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要载体之一。笔者现就部分网络事件为例阐述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负面影响和政府、公众和媒体自身在这其中应发挥的作用,以及该如何规避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暴力行为和消极影响,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的威力正在不断增强,成为舆论监督阵营中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媒体发展历史不长,网络舆论监督仍存在着不完善和不健全的问题,从而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集中研究探讨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和网络舆论监督——兼论网络舆论监督影响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事件纷至沓来,其频率和密度不同以往,预示着网络舆论监督时代的来临。从公民意识的角度现照网络舆论监督,把握二者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揭示网络对社会的深层次影响。网络舆论监督的强大影响力,主要体现在“聚合效应”、“现实效应”和“蝴蝶效应”上。就未来发展而言,网络舆论监督不可能单独存在却又必然长期存在,但由于其“两面性”特点,需要对其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在我国的社会监督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依靠科技发展提供的快捷平台,成为社会监督的新形势。尤其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网络舆论的"双刃剑"效果愈发凸显,它既可能为事件当事人解除公关危机,也可能将事件的隐患扩大化,演化为公众事件。本文集中探讨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和问题,寻求可行性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在网络环境下舆论监督的发展状况,分析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论监督作为新生事物也随之出现,但网络舆论监督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网络舆论监督的公式化现象突出。这种公式就是以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对特殊群体与人群进行没有理性的社会分类及做出程式化的价值判定与假设。人们在接收信息时,往往会依据自己的喜好接收一些信息而屏蔽另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网民数量急剧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也大大提高。庞大的网民数量更使得网络舆论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存。网络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舆论监督平台。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网络监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利用和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权利和职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舆论监督对推进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党和政府对于舆论监督一向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加强舆论监督"进行了明确论述,2004年初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舆论监督列为"十项监督"的一个内容,与"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述职述廉"、"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监督制度相提并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10.
舆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它不只是消极地反映社会,体现公众的集合意识及其倾向,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社会,反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活动与行为方式。网络舆论成为整个社会舆论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也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网络媒体一出现就承担了这种不可推卸的使命,并充分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把舆论监督开展得有声有色。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双重作用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本文也对网络监督的这种双重性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1.
监督和被监督始终是一对矛盾。这是由人性的特点和监督的特点所决定的。
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在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环境下表现的方式不同,比较突出的是形形色色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一旦与权力相结合,一旦得到特权的推动和庇护,便会膨胀起来,假如失去外部的强力监督,往往会扭曲人性。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团体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舆论监督发挥了传统媒体无法发挥的作用,在监督中解决了许多问题,但由于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起步晚,普及率低,所以网络监督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以"华南虎照"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实现网络监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网络舆论监督能得到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的兴起为舆论监督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把舆论监督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显示出强大的力量。为了促使监督效果的最大化,传统媒体应积极实现与网络的互动,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普及,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包括政治生活方式。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在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了舆论监督不能积极进行下去。如何建立一个符合大众、科学健康的法制舆论机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脑、手机上网的普及推广,中国上网人数迅猛增加。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与广播、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论监督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种较为积极的正面力量,而网络暴力则成为一种消极表现,虽然网络暴力的本意也是希望通过网络舆论,监督那些有违社会道德和关乎公众利益的事情,但是在监督的过程中,舆论的作用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与“监督”的初衷发生了背离,通过虚拟的舆论压力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将网络舆论监督异化为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为了自媒体,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舆论监督。但由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信息失真,把关人缺位等问题。本文以2013年2月17日发生的“李天一案”为例,试分析其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探究该事件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领域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1日人民摄影报刊登《网络图片版权是个难题》一文,披露了网络界的一些照片侵权事件,对于加强网络图片版权问题的舆论监督不无好处。 相似文献
20.
从网络的发展看舆论监督的本位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论监督是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快速发展,给舆论监督带来新的外部表达渠道和传播形态,也使舆论监督的内在性质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