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身处下层,却热衷于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她为了参加舞会向好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却不幸将它丢失了。为了偿还这条项链,她耗费了十年光阴,由一个娇气任性的美少妇变成了一个粗壮耐劳的老妇。可最后却是弗莱思节夫人的一声叹息:"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假的,顶多值得五百金法郎……"文章戛然而止。玛蒂尔德知道真相后会怎样?莫泊桑并没解答,而且他已经死了一个多世纪,即使不死,他也不负解答的  相似文献   

2.
<项链>这一作品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法国社会的"小人物"路瓦哉夫人寻梦、追梦,结果被梦想撞得头破血流的故事,批判了当时法国社会对"小人物"的捉弄,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法则的无情.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对文本中如此深刻的思想给予充分重视,按照"梦的来由--梦的酝酿--梦的精彩与破灭--梦的代价与梦的回味--梦的警醒"的思路展开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3.
玛蒂尔德是莫泊桑《项链》中的女主人公。她无意中丢失了朋友的项链,为了赔偿,她付出了十年的青春,十年的辛劳,十年的苦苦挣扎。岂料为之付出的,仅仅是一条廉价的假项链。命运可谓是无情地捉弄了玛蒂尔德,作家也感叹道:“人生是多么奇怪,  相似文献   

4.
<项链>表达了玛蒂尔德对选择一个女人人生之路的醒悟.玛蒂尔德自豪于自己的美貌.她有的是美貌!她幻想通过关貌筹码获取一切,实现自己的梦想."丢项链"是个契机,玛蒂尔德开始反省自己,否定了原先认定的"花瓶式"的、"附庸式"的女人的活法,醒悟到了女人最靠得住的活法是"自强"!  相似文献   

5.
米永民 《现代语文》2007,(10):73-73
项链的丢失败坏了玛蒂尔德吗?如果是,那该如何理解玛蒂尔德心理疾病的痊愈、人格系统的平衡?那出人意料的结尾是在讽刺玛蒂尔德吗?如果是,那又该如何理解作品所表现的玛蒂尔德的自尊自爱、诚实守信、勇敢坚毅和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莫泊桑恐怕是在感叹假项链的丢失对玛蒂尔德人生的成全,感叹人生的奇怪与变幻无常。  相似文献   

6.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自问世一百多年来,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与丰富的思想内涵,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思考.本文从取材,人物描写和语言表达上三个方面初探"陌生化"理论在<项链>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赵秀民 《甘肃教育》2011,(13):60-60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的是教育部小职员路瓦栽的妻子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高贵乃至奢华的生活,但她的家庭背景和她的家境只能让她生活在对上流社会生活的梦幻中。丈夫为了让妻子开心,想方设法弄到了教育部长夫妇家庭晚会的请柬。为了出席这个舞会,玛蒂尔德花大价钱做了一套礼服,并向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借了钻石项链。  相似文献   

8.
那个春色十分的日子 ,我款步走进高二(1)班教室 ,将与学生共度两个课时。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玛蒂尔德的性格。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因此决定由此入手 ,通过分析情节 ,了解人物命运 ,把握决定命运的性格因素。在简单的导入之后 ,我转身挥笔板书了五个小标题———“梦项链”“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假项链”。让学生通读课文之后 ,在相应的地方分别填上它们。接着我“指导”学生逐层研读 ,讨论我精心设计的问题。如“梦项链”部分 ,我提出两个问题 ,并要求学生寻读相关语句 ,了解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梦境以及梦境萌发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李月玲 《考试周刊》2010,(18):36-37
《项链》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小职员路瓦栽的太太——玛蒂尔德(小说主人公)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直至最后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一故事,尖锐地讽刺了贪图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崇尚浮华势利的风气和这种风气对人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莫泊桑的著名小说《项链》,以成功塑造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而蜚声全世界。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集中体现了她的强烈虚荣心,她出身低下,却向往着过高雅和奢华的上流社会生活。这一点,已成公论,毋需赘述。值得探讨的是,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其丈夫路瓦栽就不爱慕虚荣吗?  相似文献   

11.
《项链》是莫泊桑的代表作,其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在新课标的解读中又有了新意。整篇小说作者都在讽刺着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小说的开头描写路瓦载夫人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生活极为不满,梦想像上流社会的贵妇人那样过高贵、风雅的生活。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她为不能过上奢华的生活而整天郁郁寡欢。一夜风光丢失项链之后,欠下一大笔债款,在这种种打击面前,她终于丢掉幻想,面对现实,开始自己踏实并勇敢地好好生活。  相似文献   

12.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构成了一个隐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主人公玛蒂尔德从自欺走向自我救赎,但救赎却是以荒诞结束。小说向我们揭示了"人之存在"往往与荒谬相伴这一命题,这与人不再"是其所是"的生命状态密切相关,如此,人不可避免地陷入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圈套中。  相似文献   

13.
玛蒂尔德是莫泊桑代表作<项链>中的女主人公.长期以来,她都是作为一个被嘲讽的对象出现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虚荣"的代名.其实,她身上有许多曾经被人们忽视了的美德:第一,迎难而上,勇于承担责任;第二,诚实守信,捍卫人性尊严;第三,相濡以沫,携手笑对人生."项链"既使她遭遇人生的坎坷,同时又使她逐渐走向成熟,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什么?珍妮你说什么?你再说一次?”玛蒂尔德紧张地反握住佛来思节夫人的手,一脸的惊愕。“我可怜的玛蒂尔德,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相似文献   

15.
"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与" 人性的弱点 " 教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特征,我克隆了教参上的说法,说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其内心深处强烈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  相似文献   

16.
大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项链>主题的探讨,前人之述备矣.但阅读在继续,思考也在继续.不管是批判虚荣说,还是肯定诚实说;也不管是从中看到一个"假"字,看到虚荣和欲望,看到虚幻与真实,还是从中读出人生的变幻无常,读出人生的选择与变化,读出人生的得与失,对于玛蒂尔德"一朝丢项链,十年辛勤苦"的命运,人们多是从个人道德和社会形态中局部地去认识人物.如果我们高屋建瓴地来俯视<项链>,那么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篇小说其实是在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来解读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十年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对小说表现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着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8.
<正>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这是从梦的生成机理角度的一种追问,但这种生理之梦,只是梦想的一种虚幻实现和替代。人应当追求梦想的真正实现。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一种应然诉求,一种奋斗目标。梦想的规格和内涵,决定了它的实现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敢于筑梦、勇于追梦、善于圆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梦引领、追梦前行、圆梦成真的"追梦三部曲"。  相似文献   

19.
周英顺 《文教资料》2010,(11):24-25
莫泊桑的《项链》叙述了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两次人生理想破灭的过程,体现了玛蒂尔德生存之困境.结合作者卓有成就的短暂生命历程分析。本文作者认为。《项链》暗含着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关照,也正因为此,它的教育意义是常青的。  相似文献   

20.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精品。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的分析,是教学这篇小说的核心所在。但是,多年来人们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和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评价女主人公的形象呢?笔者通过一节“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模式示范课,在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讨论切磋中,对这个多层面、多元化的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一、玛蒂尔德爱慕虚荣,渴求享乐,她是虚荣的牺牲品在讨论中,一个学习小组的代表说道:玛蒂尔德不应该有挤进上流社会的梦想,是虚荣毁了她的一生。玛蒂尔德出身于一个小职员家庭,嫁给的又是一个教育部的小书记,这对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