择了生与死这一永恒的主题,提醒每一个读者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  相似文献   

12.
由于文化差异。英汉翻译中经常会遇到看似简单的词汇。但翻译时却很难做出抉择.稍不留神,就会使读者莫名其妙。本文举例说明了翻译中的认知问题及其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很久以前,在我十八岁的生命之中,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将来的某一天会得到这样一本书,就像我不知道这本书明天又会带给我怎样的人生抉择与悲欢。因为这是一本没有页数的书。  相似文献   

14.
翻开现行教科书,几乎所有作者都把吃零食归为不良习惯,劝戒儿童不要吃零食。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杂志,每天都会看到五花八门的小食品广告。厂家和商家天天在孩子们耳边讲:吃零食会给你力量,给你健康,甚至还会增加智力。面对如此矛盾的现象,家长应如何抉择?  相似文献   

15.
我的箴言     
抉择一生当中有太多的抉择。每一次的抉择,都可能是你漫漫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转折点。因此,你必须谨慎对待,小心地“抉择”  相似文献   

16.
<正>极端境遇中的抉择谁知道纯净的世界会突然日月无光,谁知道温馨的时刻会突然扭曲变形,谁知道映照教师形象的背景,突然会变得如此惨烈、间不容发!但是这些平时奉献青春、奉献才华的教师,在巨大的灾难降临时,  相似文献   

17.
《生死抉择》不是进口大片 ,只是一部国产影片。其原著小说畅销了好几年 ,而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反腐正是民心所向之时 ,《生死抉择》犹如“一块巨石”一石击起千层浪 ,令举国上下无不为之震撼。《生死抉择》让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反腐倡廉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8.
择善而从     
祥和 《中学文科》2004,(10):19-19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难以做出抉择的事,这时候朋友们会热心地给你出谋划策,但是有些固执己见的人依然故我,导致后悔莫及乃至终身遗憾。  相似文献   

19.
自由、活泼的小组活动 小组互动中,儿童会模仿、犹疑、尝试找出平衡点,他们不时会提出创新的意念,这一刻,讨论还有条不紊;刹那间,讨论又胶着不前;许多时候,成人也会被邀请加入讨论.整个过程为成人提供了上佳的观察机会,从而使成人更清楚如何作出教学的抉择,如何回应儿童的提问.  相似文献   

20.
战后以来韩国对日外交经历了几次大抉择,如今韩国正面临对日本外交的新抉择。面对久拖不解的朝核问题和朝鲜的威胁等因素,韩日暂时搁置其矛盾在军事上谋求新的合作,并使美日韩同盟更趋紧密。不过,由于韩日军事走近会牵动韩国民众的敏感神经,同时又给东北亚周边国家的关系增加复杂的不利的因素,因此,韩日安全关系很难在短期内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