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公元2000年,大龙之年,龙乡濮阳,一片升腾气象。经济形势增长喜人,工业经济增幅保持全省首位,仅1月~4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1.93亿元,同比增长27%,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增幅增高20.4%和18.1%,增幅居全省首位。5月份,龙文化周圆满举行,全市争创优秀旅游城市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作为新闻宣传排头兵的《濮阳日报》在这些事件的报道中大显身手,为濮阳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最近到濮阳日报社采访,发现《濮阳日报》关于经济问题的深度报道,不但很有特点,而且一幕紧…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经济活动日益多元、复杂多变的前提下,经济新闻报道在生产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地市党报,如何报道好地方经济新闻?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地市报记者只有把握和运用好地方经济新闻报道的“三种类型”,就能比较主动地做好这方面的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4.
地市报经济报道中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一般性综合报道多,鲜活典型报道少;专业术语、统计数字堆砌多,具体分析、深入解读报道少;枯燥乏味的公文语言多,生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少。”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呢?笔者以为,只有在“专”字上下功夫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的普及,频道的增多,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新闻,这是大家获知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受众的要求是看电视需要放松,新闻如何让人轻松?如今一些电视台为了满足受众需要独辟蹊径,办起了“电视晚报新闻”,比如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北京台的《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辽宁电视台的《新北方》等等。  相似文献   

6.
经济报道在地方党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有的已占到一半以上。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经济报道要把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呈现给读者,就必须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以通俗、易懂、有趣、生动的形式来表现新闻。长期以来,经济报道语言干瘪、专业味太浓等问题拉开了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内行看了不过瘾,外行看了不明白”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以提高可读性为目的的“经济新闻通俗化”成为了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7.
衡水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80%左右,农业是全市发展的基础,所以城市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作为地市级党报的《衡水日报》,在新闻宣传中,对农村经济的报道责无旁贷地成为宣传工作的重头戏。报纸如何为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增收架桥、为政府部门当好参谋呢?为此,我们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根主线大做文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建设已成为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经济报道也在媒体的传播活动中唱重头戏,那么,在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党报中,经济报道占有怎样的地位,它出现的频度和内容形式又反映了党报的哪些特色和不足?为了对党报的经济报道作一番清晰的考察,笔者抽取了2005年3  相似文献   

12.
新竞争环境下证券报的财经新闻报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第四季度,《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两张财经日报相继在上海诞生.这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此前,中国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经类日报,只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财经周报或周二报.或者是财经类报纸的分支——以《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证券类日报。财经类周报以深度报道见长,证券类报纸以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报道见长。由于《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兼具了时效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于俗称“三大证券报”的《上海证券报》、  相似文献   

13.
14.
时政报道是保证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当前新闻改革的难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手段的不断更新,受众群体的不断多元化,原先的时政报道从形式到内容都很难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急需突破。《总理落泪陈家山》(见2005年1月3日《扬子晚报》)这则报道让我们了解到这则感人肺腑的新闻的同时又令人惊喜地表现出我国新闻界在时政报道方面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定位,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必须体现“新常态”的要求,原来经济报道的模式、内容、文本呈现方式、话语体系等应该在此背景下做出改进、调整. 立足全局,做好经济报道的顶层设计 经济“新常态”是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判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特点.这是地方党报“新常态”报道的主要参考依据. 1.用全局的立场来看待“新常态”.报道本地的经济转型发展是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地方党报应以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方向、新理念为解读“新常态”的案例,帮助公众更新经济发展观念、立体把握“新常态”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09年,《焦作日报》开设了“新闻纵深”专栏。一年多来,在这个专栏里刊发了许多篇记者采写的有角度、有深度、有思想、有分析和见解的文章,而且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讣闻报道是美国几乎所有报纸的常规内容。但在我国,只有那些名人或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去世,才有可能以新闻的形式见诸报端。2005年3月29日,我国也出现了刊发普通人逝世新闻的版面——《新京报》的“逝者(OBITUARIES)”版。据了解,“逝者”版是中国大陆传媒第一个专门定期做整版的讣闻版。就此而言,“逝者”版的推出,可说是中国讣闻报道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18.
讣闻报道是美国几乎所有报纸的家常菜。在过去的中国,只有那些名人或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去世,才有可能以新闻形式见诸报端。上个世纪80年代《光明日报》曾作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逝世可见报的规定。即使有资格见报的人,除去那些名人,也按官阶大小给予不同的篇幅,大多数也只是简单的生平介绍,千篇一律,枯燥而单调。而美国却不同,报纸对一个人的过世,不论是名家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的一生有特色、有亮点,都可成为报道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浙江日报一版的“转型升级不动摇,四大建设再登攀——转变进行时”专题报道,发表了不少时效性、指导性和可读性俱佳的好文章。其中5月23日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的通讯《一支毛竹的美丽蜕变》,从标题到内容全文都找不到一个“转型升级”的专用词,但它却是一篇能给人以深刻肩示和思考的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报道,在读者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月3日,《凉山日报·周末》(以下简称《周末》)正式创刊,作为已有40年历史的地方党报《凉山日报》从未有过周末报的历史。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周末》的崭新形象都与本报正刊拉开了距离,它以清新、开放、不拘一格的办报风格,以新闻性、社会性、参与性为原则的办报对策,肩负起了更加尊重新闻规律、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更加满足读者需求,让党报成为颇具亲和力媒体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